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王建忠:高考落榜的“状元”

2008-11-07 15:27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高考落榜状元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石长荣 冉珉


夜深人静时刻,山东肥城矿业集团电力公司查庄电厂输煤车间主任王建忠,每当想到自己荣获电力公司首席技师、查庄矿技术比武第一名、集团公司科技大会成果奖、查庄矿科技之星等一大堆荣誉称号时,心头便涌动起一股热浪:“虽然没能上大学,但自学成才同样能成功”。

落榜不落志,知耻而后勇

今年44岁的王建忠,中学时代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但在1981年的高考中,却不幸与大学失之交臂。面对这一严重打击,曾经气馁的他很快便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如果人人都能上大学,设立高考制度又有何用?于是,他招工来到查庄矿运转工区当了一名维修工。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他就立志要干出个样子来,决不能因缺少大学文凭而自暴自弃。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他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刻苦钻研专业技术,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很快便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尤其是在科技领域,王建忠简直成了一名没有大学文凭的“专家”,得到了干部职工的认可和好评。


投身实践中,勤钻能成功


2001年11月,王建忠被调到技术密集型企业查庄电厂工作。临行前领导与他谈话说:“组织上调你到电厂工作,是为了发挥你的技术才能。希望不要辜负组织的期望,当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放心吧,领导,我一定会十分珍惜组织为我提供的这一难得机会,我会力争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
王建忠来到查庄电厂后发现,当时电厂正处于筹备阶段,上百台(套)机电设备,正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在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的指挥下进行安装调试。“太好了,不用解剖,就能了解机器设备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呀!”从此,他便不分黑天白日的“泡”在施工现场,跟在专家屁股后头如饥似渴地学技术,“偷”本领。就这样,从锅炉、汽轮机等机器设备安装到调试,他不仅全过程参与,还边看边不住地向专家提出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晚上回到家里,他便趁热打铁把专家答复的问题一项一项地记在本子上。从2001年11月到2002年12月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建忠除因高烧不退,休过7个班外,把全部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一年下来,光技术笔记就记了15本,从而为日后成为查庄电厂的“技术大拿”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凭虽珍贵,技术最实用


2003年2月,查庄电厂投入试运行。可是,1#汽轮机刚启动不久,便突然“卡壳”了。厂长王化跃赶到生产现场严肃的问:“什么原因,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当时在场的职工没有一个敢伸头。经过几秒钟的短暂沉闷后,王建忠站了出来:“我试试。”只见他面色沉着地来到汽轮机前,镇静自如地拆开高压泵机壳,“好家伙,是你在作怪呀!”说着,便准确判明高压泵活塞筒卡住,是造成这次停机事故的元凶。于是,在同志们的配合下,经过紧张维修,汽轮机很快便“啼蹄啼”的转了起来。在场的人无不对他投之以敬佩的目光。
2007年10月,厂里任命王建忠担任输煤车间主任,主抓电厂环保工作。这年12月份,他针对冬季电除尘加湿管容易冻裂,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问题,自行设计了一套“电除尘管路伴热管装置”,从而有效防止了问题的发生。接着,他又针对3#输运机滚筒故障率高的问题,设计出“三级减速电动式滚筒”,从而使设备故障率降至为“零”。特别是他设计发明的“粉尘喷淋装置”、“脱硫塔底部定期排污装置”、“湿式脱硫法”等一系列技改成果,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个大学落榜生,通过长期勤奋学习和钻研,一跃而成长为企业的技术权威,并每月得到400多元的首席技师补贴,这难道不是当今青年职工学习的榜样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高考落榜查看更多>状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