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为了光明奋勇向前

2008-06-05 15:17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抗震救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疾风知劲草,危难见真情。面对灾难,悲痛凝聚起力量,挺立显示着不屈。

  ——题记

  快速反应

  让受灾同胞看到希望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省会成都受到严重影响。强震过后,在成都电业局办公地点,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成都电业局局长梁旭问副局长韩晓言:“快!电网怎样了?人员有没有受伤?”

  “情况可能很严重!”韩晓言说着拿起手机,但移动通信已经中断,只能通过系统内线电话、局域网等,紧急收集电网受灾情况。约十分钟后,从调度、安监等各方面汇集的信息,赫然摆在全局领导班子面前。

  震灾对成都电网造成极大冲击。成都电网损失负荷约185万千瓦,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和各区域配网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受灾最严重的都江堰市供电中断,配网严重受损。更令人揪心的是,彭州供电公司两名员工因围墙倒塌不幸遇难;都江堰供电局工程队的四层办公楼倒塌,18名员工被掩埋在深深的废墟下。

  灾难突如其来,救灾刻不容缓。该局领导班子当即作出决定:争分夺秒,救人为先,竭尽全力营救都江堰被困员工;全面启动成都电网应急预案;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和临时电力调度中心;全局迅速进入抢险救灾状态。一场拼时间、拼作风、拼毅力的成都电网抗震救灾攻坚战由此打响。

  余震仍然不断,半天内竟达44次之多。但各项应急处置工作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所有基层单位的受灾、抢险信息纷纷传入指挥中心;紧急起草的1、2、3号令和各项通知陆续发布;调度中心实施全局性应急调度,迅速隔离故障,并向都江堰派出调度抢险小组;3000多名运行抢修人员紧急奔赴各受灾现场,全面展开电网应急抢修。

  当晚,都江堰应急抢险前方指挥部成立。搭建在雨地上的两顶简易帐篷,成了所有抢险人员临时的家。从13日晨到14日晚,国家电监会、国家电网公司、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和四川省电力公司领导多次在这里召开紧急现场会议,组织指导电网抢险救灾工作。

  13日21时,梁旭、左宇龙在这里主持召开情况分析会,向大家谈起了进入灾区一天来的见闻:许多人站在阴冷的风雨中,有的一家几口挤在一把伞下……灯光昏暗的帐篷里一片沉寂,大家的心情异常沉重。最后,大家一致表示,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一定要尽快恢复水厂、医院等重要场所供电,先让路灯亮起来,让各个防震聚居点亮起来,让正在受灾受难的兄弟姐妹看到光明与希望!

  夜以继日

  争分夺秒抢修电网

  从12日15时起,成都电业局抢险救灾工作全面展开。在都江堰、彭州、崇州,在城市、乡村,在全局各个受损的变电站、线路点,处处都有抢险人员忙碌的身影。

  针对主网受损情况,该局指挥中心紧急制定周密的抢修恢复方案,迅速组织3000多名运行抢修人员,全面展开巡查、抢险、抢修等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技术及组织措施,确保现场抢修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针对余震频发的特殊情况,每发生一次较大余震,该局都要组织人员对电网进行拉网式排查,共发现因灾引起的电网重大紧急缺陷242处,已处理164处,对尚未处理的缺陷,均采取了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三级政府迅速成立了应急指挥中心。抢险人员及时调集发电机和应急发电车,迅速接通了电源,保证指挥中心工作及照明用电。到13日中午,抢险人员几乎已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但大家强忍疲惫,坚持奋战到当天晚上,终于恢复了都江堰部分重要客户、重要场所和部分路灯的供电。

  与此同时,各受损变电站和线路的抢险、抢修工作全面铺开,各路抢险人员、车辆、工具、物资等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最多时成都电业局投入抢修队伍11支、抢修人员达3000人。抢修人员冒着余震的危险,夜以继日奋战在各个情况复杂、条件艰苦的抢修现场,努力为抗震救灾作贡献。

  地震使彭州电网受到严重损坏,供电区域内90的线路停电。彭州供电公司员工众志成城,英勇抗灾,震后数小时即恢复医院、行政中心供电。13日,320人的抢修队伍在滂沱大雨中连续奋战,于20时30分基本恢复城区供电。

  经过成都电业局上万名员工的不懈努力,成都电网于灾后58分钟内恢复了第一个故障元件,9小时内恢复除都江堰灌县站外的所有110千伏变电站和成都中心城区正常供电,14小时内完成网架重构,将全部设备投入运行。5月18日20时,成都主网已全部恢复正常运行,98%配网已恢复运行;都江堰主网全部恢复运行,90%以上的配网设施恢复运行。5月24日,都江堰有人居住村全部恢复供电。

  5月27日,成都电网供电量达到6208万千瓦时,最大负荷347.3万千瓦,已恢复至震前水平。

  赤子之心

  奋不顾身抢救生命

  地震使都江堰供电局工程队四层高的办公楼突然坍塌,18名员工被埋在废墟下。成都电业局党委书记左宇龙率领抢险人员火速赶来,与先期已展开营救的都江堰供电局30多名干部员工并肩战斗,全力营救被困人员。

  入夜,雨越下越大,救援工作异常艰难。救援人员用手扒、用肩扛,把一个个受伤的员工从废墟里抬出来。救援现场笼罩着沉重的气氛,每个人的衣服都被水湿透,辨不清是雨水、汗水还是泪水。

  为了救人,都江堰供电局局长樊晓峰急红了双眼。员工们有的兄弟还埋在另一个废墟里,有的妻子也身处险境,他们却没有离开岗位,与战友们一起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次日6时,救援人员终于将最后5名员工救出,并火速送往医院。

  聚源中学受灾严重,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地震发生后,一个发生在聚源中学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地震发生后不久,聚源供电所工作人员刘华刚、李文祥、唐学文、仰刚路过聚源中学,发现该校教学楼主楼已垮塌,便毫不犹豫地将车开了进去。此时是14时35分,现场只有校长和几名老师不停地在废墟上搬砖块。四名供电员工立即跳下车,奋不顾身参加到抢救被困学生的队伍中。

  短短十多分钟后,供电所20名员工携带10多把断线钳、钢锯、钢钎、绳索等工具也赶到了现场。大家冒着余震,徒手将建筑碎块及预制板一个接一个地搬开,把被困学生从垮塌的教学楼中救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供电员工累得满头大汗,手指刨得血肉模糊,可大家一刻也没有停止救援。到第一支部队进入现场营救时,供电员工已亲手救出18名被困学生。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聚源供电所和当地政府协调,组织了10多台发电机、油料、电线、灯架和灯泡等器材运抵现场。19时40分,抢救现场的几十盏灯全都亮了起来。供电员工来不及休息,又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援中。从12日14时35分到15日8时,现场所有营救工作结束,他们才疲惫不堪地撤出现场。至此,聚源供电所员工直接营救出的被困学生已达38人。

  勇挑重担

  搭建“水上生命线”

  汶川突发特大地震后,处于震中的映秀镇电力中断、通信中断、交通中断,映秀湾水力发电总厂、阿坝电力公司一度音讯全无。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朱长林忧心如焚,连夜冒雨赶到都江堰,与有关人员商议救援方案,决定在紫坪铺水库和映秀镇之间,搭建一条“水上生命线”,用冲锋舟实施紧急救援。

  时间紧迫,可是从哪里能找到这么多的冲锋舟呢?梁旭紧急拨通了龙泉供电局局长汪学彬的电话:“马上想办法租冲锋舟,有多少租多少,越多越好!”在龙泉区政府、资阳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努力,14日深夜零点,14艘装备齐全的冲锋舟全部运抵都江堰。

  15日3时,运送14艘冲锋舟的车队从前方指挥中心开出,到达紫坪铺水库渡口码头。凌晨5时30分,抢险人员完成14艘冲锋舟卸车下水吊装作业,并抢搭好码头需要的三顶帐篷,还将部分食品、药品、救援工器具等物资装上了船。

  7时35分,在阴冷的晨风中,14艘载着抢险人员的冲锋舟逐一驶离码头。从8时40分起,一艘又一艘冲锋舟陆续返航,送回了一批又一批电网员工和当地受灾群众,至19时,共发船120船次。

  19时45分,救援人员不顾危险,驾着10艘冲锋舟再次出发,70多名映电员工终于被安全转移出来。5月16日,冲锋舟又开出96船次。来自上海、江苏、吉林等地的电力医护人员,以及数百名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等被运往映秀镇。短短两天内,通过这条“水上生命线”,共抢运救援人员、运出受灾人员约5000人。

  27日,成都电业局紧急调整工作部署,将工作重心转向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灾区恢复重建用电上。一切为了灾区,一切为了光明,成都电业局员工激流勇进,奋勇向前。

作者:尚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抗震救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