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综合正文

中国水电能源开发透视

2008-11-06 09:46来源:国际电力网关键词:中国水电能源开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图为武警水电一总队官兵夜以继日奋战在贵州董箐电站工地上。
谢鸿宏摄于国庆节前夕发展档案

      水,维系生命的源泉;电,社会发展的血脉。生命不能缺水,生活不能缺电。化水患为水利,变水流为电流,这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由之路,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26mdash;%26mdash;题记

      能源开发利用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快速增加,加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发展清洁优质能源已成大势所趋。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26ldquo;中国水电发展论坛%26rdquo;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大力发展水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已成当务之急。

      事实上,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水电能源开发以数量大、成本低、技术成熟,当仁不让地扛起了减少一次性能源消耗、奉献绿色能源的大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带来水电开发的春天

      水电是一种重要能源,截至目前占世界电力供应总量的20%左右。世界范围内的水电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伴随着以电力等技术为引擎的第二次产业革命而起始的。早在1918年,列宁就提出了%26ldquo;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26rdquo;的著名公式。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国内水电开发。据国际大坝委员会的统计资料显示,世界上有24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90%以上的能源;有55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50%以上的能源;有62个国家依靠水电为其提供40%以上的能源。发达国家水电的平均开发度已在60%以上,其中美国水电资源已开发约82%,日本约84%。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大力开发水电,如巴西水电开发比重一直保持在80%-90%。

      然而,改革开放前,我国水电资源开发量还不到10%,人均用电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排全球第80位。洪灾和电荒像两大幽灵,长期在中国的大地上徘徊,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困扰着广大人民生活%26hellip;%26hellip;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重新调整水电资源开发战略,不断加大水电基本建设力度,一项项国家重点工程相继上马开工,带来了水电开发的春天%26mdash;%26mdash;

       1 979年,电力部提出《十大水电基地开发设想》,包括黄河上游、红水河(含南盘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长江上游(含清江)、澜沧江中游,以及湘西和闽浙赣水电基地的布局,总装机容量达1.7亿千瓦。

       1987年12月4日,龙羊峡水电站第二台3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入运行。至此,我国拥有的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已达到1亿千瓦以上,其中水电近3000万千瓦。

      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同年12月14日,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兴建。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2003年如期实现蓄水、通航、首台机组发电三大目标。

       1999年12月4日,四川二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正式投产,总容量330万千瓦,成为20世纪我国建成的最大水电站。

      2000年3月14日,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最后一台机组建成,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240万千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2000年11月8日,全国瞩目的%26ldquo;西电东送%26rdquo;首批工程%26mdash;%26mdash;贵州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等七项发输电工程全面开工。

       2004年9月26日,随着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30万千瓦1号机组投产发电,我国水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从而超过美国排名世界第一位。

      2005年12月26日,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开工建设。该电站仅次于三峡电站,为我国第二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

       截至2007年,我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45亿千瓦,水电能源开发利用率从改革开放前的不足10%提高到25%,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统筹开发,为经济腾飞加速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7年,我国GDP由9.9万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也由3.19亿千瓦增加到7.13亿千瓦。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一致,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随着世界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我国的能源消费也在快速增加,2007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是23.7亿吨标准煤,消费量是26.5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能源问题日益严峻。面对这一现实,党中央提出了西电东送战略,进一步提升了科学开发、优化资源结构的新尺度。

      世界水电在中国,中国水电在西部。西部是中国水能资源最富集的地方,西部十省区市(不含内蒙古、广西)有着十分丰富的能源资源,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约5.57亿千瓦,占全国的82%,可开发水电资源约2.743亿千瓦,占全国的72%,目前开发程度还不足8%,低于全国平均水电开发程度,也远低于世界水电资源的平均开发程度。可以说,水电开发应该放在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优先地位。

      从能源资源分布和用电市场分布来看,我国电力发展将形成西电东送的三条大通道。一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站,以及云南和贵州坑口火电厂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南部西电东送大通道;二是将金沙江干支流(雅砻江、大渡河)水电站开发出来送往华东地区,形成中部西电东送大通道;三是将黄河上游水电站和山东、蒙西地区坑口火电厂开发出来送往京津唐地区、山东、河北南部电网,形成北部西电东送大通道。西电东送将最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有效地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东西部的经济互补、共同发展。

      2007年,随着龙滩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西电东送已形成南通道1650万千瓦、中通道1450万千瓦、北通道1650万千瓦的输电能力。西电东送总输送能力已达4750万千瓦,不断扩大的输送规模,将西部能源通过南、中、北三大通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部负荷中心,实现了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支撑着东中西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翻开一幅国家水电能源建设图,在中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一个世界级的巨型水电站群落已轮廓初现。金沙江下游的乌东德、白鹤滩、向家坝、溪洛渡四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85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金沙江中游、上游还有20个梯级电站正在规划中,总装机容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长江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乌江,以及与金沙江呈并流之势的澜沧江,都有一系列巨型电站正在规划和建设中。例如雅砻江干流在建的锦屏一级、二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高达840万千瓦,大渡河上在建的瀑布沟水电站,装机容量330万千瓦;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大河上游成百上千的中小支流,也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适合进行阶梯开发。预计到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亿千瓦左右,蓬勃发展的水电事业将向持续增长的国民经济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水电查看更多>能源开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