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苦战,我们无怨无悔

2008-06-02 16:07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抗震救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天灾突降。5月13日上午,重庆市电力公司调集7台总容量2800千瓦的发电车,奔赴四川德阳、广元、绵阳等重灾区。在这支抗震救灾队伍中,永川供电局员工驾驶发电车转战绵竹市受灾乡镇,与当地抢险大军一起投入抗震救灾。

  唯一的一顿热饭
  14日9时,冒着瓢泼大雨,永川供电局抢险队员到达绵竹。
  绵竹城内,随处可见倒塌的房屋,笼罩着悲痛的气氛。幸存下来的人们同前来救援的人一起开展自救。
  永川供电局抢险队被安排到正在修建的体育馆。这里安置了几千名受灾群众,还设有解放军某野战医院、绵竹市人民医院的临时医院,保电任务十分艰巨。
  一到达体育馆,抢险队员就投入工作。他们主动协助当地供电企业施放电缆,一直忙到中午,才连接上发电车的电缆。受灾群众也上前帮忙。很快,发电车启动了,源源不断的电能被输送到急需用电的地方。
  抢险队员吴勇一面与电力临时抢险指挥部保持联系,一面安排人员密切监护发电车,确保正常运行。当所有事情都有了头绪,大家才感觉到饿。自13日中午出发后,他们只吃过一顿方便面。

  当日20时,永川供电局抢险队员接到指挥部紧急命令,到110千伏汉旺变电站帮助抢修主变!队员们立即出发,于22时到达目的地。地震使汉旺变电站几乎报废。他们的工作是发电支持抢修主变以临时恢复供电。
  受灾严重的东方汽轮机厂抢救伤员需要用电!镇里抢险需要用电!到达变电站后,抢险队员铆足劲,仅用一个小时,就让发电车启动起来。等一切工作都进入正轨,大家才拿出干粮,就着开水吃晚饭。然后,队员刘小鸿等守住发电车,和其他员工共同奋战,一直忙到第二天4时,变电站才抢修完毕。

  在绵竹,永川供电局抢险队员先后转战汉旺、玉泉、观鱼等镇。这段时间,他们只有一餐饭用过碗筷,其余都吃带来的饼干充饥。
  15日,收治了一批伤员的玉泉镇卫生院,启动医疗设备急需用电。当天11时,永川供电局抢险队接到任务后,半个小时就赶到玉泉镇卫生院。在这里,他们一直忙到天黑。正当大家又累又饿时,玉泉镇党委书记、镇长给他们送来了热气腾腾的稀饭。原来,玉泉镇党委书记、镇长得知永川供电局抢险队员一直靠干粮充饥,就嘱咐食堂多煮点稀饭,让他们改善一下伙食!

  蜷一会儿就是休息
  在灾区,抢险队员不分昼夜地工作,休息成了极度困乏时的最大“享受”。永川供电局抢险队员轮流守在发电车旁,时刻监控着它的每一个表计。其他人在工作间隙,就到车上去躺一会。说是躺,其实根本就伸不开腿,只能说是“蜷缩”一会儿。
  观鱼镇,已经停水停电4天4夜了。指挥部命令永川供电局抢险队员火速赶往那里发电,帮助人们打米、磨面、抽水。
  胥荣刚是小车驾驶员。每天早晨他从车里爬起来,就觉得腿脚麻木得伸都伸不开。18日早晨,抢险队从观鱼镇回到指挥部待命。此时一批救灾物资运达这里,在场的人都主动上前帮忙搬运。永川供电局抢险队员中,除刘小鸿、杨宏守在发电车跟前外,大家都上前去搬运物资,胥荣刚却一个人扭捏着步子,落在后面。有位同事打趣说:“老胥,看你慢拖拖的样子,怕搬不到几箱天就黑啰。”胥荣刚苦笑着说:“哪个不想多为灾区干点事呵!脚是麻的,活动不开呀。”

  睡在家门口的抢险队员
  5月20日,永川供电局首批抗震救灾队员圆满完成任务,被第二批员工接替下来。当天晚上,吴勇、刘小鸿等相继回到家里。
  可是深夜,杨宏的妻子却还没有等到丈夫回家。打他的手机,一直没人接听。丈夫明明今天回来,怎么回事?她立即打电话向丈夫的同事询问。得到的回答是其他人都回家了,而且大家是一起回来的。
  杨宏的妻子发了慌,急急忙忙冲出家门,想到丈夫的单位去看一看。她走到院子里,发现浓密的树荫下睡着一个人——这不就是丈夫吗?她立即上前把丈夫摇醒:“杨宏,再大的瞌睡,难道就等不到进屋吗?”
  杨宏揉了揉眼睛:“睡得好安逸哟,把我整醒干啥子?”
       作者:沈应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抗震救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