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创下历史峰值;承担主要电力外送任务的云南也陷入电力短缺;西电东送南通道所在的南方区域受制于能源转型节奏与资源禀赋上限,新能源可开发量预计在“十五五”期间将达到峰值,未来电量缺口不断扩大,区域电力供需矛盾凸显。这种矛盾的背后,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能源转型的深度碰撞。
作者:司剑云、刘晓霄、薛钰(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
一、平衡之困:电力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
需求侧区域经济结构变革引发用电需求爆发式增长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南方地区率先响应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直接拉动电力需求快速攀升。由于广东省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及终端电气化率的不断提升,电力需求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电力需求增速已连续多年超过GDP增速,统调最高负荷再创历史新高,从2020年1.27亿千瓦增大到2024年1.57亿千瓦,年均增长5.9%;全社会用电量从2020年6926.12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9121亿千瓦时,年均增长7.93%。云南则经历了从“弃电大省”到“缺电大省”的戏剧性转变。自2017年起云南省引入了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消化丰水期过剩的水电,导致省内用电量增速反超发电量增速,用电量从2017年1538.1亿千瓦时增长至2024年2788.33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1.6%,其中电解铝、工业硅等产业的用电量带动全社会用电增长迅猛。目前这些产业约占省内用电的30%,极大地增加了云南省的用电需求,叠加极端气候频发,电力供应遭受影响,导致2021年到2023年云南连续三年陷入“缺电”困扰。虽然2024年云南省电力供需相对稳定,但阶段性缺电现象依旧存在。
供给侧:生态红线与电源接续双重约束下的转型困境
在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清洁能源虽被寄予厚望,但南方地区电力供给却面临多重制约。
火电的兜底保障和基础调节作用越发重要。国家能源局正多措并举加快推动煤电由电量主体电源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型。但是在严控煤电项目前提下,南方区域仍需要发展一部分为服务风电、太阳能发电消纳的调峰机组和为电网安全保供的支撑性机组。
云贵地区水电资源富集,目前开发程度较高,难以挖潜。以云南为例,其水能资源理论可开发量约为9795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水电装机容量已增至8360.36万千瓦,剩余可开发资源大多位于生态敏感区域,开发难度和环保成本大幅增加。
南方地区光伏资源开发潜力远低于西北地区。目前云南正大力开发光伏项目,可实施的装机规模总量约为6000万千瓦,2024年光伏装机量超过3500万千瓦,但2024年年发电量仅为281.7亿千瓦时。对比西北地区而言,如内蒙古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高达94亿千瓦,远远大于云南地区。
陆地风电资源虽有一定规模,但总量相对较低,如云南省可开发的风电装机规模总量约2000万千瓦,2024年风电装机量达到1628.38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74.3亿千瓦时。海上风电虽然可开发资源较大,但近海可开发规模较小,深海开发成本过高。以广东省为例,预计到2030年将建成海上风电3000万千瓦,2024年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198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59亿千瓦时。
南方区域核电建设已提上日程,但是从规划建设到正式投产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内难以对电力供应提供有效支撑。同时出于安全、技术、废料处理等多重复杂因素影响,核电在现阶段无法承担电力供应的主力军。当前,国内还在探索核电调峰,研究核电安全参与电力系统调节的可行性,推动核电从基础负荷电源向更具灵活性的电源角色转变。
总体来看,预计未来3年内南方地区整体富余和阶段性时段性短缺可能同时出现。近些年,新能源大规模扩建,但提供的可靠发电能力仍然不足,可靠发电能力增长不及用电负荷增长,新能源弃电将成为常态,同时区域内各地区在日内可能同时出现缺口和弃电的现象。中长期来看,南方地区受生态环境及资源禀赋制约影响,清洁能源开发将逐渐逼近生态承载力的极限,难以满足四省的电力增长需求,西电东送南通道的供需矛盾或将进一步扩大。
二、破局之路:加强南通道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需求侧:协调分布式能源协同网络
在南方区域电力需求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各省负荷中心呈现峰谷差扩大、尖峰负荷频现的特征。通过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重点推进光伏、风电就近消纳、用户侧储能等分布式资源开发;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试点,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电厂平台,实现对可调节负荷资源的智能聚合。这种“分散布局、集中调控”的模式,使需求侧从单纯的“电力消费者”转变为“系统调节参与者”。
供给侧:外部电源的引入与开发
南方地区未来电力供给存在上限,需要从外部地区引入新的电源,其中西藏水电站的规划建设,为西电东送南通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墨脱水电站堪称一项超级工程,其装机容量高达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三个三峡电站的规模。若其电力通过特高压直流线路输送至广东,将极大地缓解南通道的电力供需矛盾。然而,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地处地震带,且生态保护要求极高,资源开发以及对应的藏粤外送通道建设难度不容小觑。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墨脱水电站已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同时,2025年藏粤直流工程被列入南方电网年度重点工程,并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三、未来展望
未来的西电东送南通道,不应仅仅是能源输送的“血管”,更应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神经网络”。这不仅关系到电力供需的再平衡,更关乎中国能源革命的成败。当下,西电东送南通道的电力供需困境,本质上是能源转型与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矛盾的体现。要破解这一矛盾,需要突破传统的“送受”思维,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东西南北”互济的新型能源体系。在长期发展中,需从能源电力规划与产业发展协同两大维度持续发力,重塑西电东送南通道的可持续发展根基,推动其成为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与能源革命的关键力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氢启绿色未来!新能源制氢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引擎,更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破局利器。凭借电氢灵活转化与储能调节的双重优势,可以大幅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精准平衡电力供需,助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2025年4月24日,由南瑞继保牵头编制的《新能源制氢一体化控制技术导则》初稿讨论会在北京顺利
广袤无垠的大西北,坐拥大自然赋予的丰富光照资源,昭示着无限潜力与希望。却也因新能源的间歇性与波动性,让电网稳定运行成为制约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在这片充满机遇与考验的土地上,科华数能以2.5MW储能变流器为核心,构建起高效、灵活、可靠的构网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在宁夏、新疆多个项目中大
4月27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目前,浙江省间电力交易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达到571.3亿千瓦时。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同时又是个经济大省。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预计今年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3亿千瓦,全年用电量超过7200亿千瓦时,而这其
4月25日,江西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除了冬季之外,其他月份都将新增2小时午间深谷电价。深谷浮动比例由原平段下浮60%扩大到70%,全年高峰、平段、低谷浮动比例统一调整为1.6:1:0.4。鼓励工商业用户通过配置储能、开展综合能源利用等方式降低
当前,我国电力供需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经济复苏乏力与新能源装机激增交织,叠加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对电力系统提出多维挑战。出口型制造业受关税冲击导致区域用电承压,而新能源消纳瓶颈与火电占比下滑则凸显系统调节短板。在此背景下,深化市场机制改革、强化跨区域协同调度、激活需求侧响应能力
年初,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靴子正式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通知》)。(来源:浙电e家作者:张悦王一铮杜协峻周璐瑶吴昊天)《通知》明确提出,要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5日,中电联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指出,全国煤电装机12.0亿千瓦、同比增长2.5%,煤电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4.9%,同比降低4.1个百分点,全国所有省份的煤电装机占比均已降至50%以下。3月底,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指数为115.5,“十四五”以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2025年,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迎来十周年。(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赵克斌)2017年,甘肃成为全国首批8个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之一;2024年,甘肃成为全国第四个转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今年4月底,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连续不间断结算运行整四年。回头看,把新能
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全文如下:一季度,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统筹做好保供电、
2025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约1882万千瓦,占新增电源装机的98%,同比增长约52%。从装机类型来看,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154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75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约785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约337万千瓦,包括海上风电约127万千瓦、陆上风电约209万千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2426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670名,全国先进工作者756名。据北极星电力网不完全统计,电力行业约有200余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表彰。其中,国家电网系统共有67名职工
4月22日上午,在位于重庆市南川区的±800千伏复奉线和锦苏线输电线路通道下方,南川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员工采用“无人机+人工”巡检方式,重点排查沿线通道有无超高树障及村民用火隐患,全力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重庆市处于长江重点生态区,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重庆电网共有779条输配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立足战略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管理体系升级和企业架构建设,开创性完成公司M-21S管理体系全面设计,打造行业首套网省两级企业架构资产,推进综合性变革、系统性重塑,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大厦构建成型,有力推动公司管理从“自转”向“公转”转变,从“经验型”向“现代型”转变。公司
近日,南网超高压公司成功将“大瓦特”安监大模型应用延伸至基建领域,解决了输变电与基建作业无法一体化监控的难题。“我们依托‘大瓦特’安监大模型,打通智慧工程系统、电网管理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物联网平台链路,打造基建领域智能安全监管体系,实现输变电与基建作业的全域协同管控。”南网超高
4月17日,国网安徽超高压公司完成±1100千伏古泉换流站1000千伏交流滤波器绝缘化改造作业。至此,该站26组交流滤波器的绝缘化改造全部完成,消除了设备导体暴露引发的安全隐患,保障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据了解,古泉换流站位于山中,周围丛林多,野生动物频繁出没。为避免鸟类等小动物活动导致电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截至去年底,新疆集中建成哈密、准东和南疆环塔里木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清洁能源的高效并网与远距离输送,需要超特高压电网的支撑。近年来,新疆加速推进超特高压电网建设,助力“风光”变“绿电”,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构建“绿电大通道”
为提高供电继电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作业水平,牢牢坚守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中心牵头开发上线的220千伏及以上继电保护安全作业专题微课,在苏电e学堂闪耀登场,为电力安全保障工作开辟了新的路径。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中心携手技培中心
晨光穿透薄雾,为±800千伏陕北换流站的钢铁构架镀上金边。在陕北换流站年度检修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紧盯现场监控屏幕——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作业面检修专业人员动态、吊车吊臂移动情况。“嘀——”突然,空间电子围栏发出蜂鸣声,原本专注接线的检修专业人员迅速退回安全区域。人员进入检修现场后,一张
为全面提升全省供电系统油色谱分析能力,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设备部组织电科院开展专项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实验室油色谱连续自动检测装置,最近,首批20台装置已在江苏省13个地市、超高压公司5座特高压站及电科院实验室全面部署应用,成为国网系统内首个油色谱连续自动检测能力地级市全覆盖的省级公司
最近,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文表彰的一批无违章项目部、班组和个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8个项目部、8个班组、16名人员的光荣入榜,涵盖了从变电站改造到新建工程,从电气安装到土建施工的各个环节,是对他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卓越表现的高度认可。8个项目部,每一个都是安全与质量的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苏、河北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通知指出,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要完善现货市场规则,适当放宽市场限价,引导实现调峰功能,调峰及顶峰、调峰容量等具有类似功能的市场不再运行。原文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详情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信息化项目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专项采购(第一批)招标公告(项目编号:CG0300022002028845)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信息化项目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专项采购(第一批),招标人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资金来自自筹资金,出资比例为100%,资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信息化项目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框架采购(第一批)招标公告(项目编号:CG0300022002028825)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信息化项目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框架采购(第一批),招标人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资金来自自筹资金,出资比例为100%,资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信息化项目构建数字电网框架采购(第一批)招标公告(项目编号:CG0300022002022970)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信息化项目构建数字电网框架采购(第一批),招标人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资金来自自筹资金,出资比例为100%,资金已落实。该项目
4月1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问答(2025年版)》。原文如下:为向社会更好宣贯《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高质量健康发展,我们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
4月25日晚间,林洋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亿元。公司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海外市场加速布局。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调整、行业供需失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虽然短期承压,但依旧
日前,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因地制宜推进港口航道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结合港口码头、航道运河既有条件,在确保港口作业、船舶通航等安全前提下,依托港池、仓库、防波堤等,因地制宜推广海洋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鼓励集装箱枢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