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发电企业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探析

2008-07-23 14:58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企业文化发电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强特色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
       ——发电企业加强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探析
       王爱民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灵魂所在,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文化渗透于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从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来,并落实到管理实践中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制胜法宝。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各种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只会适用于一段时期,它会随着企业机制、体制和运营模式的转变以及企业核心管理者更替而随之变革,而企业文化却是企业的管理哲学,它是随着企业发展自然形成的意识层面的精神产物,是需要企业矢志不渝地进行弘扬和提升的灵魂所在,它也将成为企业永恒不变的管理哲学和管理灵魂。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现实运作过程的理念,是企业经营管理、战略选择在价值理念上的表现;从作用上看它注重于解决企业存在的实现问题,并用来规范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经营管理、团队凝聚力、员工行为等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理顺企业内部关系,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富有生机与活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多年来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加强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对发电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第一,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是经济与文化互动引发的必然趋势
      经济与文化从来就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相互补充而难以替代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经济与文化的结合日益紧密。在当今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单纯是产品和质量的竞争,而是企业战略、经营哲学、服务理念的竞争,是员工学习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企业的文化力竞争。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赢得市场、谋求发展的特殊资本,谁拥有先进文化,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势。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竞价上网的逐步开展,电力已经真正成为一种商品,作为我们发电企业,经营策略、管理思路、管理模式、营销方式、服务意识都要做出重大调整,我们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因势而变,争取主动。企业只有加强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品牌,才能赢得良好的市场信誉,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市场。

       第二,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和谐企业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是和谐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的构筑“以人为本”的企业软环境以及和谐共存的精神生态,对于维护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保持企业稳定,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靖电“经营管理三法则”中,提出了“和谐发展”的理念,明确了“发展为要、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新思维,这是靖电坚持以员工为根本,尊重并满足广大员工的现实需要,树立“环境友好”的环境观。在未来发展道路上,企业将时刻关注员工、企业、社会三者的和谐共存、科学发展,创建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打造和谐靖电。

       第三,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是企业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由之路
       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一次重大变革。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更加科学的管理,它是一个现代企业发展成熟的标志,是企业不断深化现代企业管理产生的管理效力。人本、资本、成本是构成企业管理的三大要素,而人本是第一位的、最关键的要素。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凝聚、激励、沟通等功能,它通过“引导人、塑造人、感染人、激励人”来解决管理中“以人为本”的问题,鼓励员工以积极的态度、主动的精神去工作和学习,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创造性、高效率的劳动。

       靖电结合多年的管理实践,提炼形成了“集约经营、精细管理、和谐发展”的“经营管理三法则”,这些共同构成了完备的靖电经营管理体系,是企业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实践。集约经营,包涵了靖电“品牌搭桥、能力架网,全面预算、节能降耗”的经营理念,提出了企业“向市场要效益,向成本要效益”管理核心。精细管理,是靖电以“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为平台,注重“规范高效、持续改进”的管理思路,强调“闭环管理”是持续改进的方法,“赢在细节”是持续改进的关键,全力打造规范的管理制度,优化科学的流程,求取管理的高效。这些文化理念都渗透了靖电现代企业管理之路中摸索总结的实践经验,使企业管理水平在规范中逐步提升。

       第四,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是企业应对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内在需求
       目前,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核心内容的电力体制改革正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五大发电集团公司和两大电网公司正式成立后,电力垄断体制被打破。这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现在的电力市场竞争中,比拼的不仅是电价和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品牌战略和营销策略。新的格局要求我们进行文化管理方面的调整与创新,以一种新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去打造竞争力,寻找利润点,参与行业竞争。

      “国电品牌、国际先进”的靖电愿景,为靖电人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成为靖电未来发展的诉求和美好愿望,也是激励和激发广大员工工作热情的动力。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企业愿景,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就难以贯彻下去,企业的发展规划就难以变为现实。加强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基本信念,使全体靖电人树立起强烈的团队意识,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与企业保持高度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

       第五,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优质品牌的重要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之间已经逐步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走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竞争。企业文化在未来十年中将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扇窗口,能够展示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潜力,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打造企业优秀的品牌。只有建设优秀且强势的特色企业文化,才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凝聚员工、赢得市场,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多年来,靖电公司在社会上已经树立起了“求真务实、诚信守约、依法经营、规范运作”的良好形象,并且以特色鲜明的“能吃苦、能战斗、能超越”的“三能品格”展示了“靖电品牌”形象,这些都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靖电人也正是依靠“三能”文化的凝聚力和推动力,才使企业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成就了企业如今的辉煌业绩。

       第六,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过去,精神文明建设往往局限于一般性号召,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服从于中心工作,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实际,发挥更加强大的效力。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推动企业长远发展为目标,通过培养和树立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促进员工的发展,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与工作热情,直接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有助于克服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现象,从而实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共同繁荣。

       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不仅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力创新,同时,还是建设具有企业特色文化的成功之路。通过特色文化建设,能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与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思想政治工作、生产经营和企业文化建设三者有个共同的特点,都离不开人,只是各自作用于人的情形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教育对象,生产经营以人为管理重点,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可见,企业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中具有中介地位和连续作用。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既能够改善和加强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扭转那种脱离企业管理工作的空洞说教的偏向,又能促进和保证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更不失为一条增强企业发展后劲的必要途径。同时,还可以摆脱“思想政治工作难做,政工干部难当”的窘境,为政工干部拓宽职能,施展才能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革故鼎新的创造性工作,它将对企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动机”,是社会先进文化的“加速器”,是增强国家整体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实践。靖电公司通过多年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在“三能”文化体系深入实施后,企业的管理理念更加先进,管理模式更趋鲜明,发展战略和目标更加清晰,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成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企业文化查看更多>发电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