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志愿,与灾区亲人一起坚强

2008-05-29 13:30来源:四川省电力公司关键词:抗震救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吹响志愿集结号
  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晴
  清晨,在闹钟的铃声中艰难的睁开眼,盯着透过窗户落在白色天花板上的光斑,思绪慢慢从沉睡的湖底一点点的浮上来。
  今天,距那个沉痛的5月12日,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周。在过去的一周里,日子过的缓慢而紊乱,走在阳光明媚的街上,内心却是异常的潮湿而凝重。
  从地震发生后不久,我的电话就几乎不曾停歇。“小燕姐,去灾区的志愿者都有什么要求?”“去灾区还需要准备些什么药品?”“能建议省公司增加志愿者名额吗?”“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出发?”自从发出了征召志愿者去灾区支援的号召,每天,我都要接到许多这样的电话。
  于是,我一遍又一遍地做着各种答复和解释:坚守岗位,做好准备,随时待命,令到即发!
  犹如候命上战场的士兵,我们在坚守中等待。等待着进灾区支援的集结号吹响。
  上午9时30分,四川省电力公司团委正式通知:采购好物品,周二到成都集结,奔赴灾区支援!
  这一刻,省电力公司统一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赴灾区支援的集结号正式吹响,豪迈的激情让我热血沸腾,通知选定的志愿者,电话那头小伙的声音竟有几分哽咽,我明白,这份想为灾区乡亲尽力的心意,他已经揣了很久。

  整装出发
  2008年5月20日星期二阴转晴
  闹钟显示的时间还不到7点,我被手机的铃声叫醒。电话那头是昨天订购帐篷的商店的老板娘:“姑娘,货已到,你赶快到店里来拿帐篷。”
  从19日晚上播报极有可能发生6-7级的余震后,民众脆弱的神经又一次变的紧张。昨天,动用了所有能够想到办法,才把要支援灾区的药品和物品采购到,所有抗震急需的东西的供应,都变的异常的紧张。
  在采购的过程中,只要一说是支援灾区的,商家马上就会非常的热心和热情。药店的老板拒绝了出高价购买的个人,把药品留给了我们;童装店的老板在我们购买了为灾区孩子准备的服装后,又拿出10双全新的鞋子让我们转送到灾区;卖野营用品店的老板娘单独为我们采购了进灾区用的装备;同事也将为自己孩子购买的读物捐献了出来。
  上午11时,所有的药品和物品准备到位。我,“小胖”周阳,司机老魏整装待发。出发前,谁都没有多余的话语,几位局领导一遍又一遍的检查了我们随身带的物品是否齐备,同事们默默的拍着我们的肩膀,这一刻,汇聚着千言万语,有嘱托、有鼓励、有担心……
  去成都的路上,一路畅通无阻,看到最多的,是来自祖国各地支援灾区的运输车辆。
  下午2点30分,车驶进成都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区,从川东过来的我们,第一次亲眼见识了地震的恐怖,成都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的墙壁已经裂开了缝隙,校园的操场和草坪上,到处都搭建着简易的帐篷。四川省电力公司团委书记刘冰早已在此等候,看着从车上搬运出来的药品和物资,刘冰兴奋地不停的说着好。将所有的物品搬装完毕,刘冰在宣布了行动的路线后,就开始带领队员寻找晚上扎营的地方。因为余震的消息,大家都变的对看似牢固的建筑物缺乏信心和感到恐惧。
  晚上,吃过简单的晚饭后,在返回住处的途中路过春熙路,夕日灯火通明,人潮汹涌的商业区,如今,却是店门紧闭,清冷的路灯下只有稀疏的几个匆匆赶路的行人,失去往日繁华和喧闹的春熙路,让我们感到陌生和恐惧。
  同行队员的心情开始变的急切,都希望能够早一点到灾区尽一份力量。被复杂的情绪包围着,大家在等待明天的到来。

  携手坚强
  2008年5月21日星期三阴转晴
  早上9点30分,由省公司系统50名人员组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车辆行驶在前往彭州的路上。出发之前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出征仪式,今天,我们将前往彭州的重灾区龙门山镇,为那里的乡亲送去药品和食品,并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车辆驶出成都,离彭州越来越近,沿途的景象也越来越让人感到沉重和揪心。墙壁裂口,砖瓦遍地的受损房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车厢里,大家变的很安静。
  驶进彭州市区,扑面而来的是刺鼻的消毒水气味,这个以出产象征富贵与丰茂的牡丹花而闻名的城市,却没能躲过这场劫难。路两旁是居民自己搭建的各式帐篷和政府设置的抗震救灾工作点。在与彭州市政府进行了简单的交接,各个队员清理好自备的干粮及防护用品,我们又开始往龙门山镇前进。
  龙门山镇深处山区,有着著名的银厂沟风景区,距震中汶川直线距离只有20公里,受灾情况十分严重,是彭州市七个重灾区之一。随着路途的深入,路两边的房屋由裂着大口,摇摇欲坠的危房变成了一片连着一片的废墟。在瓦砾遍地的废墟里到处散落着当地百姓的生活物品,破烂的家具,污秽的衣物,孩子的书包和玩具,神色疲惫的灾民顶着白花花的太阳在废墟中清理有用的物品……路两边的山体都出现了严重的崩塌,崩塌下的巨大石块和被连根拔起的树木横亘在被震的破烂不堪的道路上,当地的交通部门已经在路边立起了“山体崩塌,注意行驶”的公告牌。路上,各地为灾区运输物资的车辆排起了长队,到处都是身着橄榄绿忙碌着的人民子弟兵的身影。行进到小渔洞大桥的路段,河的那边,就是龙门山镇,以往连接河两边的小渔洞大桥已经崩塌断裂为几段,有的桥面就整体下陷在河里。我们开始收拾好背包下车,沿着士兵们紧急抢修出的一条小道徒步进入龙门山镇,随同的带路人提示我们最好把口罩带上,可是,看着路边有的乡亲都没有带口罩,我们谁都没有动作。

  进入镇子,满目所见的,是更加荒凉不堪的废墟,整个镇上的建筑几乎已经全部被夷为平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消毒水和敌敌畏的味道,全副武装的防化人员2人一组来回的在废墟和空地上喷洒消毒药水。不断有从山上转移下来的灾民在指定的聚集点等待着被安置。在空地上,部队和政府已经搭建了好几个救灾安置点,清一色绿色的帐篷,整齐排列。安置点划分为几大功能区,有统一存放食品、饮用水的;有存放药品和防护用品的;有存放捐献的干净衣物的;最让我们欣喜的,还是看到不久前运输来的存放在大棚中的新鲜蔬菜和停在大棚外的军用炊车,因为有了这,受灾的乡亲们应该可以吃上新鲜的热饭热菜和喝上热水。

  我们进入的是镇上最新搭建的一个安置点,空地上已经由部队搭建好了几十顶帐篷,是用于暂时解决今天即将从山上转移下来的几百名灾民的住宿。接收我们带来物资的是彭州武装部的李部长,一个年过四十,双眼通红,黝黑壮实的中年人。军人的果敢让他言语不多,他一边麻利的帮着搬运和堆放物资,一边用动作指挥士兵登记清理为灾民准备的棉被。在一旁的一个从成都过来的女青年志愿者告诉我们,李部长由于连续几天没有休息,昨天晕倒了,是她按照医生的嘱咐在照顾着,现在还发着烧,嗓子根本没有办法说话。
  附近的灾民看见我们的到来,也纷纷过来帮着搬运物资。我们对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他们却说“要说感谢的是我们,我们虽然受了灾,可是党和政府十分的关心,连胡锦涛总书记都亲临现场看望了我们,还有社会上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报答,所以我们只能力所能及的帮政府减轻点负担。”质朴的话语让我们很多人红了眼眶,这就是我们的乡亲,他们居住的房子没了,家里的亲人没了,可是,在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痛后,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他们是如此的谦卑和隐忍,当眼里的泪水还浑浊着眼球,他们记住的却是感恩。他们中间一位71岁的王大爷告诉我,他一大家24口人只活下来了7个,这几天他每天做的就是去寻找和认领亲人的遗体,回忆的残酷让他的神情如此凄苦。可是在领取物资的时候,他却含泪笑着说感谢,说给政府添麻烦了。

  乡亲们的坚强,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当我们红了眼眶,反而是他们安慰我们不要太悲伤。在这样的灾难袭来之后,他们抚平哀伤,迅速地展开自救和配合部队抢救,他们告诉我们,现在已经抢救出了800多人,他们觉得军人的橄榄绿和医生的白色是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颜色,只要有这些颜色的存在,他们就觉得安全和有希望。
  从安置点出来,正好遇到刚刚的王大爷。老人手里拿着一个绒毛的熊猫玩具,他说,这是他刚刚在倒塌的房屋里找到的,可以带给安置点的小孩们玩,前两天,他还找到一个完好的篮球,那些孩子们见了可高兴了。果然,转过路口,在安置点临时搭建的一个篮球场里,几个孩子正玩得开心。

  你们都是天使
  2008年5月22日星期四晴
  今天的任务,是到绵阳梓潼为从北川转移过来的灾民做心理疏导。昨天的经历,让队员们显的异常沉默,很多队员的眼眶都是红肿的,我知道,那是哭过留下的痕迹。今天要疏导的灾民中,有着30余位从北川转移出来的孩子。这些孩子,都刚刚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因为有这些孩子,让大家的心情异常的沉重。
  绵阳和德阳在本次地震中都遭受重创,在成绵高速路上,由警车开道的100余辆救护车闪烁着紧急救护灯呼啸而过。这是一条与死神赛跑的生命线,队员们神情肃穆的对着车里的医护人员敲起了大拇指。

  车辆驶进绵阳电业局在梓潼设立的安置点,院内已经搭建起了许多帐篷,空地的车库里存放着食品,来自江苏省电力公司的一个医疗服务分队还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医疗点,院内的墙壁上办着抗震救灾的板报,上面贴着孩子们写的关于地震的文章,靠近大门的地方摆放着长长的书桌,桌上有供大家阅读的各种书籍,这个安置点的各种配套设施是比较的齐备,院内的环境也比较良好。绵阳电业局的同事告诉我们,这个安置点接收的是北川供电公司的职工及家属,北川供电公司在这次地震中伤亡很重,转移出来的人们现在虽然食宿已经解决,但是情绪却不是很稳定,特别是30多个孩子的情况更不是很理想。
  负责孩子安置工作的老师已经将30多个孩子及部分职工家属召集在一起,欣慰的是,这些孩子的身体基本没有受到什么伤害,只有几个孩子有点轻微的擦伤。孩子看着我们带来的书包、玩具和糖果,开始显露出儿童活泼的天性。志愿者们将糖果分发给了他们,孩子们吃着糖果的神情让旁边的大人们也露出了笑脸。

  同行的专业心理治疗师开始对孩子们进行一个心理辅导,从简单的拥抱游戏开始,孩子们显得很感兴趣,在互相的拥抱中还不忘嬉戏打闹。接下来,当心理医师让孩子们回忆地震当天的经历时,热闹的场面瞬间的安静了下来,孩子们低着头,有的甚至紧张的握着拳头,一旁的家长也开始泪水涟连。
  很难想象,这些平常都是父母宝贝的孩子在哪天到底经历了怎样恐怖的事件,我们能做的,只是轻轻的把他们拥入怀里,无声的安慰着他们。

  终于,有一个勇敢的小男孩站了出来,通过他的讲述我们知道,孩子的父亲已经遇难,只有他的母亲还陪在他身边。男孩说,他和母亲知道父亲已经不在了,他也哭过,可是他只哭过两次,而在妈妈面前,他从来不曾哭泣,妈妈也从来不提,因为他是男子汉,要学会坚强和镇静,要代爸爸照顾好妈妈。一个清秀的小女孩也站了起来,她说在这次地震中,她的父母同时离开了她,可是,她没有哭,因为她知道,爸爸妈妈希望她坚强的活下去。
  谁都不忍心再去触痛他们柔软的心灵,志愿者们分成几队,带领着孩子们做着各种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们忘却了伤痛,久违的笑声吸引出了更多安置的灾民,他们站在一旁,看着嬉戏中的孩子们,目光中有欣慰,有心疼。

  后记:5月23日,完成此次支援任务后返程。有了与灾区乡亲的感同身受,我们多么希望自己的力量能够再大一点,自己的能力能够再强一点。泪水,在过去的这几天已经流的够多,我们要重新用笑容继续生活,在难过的时候,在沉静的时候。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易小燕)
  信息来源:四川省电力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抗震救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