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记浙江金华送电工区主任汪建勤

2008-12-22 10:55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记浙江金送电工区浙江金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光明”守护神
——记浙江金华电业局送电工区主任汪建勤

胡建平 浙江省金华电业局


  近日,浙江大地再次迎来“感动”时刻,由浙江广电集团联合省内外30余家媒体共同推出的“浙江骄傲—2008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开评,汪建勤为浙江电力入围第一人。
  50出头、技校生出身的汪建勤,一位有着军人式刚毅、农民式朴实、猎人式机警的高级技师,在输电线路检修运行及带电作业工作岗位上整整奋斗了33个年头。自1976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他以一名普通工人的身份,怀着普通人的情感,做着看似普通,但对社会对大众而言又不可或缺的高压输电线路线路守护工作。
  一诺千金 博弈生死悬崖
  2008年1月中旬以来,一场载入浙江重大气候灾害史的冰雪袭击了金华电网,共造成:58座500千伏铁塔倒塌,浙江与福建的500千伏联络线,金华与衢州、台州、温州等地的500千伏电力大通道全部中断,进出金华电网的14条500千伏线路断了9条。金华电网告危!浙江电网告急!7个前线指挥部同步运作、四省三市的10支队伍合力抢修、19个驻地、近百个施工点全线出击,2万5千军民一线参战…… “会战浙江、决战金华”,一场规模空前的主干电网抢修攻坚战在金华打响。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汪建勤超强度工作,带领工区员工,从10438基铁塔中,第一时间特巡出58基倒塔的准确位置。从3500多公里的高山线路中,第一时间排查出全部断线的准确地点。
  1月28日凌晨4:00,汪建勤带领金华电业局送电工区一支35人的抢险队,赶往武义牛头山,修复从金华向遂昌供电的双遂线。经过2个多小时的颠簸和4个小时劈山开路,终于找到位于牛头山主峰的峰顶悬崖边的故障点。在倾斜角达70度,面积还不到3个平方的硬岩坡附近,在能见度不到3米、温度低至零下5度、风力近6级的悬崖口,汪建勤冒着随时滑落悬崖,随时从高压线上坠伤等生命危险,践诺“第一个绑着绳子降到线路故障点,第一个探明悬崖口岩坡地形,第一个爬上随时可能倒塔断线的双遂线抢修”,在一场生与死的考验中,面对遂昌全城百姓渴望光明与温暖的目光,汪建勤和他的队员们选择了与时间PK、与悬崖PK、与体能PK、与自己PK。因为他坚信,在这场各行各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比赛中,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从早上6:30上山到成功恢复双遂线供电后下山,汪建勤他们已在牛头山的冰天雪地中冻了整整12个小时。书写了一名普通线路工一诺千金、无畏生死的高贵品质。
  四时八节 情恋高山铁塔
  1999年除夕,刚刚围在团圆桌前准备吃团圆饭的汪建勤,接到一个紧急抢修电话,连接金华和义乌的一条220千伏线路发现紧急缺陷,在妻子戴素贞眼里,汪建勤为了山上那些铁塔和电杆,早已习惯了早出晚归,早已混淆了工作与休息的概念,一年到头的节假日也没几天能窝家,“好像冷冰冰的铁塔是他的老婆,每次回家就喊腰酸背痛,但一接到抢修电话,他精神又上来了”。
  2008年冰灾期间,汪建勤成为浙江武义牛头山、磐安青梅岭、义乌大寒尖等冰天雪地里最忙的人之一。每天最早的时候凌晨3点多出动部署紧急巡线抢修任务,最晚的时候晚上11点,才能与队员们吃上所谓的“热饭”,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打光三块手机电池,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几百个电话联系工作的电话,最累的时候一天要爬6个多小时的山路、做车4个多小时的平路、然后进行2个小时的悬崖抢修、最后还要参加一个多小时的会议,最难的时候一天要安排几十个巡线小分队,最不安心的时候一天要接到数十个故障通报电话,最尴尬的时候在同一个时间会面对布置班组抢修工作、汇报最新巡线结果、协调抢修资源、参加应急抢险紧急会议、拍板抢修方案、落实安全措施等十几项迫在眉睫的工作任务,最矛盾的时候就是一方面想要员工休息一方面想要员工继续抢修。
  六韬三略 智领线路铁军
  2008年的冰雪灾害,使得金华电网的110~500千伏输电线路相继发生冰闪、断线、倒塔等现象,受损非常严重,对金华及浙江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威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及工区带头人,在这场抗冰灾、保供电的战役中,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在这场确保抗冰灾、保供电的战役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是靠前指挥,快速行动,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现场灾情,为抗灾抢险提供第一手资料。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作为工区主任抗灾抢险总指挥,本人能够做到忙而不乱,迅速启动应急抢险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及时掌握灾情,自1月16日起,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3~14小时,没有休息一天;同时,从机制上完善应急保障,制定了早晚碰头会制度,及时传达头一天晚上国网、华东、省公司和局里的有关会议精神,布置当天的工作任务、技术交底等工作。
  二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确保在第一时间投入抗险救灾,争分夺秒恢复线路安全运行。在工作中做到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用最少的话,干工作时间最重要事。亲自参加安尖1699线6#~10#档断线抢修及10基地线横担扭曲主材更换、溪岩4397线34#~41#耐张段3600米的地线良导体更换、方都2Q23线22#~23#断地线的抢修、岩都2Q24线27#塔左侧地线扭曲横担的更换、双遂2389线17档子导线间缠绕处理等抢修工作,和工区职工吃苦在一起、战斗在一起。沙蒋1649线的19~20#断线抢修,汪建勤提出新方案后比原计划整整提前13天通电。
  三是统一协调,全力以赴组织做好金华电网主网抢修攻坚战的验收工作。根据省、局抢修指挥部要求,为确保主网抢修攻坚战的顺利进行,本人主动加强与各抢修施工单位的联系、配合,争分夺秒开展分步验收,坚持施工、验收无缝连接的原则,确保抢修线路的可靠投运。
  十剑一鞘 淬练四“特”品质
  一是特别能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线路人”,在土地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电力线路大多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崇山峻岭间安家落户,在“一线断可能导致万户黑”的大电网时代,100多好人巡护着3500多公里的高压线路,看护这10438基高压铁塔,没有一个特别能吃苦电力线路工人几乎是无法想象的。当中国经济每年以百分之十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电力工业以每年近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增长,新时代的吃苦精神已成为各行各业技术工人的一个普遍特征,而一场雪,冰冻了一个南方的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重新解读了那种在炎黄子孙血液里延续了几千年的宝贵基因――特别能吃苦。
  二是特别能战斗――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在关键的地方、在关键的时刻、在关键的人群中,我们的社会总是会涌现一群向战士一样顽强战斗的人。在灾难面前,我们的士兵可以像工人一样去工作;在困难面前,我们的工人可以像士兵一样去战斗。在悬崖边上、在危塔跟前、在荆棘从中,社会呼唤血性,民族呼唤“狼”性。能在己危与众安之间做出大义之举的,能在小我和大我之间激发豪情之志的,正是一个民族面对灾难所表现的群体斗志――特别能战斗。
  三是特别能“带兵”――懂兵的人,从不把兵当兵看。自古名将良帅,莫不爱兵如子,惜才如命。战场上战机瞬息万变,在电网的抢修战场上,时间同样金贵。在高危高寒的山区铁塔上,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悬崖边,用多年修炼的抢修技术跳“生命的舞蹈”,做不到以情带兵,兵怎能以情报之;做不到以智带兵,兵怎能以慧随之。把舞台留给兵,才能激活兵的才智;把危险留给自己,才能激发兵的斗志。
  四是特别有人情味――堂堂男儿汉,个个身后有爹娘。抢修时期最奢侈的心愿是“睡一个关掉手机的好觉”,最朴实的心愿是“喝上一口热汤、吃上一口热饭”,最宽慰的事情是“让全体巡线兄弟修整了两个小时,陪家人吃了一顿年夜饭,睡上一个饱觉”。违背科学规律的事不做,压抑人性的事不做。在张弛之间、在坚韧拚搏之间,在全体抢修勇士的心头吹一股冬日暖风,这种人情味同样可敬可佩!
  两金一银 问鼎国网头牌
  为荣誉而战。2008年10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首届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决赛在建德完美谢幕。由汪建勤担任总教练的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电业局代表队将500千伏带电作业分量最重的团体和个人两块“金牌”、一块个人“银牌”收入囊中,其中蒋其武、蒋卫东、李炯四名队员分别取得个人第一、二、七的好成绩。
  “第一要把竞赛看成生活的一部分,相信天道酬勤,给自己加加自信分;第二要把竞赛看成工作的一部分,灵活冷静处理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怀一颗平常心参加比武;第三要把竞赛看成学习的一部分,先给自己降降期望值,再给自己降降压力值”,10月20日晚6时30分,在千岛宾馆的一个堆满技术资料、书籍的小房间,金华代表队总教练汪建勤带着省公司和金华局各级领导的“安心丸”,为参加500千伏带电作业的8名选手进行最后一次赛前心理辅导。辅导结束以后,8张黝黑坚毅的脸围在一起聚成一个 “心圈”,8双粗糙健壮的手握在一起筑成一个“堡垒”,五字横幅“为荣誉而战”已悄然挂在大家心头。
  21日上午8时30分,来自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的十八支参赛队的高手云集“武林大会”开幕式现场,金华电业局陈辉代表全体参赛选手在开幕式上宣誓,表示将遵守纪律,服从竞赛安排,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台下“各门各派”的精英功力内敛、斗志外露。大家都能预见,擂台上将风生水起。尽管谁是英雄三天后才见分晓,但大家都明白,擂台上水平才是最潇洒的风格。上午9时45分开始的理论考试波澜不惊,全体选手安静入场,自信退场。阅卷组成员按照高考的保密等级,人卷一同撤离建德市区。金华代表队全体选手考后表情平静,倒是与队员朝夕相处了近5个月的汪建勤,心里依然揣着石头不敢放下。
  为技艺而“舞”。10月21日下午,秋阳当空、微风轻拂,在500千伏集体和个人两个赛场附近的空气中开始弥漫开浓浓的“火药味”。2时20分,按照竞赛规则,浙江金华电业局代表队团体项目第二个出场,汪建勤的7名爱将精神抖擞依次进场。只见,工作负责人陈辉沉着冷静,查看工作环境、监护工作面、汇报操作情况,各步操作有序指挥;地面电工祝强、柳俊强、蒋其武三人分工有序,铺设防尘毯、摊放工器具、检测队员屏蔽服,各项工作默契配合;塔上电工蒋卫东、李炯临危不乱,攀登铁塔横担、悬挂绝缘紧线杆、安装导线保险绳,各道工序丝丝入扣;等电位电工俞晓辉身手敏捷,接放工器具、安装托瓶架、摘开绝缘子,各个动作干净利落。在全体裁判和诸多国网公司领导的审阅下,以10分05秒的国网最快速度完成团体项目操作。
  23日下午,汪建勤的得意门生,500千伏带电作业个人项目浙江金华电业局代表队队员蒋其武以一套无可挑剔的“浙江技艺”潇洒结束战斗,创下国家电网公司500千伏带电作业该项目的扣分最少、用时最少(14分55秒)两项记录。在21日至22日的比赛中,队员蒋卫东、章伟清分别取得操作速度第二、三的好成绩,为最后成绩多加上一道保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队员李炯,因为临时替换队友上场,在一次都没有参与个人项目训练的前提下,并在受到小雨影响的情况下,凭借及其扎实的作业功底,取得个人总成绩第七的好成绩,为浙江队全体队员进入前八立下汗马功劳。为技艺,他们都知道一个“高空人”该如何舞出分量,舞出韵律。
  为信念坚守。自5月份开始集训,备战华东电网500千伏带电作业技术比武,随后被选拔参加国网公司500千伏带电作业技术比武以来,汪建勤带领8名队员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线路专业的“小学生”,从纠正最基础的技术动作开始训练。和队员们一起,每天6时准时起床,进行2000米的固定长跑,外加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项目的体能训练,7时30分用早餐,8时30分登塔实践操作,下午1时30分理论培训,3时30分到4时30分,重复上午的体能训练项目,晚上与队员们一起观看训练录像、讨论技术细节、优化作业流程、研究工器具改进措施,以身作则,不怕苦、不叫累,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参加各项辅导。
  这样的半军事化训练,除中秋节那天,汪建勤与家人团聚过一次以外,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线路,在一个基地长时间与手下专业打磨自己,举手投足间流露着淡定与充实。为信念,他知道一个线路团队该如何坚守。
  苦训技师白发苍,上横担,换瓷串。屏服坠扣,千米练山岗。欲誉国网为浙江,破记录,看勤汉。志壮胸胆尚开张,衣浸汗,又何妨!系索银线,十月剑新安。会挽雕弓如满月,抬头望,射金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记浙江金查看更多>送电工区查看更多>浙江金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