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双面SOA架构炼狱“三重门”透过黑洞看风景[1]

2008-08-04 18:36来源:希赛关键词:SOA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SOA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96年,Gartner就提出了SOA的理念。2002年,Gartner提出SOA是“现代应用开发领域最重要的课题”,并预计到2008年,SOA将成为占有绝对优势的软件工程实践方法;2010年,采用SOA体系的企业将占80。

  这或许就是近年来SOA火遍IT业的原因之一。普元、甲骨文、IBM、用友、金蝶等国内外软件企业,纷纷高举SOA大旗,用SOA概念包装已有或即将推出的各种产品和解决方案,备战软件市场。

  2007年,这些软件企业开始推出了一些实施方案,并部署了一些案例,使得SOA进入现实的脚步似乎迈出了一大步。然而,与厂商们情绪高涨相对应的,却是CIO们的低调观望。相关数据甚至表明,大部分用户不能完全理解SOA,而且对于SOA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1000个人心中就有1000种对SOA的理解”。

  根据IDC对全球大型企业的CIO和IT高管的调查显示,对SOA非常了解的CIO仅为14,了解的约为26,没有概念和不了解的则占了大约60。业务部门对SOA了解的比例就更低了,认为SOA对本企业IT业务系统重要程度的比例为:非常重要的约为12、较重要的为24,其余的都是不重要或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尴尬?

  上篇:炼狱“三重门”

  SOA概念炒作的成分要大于实际推广。有相当一部分CIO甚至软件厂商都持这一观点。

  “我认为SOA还是IT厂商自己在整概念,在忽悠人。”一位CIO对记者说,“现在上门推销的,谁都说自己是基于SOA的解决方案,但没有谁能真正跟我讲清楚什么是SOA。”

  那么,到底什么是SOA,它究竟能给企业带来哪些方便呢?

  “谈到SOA,它更多的是一种IT方法论,对于一个用户来讲,部署SOA首先要考虑的是IT规划,其次才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企业利用SOA的架构来做规划,规划好主数据,而后同步包装成服务的格式。”源天软件CEO谢赞恩告诉记者。

  SOA所能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应用集成,即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SOA的理念和技术体系是伴随着系统集成(即系统整合)的不断演进而逐渐清晰和成形的。没有系统集成,就不会有SOA。实际上,SOA就是系统集成的一种高级形式。

  而系统集成技术的出现,是由于企业或组织在过去的信息化进程中分别建立了多个局部应用系统,这些系统的数据和功能都彼此孤立,后来发现这些彼此孤立的系统给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它们本该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才能保证业务流程的完整性和管理通道的畅通无阻。

  为此,“出于直线思维方式,同时出于对以往IT投入的珍惜、对操作者原有使用习惯的姑息,当然,也囿于特定历史阶段IT技术的发展水平,业界针对互联互通的需求,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系统集成技术,比如消息中间件系统、数据库同步复制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等等,直到近期的SOA。”双汇集团CIO刘小兵这样解释SOA的由来。

  事实上,SOA目前还是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因为企业对SOA的态度比较复杂,企业高层管理者更注重SOA能带来的投资回报,而实施SOA不仅费时费钱,而且短期见效还不明显,企业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SOA看上去很美,但不确定的商业模式、混乱的SOA标准、补不完的IT黑洞,却使得它成为一些IT用户们眼中的魔鬼,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让一个原本生机勃勃的企业瞬间人仰马翻。正如一位CIO所言,至少经历三重炼狱,SOA才会化身为天使。

[1][2][3][4][5]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