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国家电网奥运开幕保电纪实

2008-08-22 13:35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国家电网国家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百年梦圆我们坚守
       ——国家电网公司奥运开幕保电纪实



  百年梦想即将成为现实的时刻,国家电网公司员工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虽然置身现场腹地,却不能亲眼目睹圣火点燃的一刻。为了成就“鸟巢”的绚丽壮美,他们坚守!

  8月8日6时1600千瓦发电车

  “呜…呜…呜”,一阵电机的启动声音过后,停放在“鸟巢”东北侧入口旁的两台1600千瓦发电车进入热备用状态。为了开幕式,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公司发电车公司14名工作人员在6时就已到岗,他们将在7时30分~9时10分保持“热备”状态,随时准备为开幕式演出应急供电。
  发电车组工程师赵劲松与这里的其他13名工作人员一起检查发电车的启动装置、油箱等部位。他说:“这么多天的努力就看现在了。”
  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公司的这两台套发电车是目前国内功率最大的车载发电车组,作为北京公司保障奥运电网可靠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与传统的柴油机发电车相比,具有较高的功率、重量比和功率、体积比,机组起动成功率在99.5以上,机组控制保护系统可实现运行全过程的自动调节和监控,运行时的声音仅有75分贝,属于超低噪声标准,二氧化碳等主要排放污染物指标几乎为零。由于“鸟巢”中心的升降台在启动时电流很大,所以才启用这些设备作为应急电源。
  工作人员的神经都处于紧绷状态,因为21时将会有上升“地球”节目,而发电车就是随时准备为升降台提供应急电源的装置。赵劲松说:“虽然不能亲眼看到开幕式,但在场外听到演唱国歌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和场内是一样的,为开幕式供电的自豪感是任何时刻都不能取代的。”

  8月8日9时主新闻中心


  8月8日一早,主新闻中心(MPC)就渐渐热闹起来,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已经进入临战状态,扛着“长枪大炮”在大厅往来穿梭。“现在这里热闹极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什么样的人都有,跟到了联合国似的。”电力保障工作人员王涛形容着眼前的景象。
  “党员在最关键的时刻就得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我们辛苦了这么长时间,一定要把奥运会的每一分钟保障好!”9时,临时党支部动员会在这里召开,负责MPC、IBC(国家广播中心)、上星区的电力保障团队的17名工作人员全部参加了动员会。简短的动员后,供电经理开始布置当天的保电任务,保障团队的工作人员全部上岗。
  8月8日当天,MPC将举办15场新闻发布会,能够容纳800人的主发布厅是和文字记者工作间,IBC的“24小间”,以及数字转播区是供电保障的重点。保障团队人员将深入到供电末端检查设备,测量负荷,确保奥运会开幕式的所有信息顺利传向全世界。
  MPC、IBC、上星区,直接关系到奥运会信息向全世界的传送,王士平告诉记者,保障时间长、供电末端负荷大是这里供电保障工作的主要特点,“从7月25日,媒体村开村就陆续有各国记者来到这里工作,我们的保障工作也随即开始,每天场馆比赛结束,还要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经常会到凌晨。到奥运会闭幕后,各国记者可能还要停留一段时间。低压端的负荷是这里最主要的保障点,媒体的需求变化大,用电点分散,我们必须协助运行团队做好低压端的运行管理。”


  8月8日11时支援队伍


  在国家电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支援北京电网奥运供电保障所辖某线路上,衡水供电公司巡线队员李健、高鹏、郑鹏、张佳川正对杆塔、导线及附件一一检查,有的用望远镜认真查看着,有的用相机拍照,其余的人认真做着记录……
  衡水供电公司巡线队员李健带领一班8个人,负责9基杆塔的巡视,为了万无一失,他们采取了24小时不间断动态巡视,根据以往缺陷内容,针对易发生故障地段,他们加强了巡视力度,加快了巡视频率;针对特殊地段,制定了保段、保片、定人、定杆的“两保两定”措施,划定了责任地段。
  邯郸供电公司巡线队员董海潮说:“我们今天巡视的重点是线路本体及周围环境可能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情况。在这段时间,我们将及时制止线下施工,督促施工单位妥善处理施工产生漂浮的垃圾,防止风刮起威胁线路。”
  “知道今天巡线的重点吗?”石家庄供电公司巡线队伍负责人贾卫军在某线路现场询问队员马振恒、李西江,二人异口同声回答:“知道!遇到可疑人员、可疑包裹,及时报告,并拨打110报警。”“好!大家要注意防暑,不要怕药苦,喝点藿香正气水。”贾卫军再次叮嘱大家。


  8月8日15时国家体育场


  直到15时,“鸟巢”电力保障团队队员马晓东才坐下来休息。他从5时多就坐公交车出家门了,7时进入“鸟巢”就开始忙活,给大家发证,做警示牌,领全体人员的饭票……这些琐碎的后勤工作,由马晓东和郝庆宾两个人负责。
  负责临时设施的供电副经理马永松,满头大汗走了进来。他说负责临设的60多人从8时上岗,就开始巡查临时设备,到19时,每个设备都将安排专人盯守。第二天9时,竞走赛道临时设施的施工又要开始。为了开幕式,景观大道的电缆敷设工作一直没做,还有欧米茄记分装置等末端设备要接好,必须赶在15号竞走比赛开赛前完工。”
  这时,有脚伤的老师傅吴德沛走了进来。6月份一次冒雨巡视设备时,吴德沛右脚崴进了沟槽里,当时就肿了起来,可他仍然坚守在岗位上,由于得不到充分休息,他的脚肿了一个多月。今天晚上吴德沛的主要任务是在南北箱变群和南北BOB转播区进行重点巡查。
  17时15分,柴景汉开始吃晚饭——面包和可乐。他和张辉负责带领4名工作人员盯守基坑的南北两侧,从开幕式开始一直到21时结束。升降舞台是开幕式的重要设备,柴景汉在下面负责盯着进线动力柜,一旦永久电源出现问题,要靠手动操作,同时将场外的备用发电车应急电源接入。9时以后,他还要再回到配电室盯永久设备检查。“进国家体育场4个月了,就等这一天呢,按现在我们准备工作的程度,应该是有保证的。”
  17时40分,800兆设备传出了王春增向团队电力调度指挥中心报告的声音:“电视大屏测温完毕,开关最高温度37摄氏度,线圈温度46摄氏度,设备运行正常。”“收到,王师傅辛苦了,你们赶紧去吃晚饭,休息一下。”王春增、罗春两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傅,带着2名工作人员巡视场内所有重要设备,一圈下来走了4个小时。对南北大屏的设备测温,是巡视重点,上午、下午各一次,开幕式当中还要再测一遍。“一会儿还得再巡一遍,只要今天保电成功了,再辛苦都值得。”罗春坐在一边揉着微肿的腿说。
  负责协助电力保障团队的志愿者王丰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希望今晚开幕式的保电万无一失,每天和这些师傅在一起工作,看着他们辛苦付出,他们真是太不容易了。”团队的其他队员听到这里都笑了,一位队员说:“这些小志愿者已经完全融入我们的团队了。”
  18时30分,观众陆续入场,开幕式前的演出已经开始,“鸟巢”越来越热闹了。办公室门口,坐着几十位来自宝岛台湾的原住民族演员,保障团队成员打开门,让冷气为他们送去清凉,他们起立致谢,一位演员代表说:“我们更有力量了,今天的演出一定会成功!奥运一定会成功!”


  8月8日16时奥林匹克中心区公共区域


  16时,奥林匹克中心区40个安保门同时开启,十万余名观众接踵而至,前来观看期待已久的“北京2008”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感受让人兴奋和自豪的时刻。
  8月8日当天下午,正是观众入场的高峰期,公共区指挥中心内,供电保障负责人谢迎正在与安保部门的负责人一起监视安检入口的视频系统,对安保系统如此关注,他特别解释说:“安保系统是公共区最重要的供电负责之一,况且供电设备都在室外,比较容易遭到外力破坏,我们对每个安保门的供电设备都安排了专人值守,发现可疑隐患及时制止。”
  在最大的8号安检门内,电力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测温,“这是中心区内人流量最大的一个安检入口,大约有6万名观众从这里进入,一旦供电保障发生问题,将造成观众在安检门拥堵,甚至会有可能造成人员危险。”负责奥林匹克中心区公共区电力保障工作的安宝华说。
  开幕式开始前,公共区电力保障团队的巡检队对中心区的临时供电设备进行四次巡视和测温。在中心区北部的燃情广场,6名为广场进行电力保障的工作人员人员24小时驻守在这里。晚上20点与开幕式同时开始演出,负责灯光供电的临时电源保障的张工对设备开始第三次测温,他们对设备非常熟悉,出现问题时,尽量做到迅速解决。
  奥林匹克中心区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除了奥运场馆的永久和临时供电设备,包括为安保系统、赞助商接待中心、赞助商展示区、注册中心、燃情广场、大型景观、餐饮售卖点、排水系统等提供电源的供电设备,都属于公共区电力保障的范畴,北京市电力公司共组织200余人值守在公共区各个保障岗位。由于公共区内承担了大量的人员集散任务,开幕式当天,供电保障的时间从8月7日早上8点一直到8月9日零点30分。
  8月8日20点,开幕式将正式开始。场外天气高温闷热,但是看到每一位观众脸上兴奋的笑容,大家就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了。


  8月8日20点30分员工家属张侠


  开幕式已经开始半个小时,辅检处孙丽生的妻子张侠和女儿专注地看着电视,她的丈夫孙丽生此时此刻正在奥运村变电站一线现场保电。
  ‘检修队的小伙子个个是英雄,只要任务派下来个个往前冲’,每当听到这首由变电人自己创作的歌曲时,张侠的心都会揪起,泪水情不自禁湿润眼眶。“作为一名检修职工的家属,我最懂得他们的辛苦和不易,最了解他们为奥运保电所作的一切,今天想起这首歌更是百感交集。从7月20日开始,丽生一直在奥运村保电点带班保电,早出晚归非常很辛苦。”
  对奥运期盼的时间太久,付出的努力太多,直到看到开幕式的开始,张侠说,“奥运今天真的来了”。
  几天前,当她从电视看到奥运村开村,住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的时候,当看到许多外国元首降落首都机场的时候,张侠感到电力职工为奥运会保电所做的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把对丈夫经常“顾不了家,顾不了孩子”的埋怨化做了深深的理解。“做为家属我感到非常骄傲,我会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衷心地预祝奥运保电圆满成功。”


  8月8日22点95598


  “铃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响起,值班员陈静立刻把目光从开幕式直播的画面移到了工作台的电脑屏幕上,鼠标轻点接话按钮,还没等问好、报工号,一个急切的声音就已经在耳畔响了起来。
  “喂,我家里没电了,这可怎么办啊?”听声音是个上了年纪的阿姨。
  “您先别着急,跟我说一下具体情况好吗?”陈静耐心地安抚着客户。
  “哎,前两天电表里就快没电了,我让儿子去买,结果他一忙就给忘了。刚才我正看着开幕式,结果突然间就停电了,我一看电表发现电都用完了。这黑灯瞎火的,我开幕式也看不上了,唉!”
  陈静赶忙安慰道:“您别着急,我马上就安排工作,十几分钟之内就会有工作人员到您家给您送去一张应急电卡。您放心,一定不耽误您看开幕式!”
  “啊?真的?真是太谢谢了!”得知马上能够恢复用电,马上又能看到开幕式直播节目,老人的喜悦之情融浸在一连串的“谢谢”之中。
  挂下电话,陈静轻出一口气,紧接着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从座位上“嗖”地一下跳起来,伸着脑袋,眼睛紧紧盯着电视,“刚才都演什么了?都干嘛了?”她一边拉着身边同伴的胳膊着急地询问着,一边用手扶了扶眼镜。原来,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开幕式转播,很多平时因为爱美不愿戴眼镜的姑娘们今天都戴上了眼镜。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95598大厅显得比平时安静了许多。只有几个电话打进来,值班员接话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为了不影响热线工作,电视机的音量开得很小,以至于值班员必须侧着脑袋探着身子才勉强听到。
  此时看似安静的95598大厅里却酝酿着不同往日的激情:五十多双企盼的眼睛闪动着激情的光彩,五十多颗自豪的心感受着同样的心跳。当火炬点燃的一刻,95598大厅沸腾了,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不知是谁高呼了一句:“奥运加油!中国加油!”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跟着欢呼起来。


  8月8日24点现场指挥中心


  奥林匹克中心区上空,开幕式的欢庆礼花还在绽放,观众开始陆续从“鸟巢”陆续散场。“成功!”,一阵掌声和欢呼声从现场指挥中心里传出,大家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都说圆满完成开幕式保电就等于为奥运会保电成功了一半,此时此刻,这响亮的“第一枪”让北京市电力公司奥运供电现场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们对奥运电力保障充满了信心。
  作为奥运供电的协调指挥中枢,从8月7日早上8点,现场指挥部就召集人马进入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电力保障准备阶段,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值班组、场馆联络组、应急小组的成员准时就座,开始了总共43小时的开幕式供电保障组织协调工作。
  8月8日早上7点30分,现场指挥部值班员张心阳开始使用800兆无线通信设备向北京市电力公司总指挥部汇报:“今日,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奥运保障重点是国家体育场等13个开幕式直接相关的场馆以及附属设施。”
  针对此次开幕式和赛时的供电保障,现场指挥部将来自不同单位和专业的50余名电力工作人员分为指挥组、值班组、场馆联络组、应急组共4个组。各组之间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像计算机的中枢主机一样,将零散的信息汇聚起来,编制成一套应用的程序,使整个开幕式供电保障环环相扣,步步为赢。
  上午10点,场馆联络组通过800兆,提示国家体育场电力保障团队开展对所有临时及永久配电箱运行情况进行检查,16点,观众开始入场,“公共区电力保障团队请注意,现在观众开始入场,请加强对各个安保门的供电设备进行测温和检查,防止出现设备异常影响观众进场。”这就是场馆联络组的工作人员用800兆设备向场馆、奥林匹克公共区等电力保障团队进行的呼叫和工作提示,这样的关键点工作提示,至少呼叫10次。
  作为奥运供电的前方指挥部,现场指挥部紧邻国家体育场东部,这里的工作人员与“鸟巢”朝夕相伴,在开幕式这天,没有一个人能到现场观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查看更多>国家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