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大唐七台河发电科技创新兴企

2008-10-27 16:53来源:中国科技网关键词:大唐七台河科技创新七台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多年来,大唐七台河发电公司从企业长远发展的大局着眼,紧密围绕电力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通过科技创新等多种手段促进节能减排,以较强的技术创新优势保持了企业的高效运行和竞争实力,走出了一条科技兴企的新路子。
      少油点火改造节油率95%。七台河发电公司在全国首家成功地对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进行了微油量点火及稳燃技术改造后,综合节油率在95%以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回想起当初的启机现状,七台河发电公司负责少油点火改造项目的锅炉点检员贾玉江深有感触地说:“锅炉制粉系统在冷态启动时,因风温低无法进行冷风制粉,每次启动耗油都高达120吨,看着真是心疼啊。”贾玉江和技术攻关组的成员发誓:一定要攻克这个难关!接下来,大家对微油量点火系统、煤粉燃烧系统、控制系统、辅助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攻关改造。通过利用压缩空气的高速射流将燃料油直接击碎,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油滴的蒸发气化,使油枪在正常燃烧过程中直接燃烧气体燃料,使煤粉在燃烧器内直接被点燃,从而实现锅炉启动、停止以及低负荷稳燃。
      为了更好地应用少油点火技术,该公司对各种运行工况下少油点火运行出台了具体规定,并随着每次启动进行必要的更改,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少油点火运行措施。功夫不负有心人,改造后,机组单次启动耗油量由原来的120吨降为5吨,单次启停就可节约资金70余万元。
      引射汇流改造降煤耗3克多。针对机组低负荷运行时煤耗偏高的状况,七台河发电公司节能专工魏熙臣带领攻关组从利用高排汽的压力能入手,研究出了通过在厂用辅汽系统上加装引射汇流装置,实现了仅用少量高排汽与四抽汽混合联合向辅汽系统供汽,实现了降低低负荷段煤耗的目标。
      该装置投入生产后,当低压蒸汽单独供汽时,装置对低压蒸汽不产生阻力;当低压蒸汽供汽不足时,投入高压蒸汽,高压蒸汽作为低压蒸汽供汽不足部分的补充,并对低压蒸汽产生一定的升压能力,实现高、低压蒸汽的联合供汽,并可无级调节,从而满足不同负荷时辅汽系统的供汽要求。据统计,引射汇流装置投入后,单机全年平均使发电煤耗降低3克/千瓦时。魏熙臣和大家的辛苦得到了的认可,仅魏熙臣一个人就获得该公司嘉奖一万多元,该项改造目前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
      热电联产改造受益甚丰。针对当地紧张的供热市场形势和电量电价局势,2007年,七台河发电公司决定对一期两台机组实施供热改造,实行“热电联产”双赢的经营策略。该项目的改造成功,开创了国内同类型纯凝机组热电联产改造的先河。
      通过供热改造,在不影响发电量的基础上,增加了741.1万平方米供热能力,同时企业在多方面受益颇丰:一是规避了市场风险。东北电力市场启动后,所有的10万千瓦以上非供热机组进行竞价上网,七台河发电公司中标电价远低于不参与竞价的供热机组标杆电价,而改为热电联产机组,企业就可以规避这一市场风险。二是拓宽了基数电量空间。2008年,由竞价机组改为热电联产机组后,基数电量利用小时按4000小时计算,则可达到28亿千瓦时,每年至少可为企业增加利润1900万元。三是节能效果显著。供热改造后,机组能源利用效率可达到50%,热电比增加,提高了全厂热效率,增加了热化发电量,从而降低了发电煤耗,每年共可节约标煤15.5596万吨。四是环保效果明显,每年可分别减少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7880吨、473吨。
    在七台河发电公司,科技攻关被放在了重要位置上,而以上三项技术改造仅是涌动于技术创新管理浪潮的一个缩影。实践证明,科技创新给七台河发电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唐七台河查看更多>科技创新查看更多>七台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