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综合正文

“零资本”的精彩裂变——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改革开放三十年纪事

2008-11-06 09:26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关键词: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改革开放广东核电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总投资40.72亿美元的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最大的合资项目。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开创了利用外资建设大型基础产业项目的新路子。从中国银行借贷3亿美元作为股本金,与香港中华电力公司合资成立了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在国家提供担保的前提下,通过国际商业信贷和卖方出口信贷募集了所需的另外90%资金,并以运营核电站产生的收益偿还贷款。截至2008年7月4日,大亚湾核电站圆满完成了总额为56.74亿美元的基建贷款本息偿还任务。

  1994年2月5日,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建成投产后,国务院在深圳召开第23次常务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从国家核电发展大局出发,抓住国家核电发展的每一个机遇,坚持技术创新,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按照国际标准,稳步推进核电自主化发展进程。

  在大亚湾核电站成功建设和运营基础上,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每年投入1500多万美元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对大亚湾核电站进行了700多项技术改进和改造,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高。

  1997年5月15日,按照中央“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方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以我为主开工建设岭澳核电站一期。岭澳核电站一期在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实施了52项重大技术改进,按照国际标准,实现了工程管理自主化、建安施工自主化、调试和生产准备自主化、部分设计自主化和部分设备国产化,设备国产化率达到30%,总投资比国家批准预算节约10%,电站提前66天全面建成投产。2004年7月,国务院批准建设岭澳核电站二期。在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的基础上,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经过持续开展和技术创新,在岭澳核电站二期的建设中,进行了数字化仪控、半速汽轮机等15项重大技术改进和40多项其他改进。

  “中广核人”始终有一种念头,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对于核电这样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人才更是技术、管理和文化等的重要载体。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期间派出112名青年技术人员去法国、英国学习核电技术,历时3年,人均费用达120万法郎。成立了核电学院,并会同高等院校创新提出了遴选三年级学生提前进行核电专业知识培训的“联合培养模式”,几年来已培养超过1000名大学生。

  2008年9月底,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总资产达到863亿元,净资产达到343亿元,净资产约为1994年成立集团公司时的10倍,实现了“零资本”裂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查看更多>改革开放查看更多>广东核电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