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综合正文

中国水电顾问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推动工作发展

2008-11-21 09:19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关键词:中国水电改革开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CHECC)于200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主要从事水电和新能源等方面工程勘测设计、咨询、监理、施工、项目管理、总承包及相关技术和中介服务,以及河流(河段)水电规划等业务。几十年来,集团公司虽几经变更、重组,但始终致力于中国的水电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规划、勘测、设计、科研和政策研究、标准制定等业务,在水电工程主业中已发展为包括政策研究、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编制、科研开发、勘测、设计、审查、评估、监理、咨询、安全鉴定、评估招标代理、工程总承包等业务,并已形成全面发展的完整市场。集团公司的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水电管理局,隶属于当时的燃料工业部,后经多次撤销、合并,先后隶属于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能源部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是由国家全额拨款,并由国家安排勘测设计任务的带有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进入市场经济后,尤其是2002年集团公司成立以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已经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和企业法人实体。

  建国初期,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仅36万KW(未包括台湾),年发电量12亿KW.h,分别居世界第20位和第21位。1949年,全国仅有2座大型水电站(≥250MW)、1座中型水电站(250~25MW)、58座小型水电站(≤25MW。经过不断发展,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稳步增长,水电开发的勘测设计、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技术日臻成熟,已居世界领先水平。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已投产水电装机容量14370万kW,居世界第1位。其中,由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系统承担的占65%。“十五”时期,我国水电装机由7935万kW发展到1.17亿 kW,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水电大国;增加装机3700万kW,相当于建国后水电40年的发展成果,这与集团公司不断改革、锐意进取,努力推动水电规划和前期工作密不可分。同时,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历经数年,组织完成了全国大、中河流的水力资源普查,完成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珠江水系及其它内陆水系和边境河流的流域水电规划,规划装机总容量约20万MW。基本摸清了我国的水电资源状况,并且经过二十多年努力,编制技术标准160余项,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水电水利行业技术标准体系,为我国科学规划水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系统承担着全国大中型水电项目80%的前期工作,60%的在建工程施工图设计及工程监理工作。目前全国已建、在建的大中型水电站约有220座,小型水电站6万多座。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系统参与了其中大部分大中型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咨询审查和安全鉴定等工作。

  2007年,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比集团公司成立之初的2003年增长153%;利润总额5.4亿元,比2003年增长906%;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6%;资产总额达到95.8亿元,比2003年增长170%;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47.17%,比2003年增长38%。全面、优质完成国资委对集团公司第一任期的考核目标。

  2008年上半年,水电顾问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8.44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全年预算目标的38.77%。上半年水电顾问集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69亿元,同比增长84.50%,高于中央企业平均水平61.9个百分点。集团公司2004年首次参加 2003年中国《建筑时报》和美国《工程新闻纪录》杂志联合举办的 “中国承包商和工程设计企业双60强”评比,获第二名。2005年继续参加2004年度评比,荣获第一名。

  改革开放以来,水电顾问集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

  一、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引领集团可持续发展

  在2002年集团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党组首次提出实施战略管理,并发布了发展战略纲要,2004年至2006年,根据企业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发展战略》,确立了到2020年将集团公司建设成为“科技型、集团化、现代化、国际一流”企业发展的战略总体目标。集团公司组建5年来,已取得“三高、四翻番”的好成绩: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员工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经营收入、劳动生产率、利润总额、资产总量均实现了翻番,全面完成国资委的各项考核指标。促进水电大规模发展的同时,集团公司的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资产质量不断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员工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2004年集团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中央企业平均水平,2007年已大大高于中央企业的平均水平。

  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促进生产经营发展

  充分利用“十五”末期和“十一五”初期水电快速发展和集团经营收入高速增长的有利时机,选择经济指标、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的水电和风电项目进行投资,不断扩大集团资产规模,改善资产质量,增强集团发展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壮大优良资产。截止2008年6月30日,集团公司投资水电风电权益容量386.87万KW,其中投产运行28.91万KW。2008年上半年,集团公司共签订合同388项,其中国内项目368项,国际项目20项,合同总金额968519.81万元,同比增长141%。2001 年以后,公司系统国际合作业务达到了新的水平。特别是最近两年来,公司系统又向委内瑞拉、缅甸、尼泊尔、泰国等20多个国家近50个项目投了标。仅仅2008年上半年共签订国际项目合同20项,合同金额61.21亿元,同比增加2431个百分点,有6家企业国际经营收入同比增幅在25%以上。目前,公司已加入或正在发展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发展银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国际互联网等国际组织的联系。另外还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如美国哈扎(现名MWH)、澳大利亚雪山公司、挪威AGN、法国EDF、德国霍夫曼等公司保持着极为密切和友好的交往,常年保持着合作关系或签订了合作协议。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水电企业进行了有效的技术和经验交流。

  三、加强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科技企业

  集团公司还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体制,如推行科技兴电战略,不断加大科技开发投入,依托工程,依靠设计改革,使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优化相互促进,不断跟踪国内外新技术,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等。经过多年对技术创新的不懈努力,集团公司在“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关键性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到2007年年底,取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21项,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51项,集团拥有专利技术64项,软件著作权6项。

  四、深化改革,加强集团化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积极推进改革改制,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按照国资委的统一部署,集团公司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总体方案,获得国资委、财政部和劳动社会保障部的联合批复。从2004年底开始,集团公司基本完成了华东、北京、成都等三个设计院的22个单位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工作,分流安置辅业人员近3000人。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精干了主业,加快了发展步伐。

  (二)推进干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把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者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竞争机制,促进了干部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从2005年起,集团公司党组先后在成都院、昆明院对个别院级领导干部岗位实行竞争上岗。2007年集团公司总部多次对工程急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对投资公司、国际公司副总经理、总部管理部门部分正副处级干部,在不同范围公开招聘。为了加强集团化管理,2007年10月对总部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将原来13个管理部门精简为7个,从子公司调入4名院级干部担任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使集团化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建立激励机制。集团公司加大了绩效考核力度,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革经营者绩效考核办法,制定并实施了《直属院经营者年薪制(试行)办法》,推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将经营者每年度资产经营、安全生产和党风廉政建设三项责任制的完成情况与年薪挂钩。从2004年起,集团公司实行企业工资制度,将原有事业单位的工资体系改为企业工资体系,实行9岗39薪级,从按级别定薪改为按岗位定薪,易岗易薪,岗变薪变。使收入分配朝着集团化、企业化管理迈出关键的一步,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根据科技型企业的特点和对人才需求的状况,集团公司狠抓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高、精、尖”人才的培养选拔上。公司系统建立起近300人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后备队伍,并按专业、类别分别建立数据库。从2002年至今,新培养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中央直接管理专家1名。技术“高、精、尖”人才数量明显增加。

  正是由于集团公司党组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狠抓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加强经营与财务资产管理。一是制定了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办法等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资产经营责任制。加强了对投融资、担保、固定资产支出、大额资金往来、重大物资采购、工资福利政策等重大财务事项的集中管理与控制。二是成立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加强对各子公司的资源配置和财务资金管理。三是加强产权管理,进一步加强出资者权益管理。四是认真接受国有企业监事会的监督检查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得到纠正,提高了监督检查成果的运用落实水平。五是制定财务预算实施办法,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规范预算管理体系。六是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集团公司对各子公司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推动集团公司财务信息与国际惯例接轨,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

  五、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认识到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同样需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不断实现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一是加强党建工作,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集团公司党组大兴学习之风,注重以先进的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思想。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党组及时邀请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局长张西明同志到水电顾问集团作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学习辅导报告。党组和直属党委要求,各子公司院级干部和公司总部中层干部人人都要撰写学习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的体会文章。按照中组部和国资委党委的要求,党组于2008年2—3月共举办4期集团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集中学习轮训班,请中央党校和国防大学专家教授授课,各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和公司总部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近200人参加了集中轮训,收到显著效果。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水电顾问集团根据改革和生产经营发展的需要,努力做到机构成立的同时要成立党组织,人员调整之后党组织要随之调整。

  二是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多年来,公司党组和系统各子公司党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和发展。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及七个子公司均被评为国家和省部级文明单位。

  水电顾问集团和各子公司结合自身特点,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集团公司于2000年提出“心系工程,追求更好”的企业文化理念,对公司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07 年10月,经集团公司推荐,贵阳院获2007年度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特等奖,华东院获2007年度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

  未来,水电顾问集团将更加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切实把科学发展、改革开放落实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水电查看更多>改革开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