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屋倒了家还在人还在

2008-05-28 14:31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抗震救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德宣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摧折大山,撕裂大地,瞬间将拥有7万余人的德阳重镇绵竹汉旺夷为平地。地震中,汉旺电网损失惨重,总共99.21公里的10千伏线路有80倒杆断线,186台变压器中163台变形损毁,全所30名员工家的住房全部倒塌,10余名员工的亲属在地震中受伤遇难。群山哀号,灾情惨烈,但灾情就是命令,抢险救人恢复电网就是天职。面对倒塌的家园,面对伤亡的亲人,5月12日15时,震后半小时,废墟中走出的20名余名国家电网德阳电业局绵竹供电局汉旺供电所员工集合了起来;5月13日8时,30名员工全部到岗,全力投入抗灾抢险工作中,用自己最朴实、最真挚的方式,诠释了面对大灾,“自信、坚强、无私、执着”的真正含义。

       风雨中用大爱他们送去生命之光
       5月14日晚,刚刚经历浩劫的绵竹汉旺镇依然笼罩在一片悲怆的气氛中,大街两旁到处是残垣断壁,天上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落在幸存者的脸上,分不清哪是泪水,哪是雨水。镇中,东方汽轮机厂救援现场,无数的解放军官兵有序的忙碌着,四周,零星分布着14个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穿短袖衬衣的员工,守护着现场唯一的照明设备--14台照明发电机。他们,就是刚刚从自家倒塌的房屋废墟中走来的汉旺供电所的14名员工。雨越下越大,衣服早已湿透,可他们却象一尊尊守护神一样,站在那里纹丝不动。他们心连着心,守望相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紧紧护住发电机,从18时一直站到次日凌晨8时,现场,求救声、哭喊声撕心裂肺;现场,所有人一夜无眠。供电员工用大爱守护着搜救的生命之光,守护着求生的希望之光,这一夜,100多条鲜活的生命被及时挽救!

       天明后,汉旺供电所的员工们顾不得休息,又冒着雨转战其它救援现场继续协助抢救生命。这是一群铁打的汉子,他们用铁的肩膀扛着疲惫与伤病、内疚于悲痛,用血肉之躯铸成一道钢铁的长城,为废墟下的受难群众送去一道道生命之光。

      杨广君,汉旺供电所所长,共产党员,截至5月19日,在抢险一线坚守7天7夜,直到发高烧倒在岗位上。就是他,在地震刚发生时,在大地震颤中抱着大树给调度打来了要求迅速停电的电话;就是他,在通讯信号中断、无法与上级联系的情况下,果断组织全所员工抗震自救,抢修线路;也是他,手举吊瓶,用电话指挥抢险;还是他,不顾疲惫,没日没夜带着所上的员工救人抢险!

       殷代华,共产党员,地震中,他双目失明的爷爷被埋在了废墟下,来不及掩埋爷爷的遗体,当晚,他含着眼泪赶到九龙中学抢救现场,协助营救那里被压住的几百个学生,直到天亮;第二天草草处理完爷爷的后事,他又赶到九龙中学抢救现场继续参加抢救;第三天,他又出现在了抢修受损线路和守护营救所需照明发电车的现场,这一干就是几天几夜。

       杨广坤,汉旺供电所的一名普通员工,地震发生后,他9岁的女儿被埋在汉旺武都小学的废墟里长达19个小时,最终女儿的一条腿被高位截肢,且伤口随时可能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可就在女儿截肢后的第二天,杨广坤不顾医生的再三叮嘱,不顾妻子的埋怨,忍着无尽的内疚,甘当“不合格的爸爸”,毅然回到工作岗位,出现在抗震抢险的第一线。

        陈兴福,一位在汉旺供电所工作了20多年的老员工,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从地震发生后,白天抢修,晚上值班,从未离开岗位。屋倒了,家没了,4岁的小孙子天天哭着要爷爷,老陈从没说过一句难。12日晚上,老陈的舅舅从死人堆里把舅妈挖出来,在拦车无望后,希望老陈用所里的车送舅妈去医院,可老陈却毫不迟疑的说:“不行,大灾过后,所有的车都要抢险,我不能为了自己的私事开口!”后来,当老陈得知舅妈由于肌肉组织坏死,腿部截肢时,刚强的老陈落泪了:“舅妈,我对不起你!”

      危难时废墟上 是高高举起的党旗和忙碌的抢修人员
      地震来势凶,破坏大,余震多,主震之后依然不时晃动的大地让人胆寒。但灾区的救援人员需要电,灾后重建家园更需要电。面对满目废墟,面对不时袭来的余震,面对潜伏的种种危险,汉旺供电所的员工舍生忘死,全力以赴。5月19日,汉旺供电所11名共产党员更是组建起“党员攻坚组”,宗旨只有一个:冲锋吃苦在前,抢险保电在先,努力确保双抢和灾后重建工作的电力保障,完成最困难、最艰苦的工作。

      5月19日晚,“党员攻坚组”成立当天,汉旺镇东汽运业附近严重受损的低压线路因突起大风摇晃,与上方高压线路频频放电,情况危急,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龙池等好几个重灾乡镇救援行动停止,而这天又恰是省地震中心公告的大余震爆发高危时间,上杆,随时可能面对死亡。危难时刻,谁上?党员攻坚组副组长雷述建挺身而出,“给我20分钟,保证完成任务!”风在继续呼啸,电杆在风中晃动,大余震随时可能出现,雷述建毫不迟疑的爬上电杆,他深知解决故障必须分秒必争,才能确保供电安全,因为救援队在等待,受困的生命在等待,这一刻,时间似乎凝固,15分钟后老雷终于成功地处理了故障。

      5月20日晚,遵道至九龙线路短路,严重威胁整个遵道镇和部分九龙镇的居民照明用电,又是“党员攻坚组”冒着风雨登杆抢险,及时排除了故障。

      接下来的日子里,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攻坚组”的身影。截至5月22日18时,该所已有3名农电员工火线递交了入党自愿书,积极要求加入“党员攻坚组”。
       在“党员攻坚组”的激励下,汉旺供电所的员工们斗志更高,干劲更足,废墟上,断杆旁,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山脚下,农田中,回荡着他们急促的声音。在汉旺所员工没日没夜的努力下,汉旺受损的变压器、10千伏线路以惊人的速度恢复了起来。

       勇士后英雄旁一个个坚强宽容的家
      “咱家遭了灾,屋没了,人还在。你看,还有那么多人压着,我好手好脚的,不能这么闲看着。”“对,屋倒了,家还在,人还在。那么多人压着,你快去帮帮!”回忆起和自己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的一段对话,汉旺供电所普通员工杨云舒只是淡淡笑了笑,然而两句简单而朴实的话,却让人明白了汉旺供电所30名自家房塌屋毁的员工,为什么灾后第二天,会不约而同的丢下亲人,走出坍塌的家园,来供电所报道;为什么200多个小时,他们坚守岗位而无怨无悔;为什么,风雨无阻,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发电设施而毫不退怯;为什么舍小家、顾大家,他们从不放弃。因为,在他们脚下,有他们深爱的土地,在他们背后,有一个个温暖、宽容的家,有他们不懈战斗的力量源泉;因为,他们知道,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祖国。

      在这群朴实的人里,有白发苍苍的双亲,有辛勤节俭的妻子,还有天真可爱的孩子。
      朱辉--殷代华的妻子,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在失去亲人后,面对丈夫说要为乡亲做点什么,要去抢修线路时,她告诉殷代华:“快去吧,去帮助更多的人,我们家有邻里帮护着,你别操心了。以前爷爷他们受灾了,饭都吃不上,可现在国家给我们送水、送食物,还给我们安家,国家没有忘了我们,我们也该为国家做点事!”
       陈能芝--杨云舒的母亲。一位满头白发的母亲,家里的房子倒了,一家人挤在一个小帐篷里躲避风雨。面对儿子略带内疚的请缨,母亲却以教导的口吻告诉孩子:“年轻人就应该多为国家做点有用的事,既然干了这行,你就要好好干,认真干,别惦记家里,只要你能帮助更多的人,妈就是再累也开心!”

       正是有这样儿子和丈夫,也正是有这样善良而伟大的母亲、父亲和一个个贤惠的妻子,才造就了汉旺供电所30名勇士,才造就了汉旺供电所这个先进的集体。

       截止2008年5月23日17时,在抗震救灾的这200多个小时里,汉旺供电所的30名员工守望相助,风雨无阻,不眠不休,共协助营救受困群众100余人,抢修10千伏线路71.43公里,恢复变压器116台,同时还处理了大量危急险情。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坚强意志,为生命的营救,为灾后的重建搭起了一条坚强的电力生命线,用最质朴的行动演绎出了人间大爱的高尚境界与博大情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抗震救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