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安全生产 不妨学学庖丁解牛

2008-06-20 18:16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安全生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象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想到庖丁解牛。牛无疑也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机理。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机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安全生产也一样,如果我们能透解了、领悟了安全生产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要透解、领悟安全生产的道理,摸准其中的规律,不妨引进丰田式的科学态度的基本精神,反复问五个“为什么”。

    对一个现象提出五个“为什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比如说,假定机器开不动了。(1)“为什么机器停了?”“因为负荷过大,保险丝断了。”(2)“为什么会负荷过大?”“因为轴承部分不够润滑。”(3)“为什么不够润滑?”“因为润滑油泵吸不上来。”(4)“为什么吸不上来?”“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5)“为什么磨损了?”“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粉屑进去了。”

    反复上述五个“为什么”就会发现需要安装过滤器。

    如果“为什么”没有问到底,换上保险丝或者换上油泵轴就了事,那么,几个月以后就会再次发生同样的故障。

    说实在的,丰田生产方式也不妨说是丰田人反复问五个“为什么”,积累并发扬科学的认识态度,才创造出来的。
 
    自问自答这五个“为什么”,就可以查明事情的因果关系或隐藏在背后的真实原因。就生产现场而言,一旦发生问题,如果原因追查不彻底,解决办法也就不会对头。

    安全事故的发生类似于海中漂浮的冰山,暴露出来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大量的隐患则隐藏在海面之下。因此,安全管理必须潜行到事故的“冰山之下”,找到并消除导致事故发生的深层原因。有实践证明,96%以上的事故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假如片面强调投入,消除所有工艺上的隐患,而不解决员工行为,也只能解决4%事故隐患。不抓人的因素,就不可能实现零事故。要非常重视行为安全管理。在行为安全管理有十项要素:一是要有管理层承诺,二是要有切实可行的政策,三是要有综合性的安全组织,四是要有安全目标,五是要有直线管理责任,六是要有严格的标准,七是要有双向沟通,八是要有有效的检查,九是要有专业安全人员,十是要有持续性的培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安全生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