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吹响援川“集结号”

2008-06-10 11:41来源:国家电网公司关键词:抗震救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一时间,山峦折腰,大地撕裂,举国同殇。

  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力奋起抗震救灾。湖南省电力公司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吹响援川抗震救灾“集结号”,星夜兼程,一批批救灾物资发往灾区,一队队抢险人员火速驰援……

  保电渡难关

  5月15日19时30分,经过35个小时、1600公里的强行军,湖南省电力公司援川抗震救灾应急电源突击队终于安全到达四川德阳市的绵竹灾区,抗震救灾保供电工作随即展开。

  此时的绵竹满目疮痍。沿途的城镇、村庄大量房屋倒塌,残垣断壁随处可见;一座座废墟上,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各路志愿者协同作战,紧急救援;一条条公路上,载着受伤灾民的救护车“哎哟哎哟”地叫唤不停,急来急往……

  5月16日,天色蒙蒙亮。一次余震过后,该公司突击队就兵分11路,冒着危险深入灾情最严重的东方汽轮机厂、绵竹车站以及九龙、土门等9个乡镇开展救灾保电工作。

  5月16日下午,根据绵竹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突击队分别派出4台大功率发电机及队员,在二炮某部和绵竹电力局的协助下,顺利完成了发电机搬运及安装任务,并一次送电成功,向街道及主要公共场所提供照明电力。

  5月16日傍晚,凌乱的乡镇街头多了几个陌生的身影在忙碌。他们架设好柴油发动机,接好低压线。一阵阵巨大的轰鸣声,吸引了灾民们的围观。“终于来电咯!”在一阵小孩的欢呼声中,绵竹板桥镇的路灯在熄灭5天之后,再一次亮了起来。就在这一天,经过突击队连续奋战,四川重灾区——绵竹的板桥、清道、广济、土门等9个乡镇和1个中心广场、1个变电站、1个粮站恢复紧急电力供应,自从5月12日地震后就变得漆黑的街道重新焕发了光彩。

  随着任务的加重,5月17日,该公司成立德阳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制定了一系列防震防疫注意事项、保电抢修安全规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地面,救援车疾驰而去;空中,直升机轰轰掠过。在重灾区德阳,抗震救灾工作在紧张、顽强、悲痛中进行。

  5月17日17时20分,该公司德阳抗震救灾指挥部接到德阳命令:迅速派一台发电车赶赴什邡执行紧急保电任务。自从突击队到达德阳并驻扎绵竹以来,所有的保电任务都是由绵竹指挥部安排,德阳直接下达任务,还是第一次。指挥部负责人感到有点蹊跷,但没细想,立即做了精心安排。

  17时30分,来自衡阳电业局的吴家贵带着3名队员,开着一台200千瓦的发电车从绵竹出发,沿着坎坷不平的道路,小心避让着来往的车辆、人群,于18时30分赶到什邡。在当地电力部门的协助下,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调试、接线,20时18分,发电车一次送电成功。

  饥肠辘辘的吴家贵这才想起还没有吃晚饭。这几天,大家都过着“流浪”的生活,发电车开到哪里,帐篷就搭到哪里。发电车发电时的隆隆巨响,震得人无法入睡;时而发生的余震,让人提心吊胆,无心入睡。吃就更简单,经常是几块饼干、一盒牛奶就对付过去了,连续几天都这样,一看就反胃。然而,面对这些困难,没有一人吭声。他们说,看看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废墟里营救群众的战士吧,我们这点困难算什么!

  扎好帐篷,吃完干粮,吴家贵督促队友钻进帐篷休息。他则监视着发电车的运行情况。

  23时10分,天空突然刮起大风,街道尘土飞扬,紧接着下起了大雨。吴家贵赶紧把发电车的窗子关上。等他转过身来一看,他自己的帐篷已被大风连根拔起,抛到马路中间去了。两名队友爬出帐篷,仔细检查着发电车的运行情况,根本顾不上帐篷里被雨水打湿的食物、干粮。

  就这样,吴家贵和队友们顶风冒雨守卫着发电车,度过了难忘的一夜。

  绵竹的地,说震就震;绵竹的天,说变就变。5月18日凌晨,暴雨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上午,天空放晴,太阳像火盘一样挂在头上。

  中午,什邡电力同行告诉吴家贵:这次紧急保电任务胜利完成!

  当天下午,该公司指挥部负责人从红白镇保电现场来到什邡,告诉吴家贵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就在刚才——5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专程来到什邡市,给当地受灾群众带来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对当前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而总书记在什邡察看灾情的地点,就在保电点附近的蓥华镇。

  大家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次紧急保电任务是为总书记察看灾情而执行的。

  5月23日,当记者来到四川绵竹遵道场镇中学时,恍然隔世——穿过坎坷不平的道路,绕过残墙断壁的废墟,看到的是一个绿树成荫的大院。这里没有一间倒塌的房屋,安静平和,与灾区其他地方形成强烈反差。

  空地上,有幢一层楼的建筑,蓝白相间,这就是绵竹灾区震后的第一所希望小学——诚栋抗震希望小学。屋内,几十名学生正在明亮的环境下认真学习;屋外,一台发电机正在运转,为学校提供临时电源,一面印着“湖南省电力公司援川抗震救灾突击队”的旗帜迎风飘扬。发电机旁是几顶帐篷——来自邵阳电业局的突击队员的住所。从5月18日起,李纲等队员就日夜驻守在这里。

  据该校老师李万富介绍,遵道场镇中学集中、小、幼儿学生于一体,共有学生1680名。地震后,学校房屋经受住了考验,只有5名当时不再学校的学生不幸遇难,而在校的学生安然无恙。为了安全起见,学校在社会各界帮助下,在操场上搭起临时教室,建立了绵竹灾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在搭建教室的5月18日,学校通过当地指挥部申请紧急电力供应。当天下午,湖南电力援川抗震救灾突击队的发电车就开了过来。

  当晚,希望小学一片光明。

  就这样,该公司援川抗震救灾突击队胜利完成了20个场镇的保电任务和17座变电站的抢修任务。

  当地小学生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道:“来电了,让人兴奋不已。电,预示着光明。相信灾区的明天也一定会有光明的。”板桥镇副镇长黄仲琼在接受采访时说:“照明代表光明,能稳定人心。”

  战地党旗红

  “胸怀大局奉献社会……湘南儿女肩负重任,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竭力供电输送光明,义胆忠魂人定胜天……”5月20日,在绵竹灾区的一片废墟旁,响起了湖南省电力公司援川抗震救灾突击队郴州电业局分队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在抗震救灾前沿阵地积极开展党组织工作,把党支部建在抗震救灾一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是该公司援川抗震救灾工作的一大特色。

  5月20日,在凌乱的废墟旁,该公司援川抗震救灾突击队衡阳电业局分队临时党支部成立。

  5月21日,在简陋的帐篷内,该公司援川抗震救灾突击队郴州电业局分队临时党支部成立。

  党支部建立起来了,广大党员身先士卒,吃苦在前,让鲜红的党旗在抗震救灾前线高高飘扬。

  郴州电业局援川抗震救灾突击队员中共有党员12名,占该局援川队员的一半。临时党支部书记、绵竹宣誓誓词的撰写者是该局思政部主任唐跃平。他于年初冰灾期间刚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在得知省公司援川的消息后,主动请缨,决意把党组织工作开展到援川突击队员的身边。

  衡阳电业局首批援川抗震救灾突击队员中有7名党员、1名预备党员。自5月16日抵达四川锦竹以来,大家不顾工作劳累,不畏余震威胁,竭尽全力配合当地救灾工作。共产党员、驾驶员李军负责联络与伙食,每天要开车跑上几百公里。为了不让大家饿肚子,每次都是先把饭送到各发电点后,自己才吃,有时甚至还顾不上吃。

  在罗江镇万安22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1母电压互感器吊装现场,共产党员、湖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变电二分公司2703队队长王长旺身穿红马甲,忙上忙下地发出一道道指令,熟练地指挥吊车司机和突击队员作业。下午2时许,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队员们都坐下来休整了。可闲不住的王长旺又拿着油漆桶往即将安装的电压互感器上涂相序颜色,涂完颜色,他又趁吊车司机做准备的空隙,告诉队员吊装时要注意的事项。看着他那不知疲倦的身影,又有谁知道,就在抗震救灾突击队出发的前两天,他的73岁老父亲因双足静脉阻塞而住院治疗。他到四川后,照料父亲的责任就落到了70岁的老母亲身上。空闲时,王长旺只要一想起老父亲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和老母亲在医院、家庭两头来回奔波的景象,就忍不住潸然泪下。

  “崽崽,好些了吗?爸爸过几天就回来了。”每天晚上睡觉前,共产党员、湖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调试所的盛毅都要给他刚满1岁、因肺炎在儿童医院打吊针的儿子打个电话。尽管孩子太小,还听不懂他的话,但盛毅说,每天打个电话,心里就会安稳一些,歉疚感也会减少一些。在调试所,盛毅是出差最多也是最没怨言的一个。这次到四川抗震救灾,所里3个组每天的试验报告都是由他来写,要一个一个地核对试验数据,来不得半点差错,常常忙到凌晨2时。5月25日早上5时,刚睡了3个小时的盛毅就赶往110千伏麻柳变电站,提前做断路器试验,为该站早日运行做准备。

  5月21上午10时50分,在110千伏麻柳变电站抢修施工现场的湖南省送变电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刘长根、电建公司副总经理曾力干得知市政府紧急撤离施工现场的消息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证突击队员的生命安全。他们有条不紊地组织突击队员撤离,并做出了“首先保证员工人身安全,部分来不及撤走的工机具设备可先置于变电站”的决策。此时,距离规定的撤出时间已不足10分钟,但全体施工人员都在刘长根、曾力干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安排下,忙而不乱地登上了各自的车辆,有序撤离。当确定所有人员均安全撤离后,刘长根、曾力干等才最后撤离。

  爱心永相随

  在援川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湖南省电力公司突击队员对受灾群众的遭遇深感同情,并被他们的顽强忍耐精神所感动。大家在坚守岗位之余,纷纷捐衣捐物捐钱,或当义工,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的灾民早日重建家园。于是,一个个爱心活动在悄悄进行……

  5月25日下午,几辆没有任何标志的越野车和货车,出现在四川德阳绵竹市东北镇的乡间小道上。汽车不时在一处处废墟前停下,紧接着有几个人从车上下来,踏着凌乱的瓦砾,抱着各种食品,送到受灾的群众手上,然后迅速离开。

  原来,这是“电力湘军”举行的又一次“悄悄赈灾”活动。

  5月23日,该公司总经理李维建来到德阳指导援川抗震救灾工作。在赶往保电、抢险点的途中,他多次走进灾民安置点和灾民的帐篷中,对他们表示慰问,并多次嘱咐随行人员:尽量把多余的食品捐给灾区人民;为了维护灾区秩序,赈灾要悄悄进行。

  第2天,负责突击队后勤保障工作的该公司机关工作部主任经济师陈杰便四处探访急需食品的灾民,并很快确定了目标。为了不给灾区群众带来麻烦,出发前,运送食品的车子特意把“湖南省电力公司抗震救灾突击队”的车贴取了下来。于是,便出现了前面“悄悄赈灾”的那一幕。

  此次活动的捐赠对象大多是老人、小孩和敬老院,总计送出牛奶、饼干、矿泉水等食品200余件,价值50万元。

  此前的5月24日,该公司突击队向绵竹最大的灾民安置区捐赠了100多顶帐篷和大批食品。

  再前的5月23日,为了全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该公司将在德阳进行抗震救灾保电的23台发电机全部捐赠给了四川省电力公司。

  在灾区,信息的畅通尤为重要。但由于电力设施受损,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中断,灾区人民手机充电变得极其困难。

  该公司援川抗震救灾应急电源突击队急灾民之所急,想灾民之所想,在保电任务非常繁忙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解决灾民的手机充电问题。5月16日,他们专程派人从绵竹驻地赶到德阳购买了200个万能充电器和200个电源插座,分发到突击队在绵竹的15个乡镇保电点,免费为受灾群众提供手机充电服务,平均每天达4000多台次。

  5月17日晚,10多名受灾群众来到突击队帐篷边休息,已经连续工作48个小时的衡阳电业局员工吴宗贵顾不上劳累,连忙带领队员为群众送去水和食物。看着受灾群众,吴宗贵泪流满面:“我们是湖南衡阳电力员工。我们来四川就是和大家共患难的。”一位中年妇女从吴宗贵手中接过方便面和水后,眼睛里噙满泪水,她对吴宗贵深深地鞠了一躬,道了声:“谢谢!”

  驻扎在九龙镇的突击队员凌志刚,在当地组织的募捐活动中,把身上仅有的800多元钱全部捐献了出来。随队医生曾卫平除了向受灾群众捐款外,每天完成任务回来后,就在驻地当义工,为群众检查身体,宣传防疫知识。

  5月19日,哀悼日的第一天,突击队员纷纷自发向受灾群众捐款,100元、200元、300元……305名队员共捐献爱心款4.15万元。在坍塌的红白镇中学教学楼前,当这笔承载着突击队员深情厚意的爱心款由该公司援川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赵孟祥送到红白镇镇长张小涛和红白镇中学校长程世林手上时,张小涛激动地说:“湖南省电力公司援川抗震救灾突击队在红白镇最紧急的时候派来了发电车,及时解决了救援和照明用电,现在又送来了爱心款,让我们深深感动。”

  就在同一天,来自郴州电业局的突击队员从德阳采购了生活、学习用品,并附上5000元现金,捐赠给受灾严重的广济镇镇政府。广济镇党委书记黄万里说:“自从你们来了,就不分昼夜地为我们发电,尽一切力量满足我们的照明和电器充电,现在又为我们捐款捐物,我们的感激之情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

  与此同时,湖南省电力公司系统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如火如荼,6万员工(含离退休员工)踊跃为灾区人民捐款献爱心。截止到6月8日,共向灾区捐献爱心款1100万余元,共产党员交纳“特殊党费”300万余元,不少入党积极分子也向党组织交纳了“特殊党费”。(罗勇智何志强曹东张伟鹏王琴李绍斌)

  信息来源:湖南省电力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抗震救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