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树立科学人才观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2008-09-05 14:40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李承英重庆南岸供电局
       内容提要: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思想,本文从企业树立科学人才观,创新改革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等几方面出发,从重才、识才、爱才、选才、用才、育才、留才等角度,结合古今相关案例,对如何在人才观念上解放思想,如何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目标作了初浅探讨。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党的十六大提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而作为企业,人才资源同样至关重要。要实施人才强企的战略目标,应该在人才观念、人才体制机制、人才成长的环境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选拔到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然后不断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艺术性地用好他们,提升人力资源的效率和交通,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是先导,首先在人才观念方面,要克服以往过份物质资源,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的”的旧观念,从重才、识才、爱才几个方面出发,树立科学人才观。

       重才,就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地区间的发展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比方说,浙江省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的省份,但浙江的发展却走在全国的前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浙江拥有一个最大的资源——浙江人。企业间的发展竞争也是同样如此。人才资源是关系到一个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深谙此道,他行之有效的人才理念和人才实践就是其成功的关键法定。

       识才,就是要成功地选拔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古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叹。作为企业管理者而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选拔不同各类的人才。管理暑可以不知到下属的缺点,但却绝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正如李嘉读所说:“要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的长处,部分的短处,好像大象含量以斗计,蚂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这就是说,一个公司需要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发展公司的大业。就如在战场,每个战斗单位都有其作用,主帅必须非常清楚每种武器及每个部队所能发挥的作用,才能指挥下属,使他们充分发挥最大的长处以及取得最好的效果。”作为企业管理者,要知人善任,让其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限。用人要看专长,不能求全责备,不能计较某一方面的不足。正如古人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汉武帝刘彻重用才二十岁的霍去病,任他为将军;康熙收复台湾时把汉人姚启生从喂马的地方提升到福建总督的位置上,负责收复台湾;雍正启用奴才年羹尧……这些都是历代皇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范。

       爱才,就是要对人才有渴望、追求和付出。曹操颁布的三道《求贤令》,被众多的人奉为古代爱才的范例。曹操求贤若渴,不仅对主动投靠自己的人尊重有加,对敌营中的人才也是备加喜爱。然后想方设法争取过来为已所用。比如,见许诸“威风凛凛,心中暗喜”;见贾诩“应对如流,甚爱之”。三国时代群雄角逐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人才的较量,每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和的崛起无不以优秀人才为后盾,曹操对此深有体会:“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功也。”广本5S店深业董事长在用人之道上以“靠事业树人、靠感情留人、靠管理育人”为理念,实现人性化的企业管理。每年深业都会针对员工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从商业礼仪、沟通技巧、谈判技巧到营销培训、时间管理培训等等。公司每年花在员工身上的培训费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正因如此,虽处在跳槽频繁、人员流动频繁的深圳汽车销售行业,深业创业5年来,人员,尤其是经营骨干却能保持相对稳定,创造了深圳汽车市场的奇迹。

       仅仅树立了科学的人才观还不够,要培育企业员工成长、成才,对企业发挥出最大效用,出人才的体制、机制也是需要改革创新的方面。
体制、机制是影响人才引进、流转和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要克服“人才缺乏”的观念,树立最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出人才的机制的观点。要推进人才培养、评价、选拔、流动、激励、保障等六大机制建设,在人才的甄选、配置、测评、轮换、晋升、储备和淘汰上建立健全流程和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笔者从选才、用才、育才几个方面出发,作初浅探讨。

       选才是用人的前提,是用人的一道“关口”。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选才首先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古人说:“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说的德,既包括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上的表现,也包括思想道德品质上的状况;我们所说的才,既是指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也是指胜任岗位职责的领导才能。德与才是统一的,德是基础,才是条件。选人要“三看、三听”:一从思想深度上看理论功底;二从谈吐看其知识水平;三从其工作的业绩看其工作能力。一听其主管领导的评价;二听工作中相互配合、协作同事的看法;三听群众的口碑。选才还应跳出“资历、职称、身份”等框框,做到不看文凭看水平,不看资历看能力,不看职级看实绩,真正选拔德才兼备、确有能力的人才到合适的岗位。

        用才,要“唯才是举”,但必须尊重人才意愿,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特长,才能将人才的作用发挥好。古人用人尚且分“相才”、“将才”和“士才”,作为企业,对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要放在其合适的岗位上使用。对人才要有合理的配置,要站在将企业各类人才的才能、雄心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完善匹配起来的立场上,安排他们的具体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敬业度。用才还必须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力、创造力、荣誉感、自豪感。建立起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直接挂钩。在人才的使用上做到由固定用才向合同用才、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等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人才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育才是保证人才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关键。人才到位必须进行培训,且只有企业自己培育的人才,并且培育到一定火候,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一个人才不是天生就有的,他的成长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企业必须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给予积极的爱护、帮助和支持。人才的培养必须有针对性、计划性和持续性,要制定规划、落实专项经费。企业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对技能人才要采取专业技能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促进岗位成才。

      人才的成长环境也是影响人才发挥作用的因素之一。要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这包括舆论环境、实践环境和保障环境。这也是企业能够留才的重要方法。

       好的舆论环境能够让人才得到广泛的尊重和支持。在企业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人人思进取,人人求成才。好的实践环境能够给予人才更多的锻炼。可以通过岗位锻炼、干部交流、理论培训、基层挂职等让人才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成长。好的保障环境能让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医疗、失业、生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提高重要人才待遇,保障重要人才权益。对企业核心技术所需的专业技术性人才可设置特殊工资、特殊津贴等待遇。

       企业需要人才,人才推进发展。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深层次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企业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对于做好人才工作负有重要责任,要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广纳群贤。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力,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把企业中各类人才作用发挥好、积极性保护好、创造性应用好,使之转化为企业的知识优势、科技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人才强企的战略目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