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煤顶牛何时休

2009-01-07 09:36来源:www.chinapower.com.cn  关键词:电煤顶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煤之间长期矛盾的结果表明,在煤电定价机制日益脱节的前提下,无论是煤电联动还是煤电联营都只有理论上的可行性

  电煤顶牛何时休

  □ 本报记者 张 宇

  2009年如约而至,但新年却没有给全国的电煤企业带来新的气象,搏弈多年的电煤价格在去年岁末的全球金融危机阴影下益发凸显——由于主要供煤企业与五大发电集团(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在电煤价格上互不相让,使得12月21日举行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在福州经历了7天的对峙后发现,彼此能够接受的底线相距甚远——双方的价格预期相差170元/吨。

  唇齿相依——血肉相残

  煤和电本来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我国目前的电力结构中,火电占总装机容量的60%以上。因此,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没有煤就没有电。同时,电是煤的最大用户,电煤占全国煤炭销量的50%以上,如果电厂不用煤,1/2以上煤矿就得关门。

  煤要提价。在国外和国内市场双重挤压下,煤炭业正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国际价格倒逼、国内需求疲软、港口积压的不利因素,煤企希望价格在08年合同的基础上涨4%左右。另外,从今年1月1日开始,我国煤炭资源税将由13%上调到17%,同时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这意味着每吨增加至少30多元的成本。一家煤炭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一直未享受到市场化的高回报,现在没办法降价。

  以山西为例,2008年一季度,山西省属五大煤炭集团吨煤制造成本为237.77元,同比增长35.82%。山西省仅征收可持续发展基金、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及煤矿转产发展资金等政策性成本,使得山西煤炭价格每吨增加28.06元,占增加成本的83%。山西一家煤炭运销企业高层称,煤企已经把价格定到底线了,电力企业不能把自身的亏损转嫁给煤企。

  电要降价。与煤炭企业想提高价格相对,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中国电力投资五大电力集团分析认为,近期国际煤价则继续呈现下跌,全球煤炭价格监测机构globalcoal的数据显示,纽卡斯尔港煤炭价格从7月初的历史高位190美元/吨下滑到12月19日的77.81美元/吨,跌幅达59.05%。明年中国宏观经济依旧难以根本好转,煤炭需求量不容乐观。

  五大电力集团认为,目前煤炭价格下滑属理性回归,今年煤炭企业仍在盈利,而火电行业亏损700多亿元。数据显示,去年1到10月,仅五大电力集团就亏损了268.36亿元。其中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分别亏损34.07亿元、59.65亿元、60.71亿元、65.46亿元、48.47亿元。

  “去年所有电力企业都在亏本经营,高达几百个亿。今年形势更加严峻,没办法接受煤炭企业再涨价。”一位电力企业的高管称。河南的一位电力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如果重点合同煤价再次上调,电企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因此,电力方面提出今年电煤吨价要在去年基础上降低50元,当属合理。紧随其后,各家地方电厂尽管与煤炭企业有所接触,但纷纷表示要等待最终价格。

  电煤积垢由来已久

  事实上,在以往电煤谈判中,两大阵营剑拔弩张的场景也多次上演。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说:煤电之争可以追溯到2002年国家取消电煤指导价的时候,当时忽略了一个因素,就是1998年金融危机时整个金融行业形势非常不好,电煤供应过剩,因而2002年取消了电煤的指导价以后,煤炭的需求减少,但经济复苏以后电力开始快速增长,煤炭、铁路供应跟不上,这就造成了供需之间的脱节,煤炭价格一路在升高,现在经济突然出现了极度下滑,把双方都弄懵了。

  而对于这次福州的“全煤会”又成“变脸会”,一些煤炭大省早有准备。

  山西省煤炭订货会原定11月11日至14日举行,但由于煤电双方价格分歧严重,导致大量合同无法如期签订,特别是电力企业与大矿的合同谈判陷入疆局。最终,主办方决定,将订货会延长三天到17日18点,但依然无法完成全部订货任务。

  以中电投旗下的漳泽电力(000767行情,爱股,主力动向)和华北分公司所属电厂为例,两家公司2009年电煤订购指标为1293万吨:计划从大矿订购534万吨,地方矿759万吨,占全省重点电煤量的1/8强。 但截至16日,仅漳泽电力旗下娘子关电厂,与大矿签订了65万吨的合同。

  华润燃料公司总经理李向阳向媒体表示:“实际上,不止是山西,安徽也抢在全国订货会前先开了省内订货会,以图在自身还有一部分话语权的情况下提前‘锁定价格’,并冀最终影响全国煤炭订货会的谈判。”

  业内人士称,电与煤累积多年的复杂矛盾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回顾中国煤炭的50多年历史,“全国煤炭订货会”一直是我国煤炭产运需衔接配置主要形式,煤企和电企在这个订货会上商定电煤价格并签订重点合同。2005年,煤炭订货会正式改名为“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议”,发改委宣布不再设定涨价上限,由电煤供需双方自主协商交易价格,但煤电双方因价格争执不休,发改委不得不再次出面调停。“电煤价格,2005年政府定了底线,2006年政府在一旁监管,2007年国内外能源价格疯长,电企平静地接受了对方给出的价格,但随着去今两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双方基于自身利益和经验判断,对合理的价格水平又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一位业内人士说。

  僵局如何化解

  显然,从自身角度出发,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没有错,它们只是根据市场信号,做出自己认为逻辑合理的价格预期。电企和煤企之间出现巨大鸿沟,主要原因还在于:首先,电力行业完全不掌握市场定价权,目前上网电价主要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2005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销售电价实行政府定价”。一方面,电网企业卖给终端用户的电价被牢牢管制,另一方面,发电企业按“竞价上网”原则向电网企业批发电力也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除了进一步降低自身能耗水平,电企若要扭转亏损局面,只有逼上游煤企降价一条路可走。

  其次,煤炭行业正在从价格双轨制向市场定价的转轨过程中。长期以来,国内煤炭购销体制上一直有所谓“计划煤”和“市场煤”、重点合同价和非重点合同价之分,价差最大时候,重点合同价仅为非合同价的一半。

  有关专家说,政府作用不明也是导致电煤之争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政府认为电力并非市场化商品,就应当继续积极介入谈判;相反,如果政府认为电力是一种市场化商品,在上游企业提出涨价的同时,就应当允许电力行业也相应弹性提价,或在电企出现巨额亏损的时候,承诺给予相应补贴。中国石油(601857行情,爱股,主力动向)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助理主任郭海涛一针见血地指出:“煤电之争表面上是价格之争,但背后深层次的是结构性原因,是体制、机制问题。”

  所以,电煤之间长期矛盾的结果表明,在煤电定价机制日益脱节的前提下,无论是煤电联动还是煤电联营都只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依靠行政的力量不能完全解决同样是行政力量制造出的难题,要从根本上化解电煤僵局,恐怕还需通过电力定价机制改革和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等制度变迁路径才能真正得以推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煤顶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