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电力为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充电”

2008-10-22 11:39来源:国际电力网关键词:电力大理州充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6ldquo;30年前,我生活在永平县龙门乡只有10多户人的一个小山村,那时村里没有通电,每到夜晚来临,家家户户都点煤油灯。每天晚上,我和哥哥就借着昏暗的灯光做作业,有时作业没写完,眼睛已被煤油烟熏得受不了,鼻孔里全是油烟灰。当时,我特别羡慕城里的孩子,如果能像他们一样,坐在电灯下做作业,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26rdquo;讲起30年前的这段经历,李玉河有些心酸。

      李玉河告诉记者,随着大理供电能力的提高,居家生活条件和质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今,油灯成为了遥远的记忆,城市里各种霓虹灯争奇斗艳,新兴的太阳能路灯发出耀眼的光。家里电冰箱、电饭煲、消毒柜、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样样俱全,电力的发展给一家人的生活带来了蓬勃生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州电力经历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电网结构建设趋于合理,电力供给能力不断提高,电力的蓬勃发展,加速了我州%26ldquo;工业强州%26rdquo;战略的进程,不断为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6ldquo;充电%26rdquo;。

      改革开放以后,全州电力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在全州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理供电局加强了对西洱河电厂的筹备和管理,通过电力建设者的艰苦奋斗,1979年至1980年,西洱河二级和一级电站相继竣工投产;1987年三级电站投产,至此西洱河四座梯级电站全部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达25.5万千瓦。

      与此同时,我州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办电的方针,先后投资4581.69万元,建成剑川米子坪电站、永平沘江电站等一批中小电站。此外,集体电站、个体电站、乡村电站也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26ldquo;十五%26rdquo;期间,由大理供电局负责管理和施工的装机容量达2.5万千瓦的鹤庆金河电站和装机容量达2.5万千瓦的鹤庆燕子崖电站相继投产发电;随着2005年大理500千伏变电站的建成投产,大理地区的电网跨入了超高压、大电网的时代,大理不仅成为滇西的中心城市,而且还成为滇西的电网中心;2006年,全州每个县都有了一座110千伏的变电站,60%的乡镇都有了35千伏的变电站;乡镇和行政村通电率达100%,户通电率达96.6%。据统计,大理供电局1971年至1981年,发电量是254213万千瓦时,2002年至2007年发电量是386805万千瓦时,1978年年售电量是12251.15千瓦时,2007年售电量突破20亿千瓦时大关,大理供电局迈入了大型供电企业行列。

       改革开放30年来,大理供电局坚持%26ldquo;对云南电网公司负责,为大理白州服务%26rdquo;的宗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搞好电力供应,着眼滇西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不仅圆满完成了各个历史阶段确立的目标和任务,而且实现由成立时的发电企业逐步向电网企业的转变,所辖电网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建厂初期仅有变电容量为2万千伏安的下关110千伏天井山变电站1座,西洱河四个梯级电站装机容量25.5万千瓦的经营规模,滇西地区仅有1条220千伏线路与省网相连接的电网结构,发展到如今所辖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3座,总变装容量达366.2万千伏安,年售电量突破20亿千瓦时的大型企业;建成了以500千伏为中心,220千伏为骨干,110千伏为主体并覆盖全州12个县(市)的供电网络,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大理州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随着滇西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大理州%26ldquo;工业强州%26rdquo;战略的不断推进,电力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在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州电网建设进入了跨越式大发展的新时期。大理供电局顺利实施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和城网改造工程。同时通过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全州12个县市已全部实现了县乡一体化的农电管理体制。通过推行%26ldquo;五统一%26rdquo;、%26ldquo;四到户%26rdquo;的农村电力营销管理和服务体系,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居民用电,减轻了农民用电负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