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SOA应用案例之“双城记”[1]

2008-08-04 18:38来源:希赛关键词:SOA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经过数年的概念热炒之后,SOA应用的案例纷纷出炉。在SOA的用户群中,出现了两个值得关注的身影,它们并非大型企业,而是地方政府中的先驱。

  北京市的朝阳区,号称“中国第一区”,来自其地面上的税收收入占全国的1.3;美国的第三大城市芝加哥—聚集了美国人口20的工业重镇、交通枢纽。

  与企业相比,政府部门通常被认为是对新技术反映迟钝的单位。然而北京市朝阳区和芝加哥这两个隔着半个地球的地区政府,又为何能几乎同时成为率先实施SOA的先锋?

  北京朝阳:化管理为服务

  被冠以“中国第一区”之称的朝阳区不仅是北京的城八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而且也是北京的经济大区和重要涉外区。高速的城市建设速度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为朝阳区的城市管理增加了许多难度。区内发展不均衡是最严重的问题,这里既有CBD商业区和高新科技园区、外交使馆区,也有尚未跟上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此外,朝阳区地面上的工地达到1000多个,其中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在内的众多建筑工地,在朝阳区的280.2万人口中,农村人口17万,外来人口84万,占全(市外来人口的1/4)。

  “快速发展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借助现代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来支持城市管理。考虑到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我们必须让IT系统满足随需应变的要求,”朝阳区信息办、信息网络中心主任梅诗曙在接受采访中说,“经过讨论我们最终选择了IBM提供的SOA架构”。

  如何用创新的手段去实现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这是摆在朝阳区政府面前的挑战。朝阳区政府为此设定了一个“1221”框架。即“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两支队伍,一个体制”。首先是要建立一个基于SOA架构的城市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平台,这个信息平台基于电子地图、移动通信技术、协同办公,城管通GIS系统,是由信息采集多部门业务处理,信息发布,成果展示和计算机考核等系统共同构成的信息平台。两个中心是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采用“监管分离”的方式,实行“两轴两中心”的管理体制;两支队伍是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和协管员队伍;一个机制是闭环的监督考核机制,由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立案率、结案率等指标,并进行分类统计排名向社会公示。

  “作为一个信息办的主任,即政府中的CIO,既要懂IT技术也要懂得政府管理的流程,要把两个管理结合起来。”梅诗曙回顾他从事政府信息化工作的经验,“原来我们的项目精力集中在软件设计上,花很大工夫来修改软件,无休无止。现在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前端的管理规范和流程梳理,在此基础上制定需求”。

  政府在实施IT项目过程中往往非常谨慎,“我们很多系统摸索时间很长,用了两年等系统完成了,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系统已经不能用,所以绩效不高”,梅诗曙对于传统的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的弊病体会颇深。“而SOA积木式的服务拼装方式将帮助我们消化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变化。从这次网格化管理的平台来讲,将涉及20多个部门的流程全部梳通了,而且是在同一个操作界面上,这个平台从技术、人员、管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实现了协同。”

  凭借着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的组建,朝阳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对不同属性的城市事件,量化统计、量化分析、量化评价的体系也已具备。在平台运行的第一个月,处理案件达到5000余件。截止到2006年9月5日,平台有效立案237617件,其中已办结191027件,办结率为80.4。平台运营至今,未出现案件“井喷”和大面积“亮红灯”的严重问题,梅诗曙认为,“SOA让我们能够对变化做出及时合理地应对。”

  据悉,在2006年6月底前,朝阳区全部24个街道、奥运主场馆及2006世界青年赛场馆周边地区将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年底前,朝阳区的农村地区全部实现网格化管理,从而实现全区的全面网格化。

[1][2]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