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电力信息化:专家力推八大行业

2009-02-24 11:13来源:全景证券频道关键词:清洁能源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未来30年都将是热门领域,20年内全球每年至少需投资5150亿美元

  2月初瑞士达沃斯,在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会上,CNET绿色科技博客的资深撰稿人马丁·拉穆尼卡(Martin LaMonica)发布了关于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的报告。


  海上风力发电

  陆上风力发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

  太阳能光热发电

  市政太阳能

  垃圾发电

  生物燃料

  地热

  在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会上,CNET绿色科技博客的资深撰稿人马丁·拉穆尼卡(Martin LaMonica)发布了关于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的报告。报告中具体列出了8种政府应该扶持的“大规模清洁能源行业”,包括海上风力发电、陆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市政太阳能、垃圾发电、生物燃料和地热。

  报告指出,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已经从2004年的300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155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投资迅速增加,2007年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投资金额为260亿美元,而2004年仅为18亿美元。

  马丁·拉穆尼卡预计,从现在起到2030年,全球每年至少需要投资5150亿美元用于发展绿色能源。他指出,替代能源科技不仅可以解决能源稀缺和气候变化这两大全球性问题,同时也能够产生丰厚的财务回报。

  而中国由于传统能源结构的突出矛盾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外能源巨头纷纷重金投向清洁能源市场。

  能源巨头先行一步

  早在2004年,英国石油(BP)公司就和中方合作建成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的兆瓦级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居全亚洲第一,投资总额达750万美元。次年,BP与中国新疆新能源携手在西安成立了太阳能合资企业——碧辟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月,BP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天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资框架协议,旨在共同投资开发、建设、拥有并运行内蒙古白云鄂博镇附近3个49.5兆瓦的风力发电场,双方还一致同意在内蒙古地区寻求其它风电投资机会。同月18日,借首相布朗访华之机,BP与中国签署了一系列涉及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战略整合及商业化、风力发电及醋酸生产等几个方面的协议。

  “未来5年,BP将在中国投资不少于3亿美元,用于以上项目。”让人不得不佩服跨国公司企业家们的高瞻远瞩。

  另一个能源巨头也不甘落后。2007年11月15日,壳牌上海首座为燃料电池汽车服务的加氢站正式开业。仅过了一个多月,12月26日,壳牌中国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又获得山西省一个煤层气项目55%的参与权益。2008年2月28日,壳牌集团洁净煤能源业务全球领导团队来到北京,向中国销售其洁净煤能源业务。资料显示,壳牌在中国已经出售了16个煤气化技术许可证,而同一时期北美地区仅售出1份技术许可证。

  金融危机也不能打消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清洁能源的热情。2008年12月12日美国高盛高调宣布将携手鼎晖投资,向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的龙头企业皇明集团投资近1亿美元。当人们还在为其行为感到诧异时,仅隔不到一个月时间,世界第二大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和第一大独立风电开发投资商——西班牙歌美飒风电设备公司签署协议,将在潍坊西部山区建设15万千瓦风电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3亿千瓦时,年收入达1.4亿元。

  西方跨国能源企业在清洁能源开发、低碳技术、能效提高、资金投入等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使他们在中国清洁能源市场已经占有先机。从能源发展的长远战略考量出发,因为国际能源巨头的迫近,中国的跨国能源企业也正加速进军清洁能源领域。

  1月8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湖南省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电投将投资600亿元推进湖南电力建设,合作推进华容小墨山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中电投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说,目前,中电投正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大力发展水电、风电、核电。

  据中石油高层透露,中国石油计划2010年前斥资百亿元进军新能源,形成新能源生产能力300万吨油当量。“十一五”计划末,中石油非粮乙醇年生产能力将超过200万t/a,达到全国产量的40%以上,同时形成林业生物柴油每年20万t/a的商业化规模,并建设生物质能源原料基地40万公顷以上。目前,中石油不仅拥有煤层气3万亿立方米,国内规模最大的30亿立方米煤层气处理厂正在建设中,还在煤层气、油砂矿、油页岩、地热等多方面取得初步成果。

  与此同时,中石化、中煤能源集团公司等5家企业联合投资210亿元的大型煤炭转化项目工程筹建工作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启动,这个项目成功投产后将年产420万吨甲醇和300万吨可替代柴油的清洁能源二甲醚,成为国内同类项目中产能最大的项目。

  未来仍是投资热门

  金融危机让许多行业遭受重伤,而新能源产业,将有可能在这次危机中得到快速发展。这是新能源发展的大好机遇。”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表示,传统产业的过剩格局难改,在油价波动的背景之下,能源尤其是新能源领域的产业投资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不二方略,也是当下地方政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年至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

  全球风能理事会主席泽尔沃斯表示,与其他行业特别是传统化石能源行业相比,清洁能源,尤其是风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应该说目前金融风暴尚未对全球风能产业造成直接冲击。

  泽尔沃斯分析认为,风能作为主要替代能源,即使国际能源价格下降,决策者考虑到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因素,世界各国仍将会大力发展风能。

  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制造商、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预计:“不论是从投资商还是从一些传统产业的转型来看,现在对于风电行业而言是一个比较好的机遇。总体而言,金融危机不会对中国风电产业发展造成大的影响。”

  据清华大学专家介绍,2008年全球新能源领域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增长幅度接近30%。普华永道、汤普森风险经济及美国风险资本协会报告中,给出了同样的数据,并指出,新能源投资超过所有行业的投资增长幅度,在新兴产业风向标的纳斯达克市场,新能源指数近两年一直位居第一。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刘奇麟同时指出,新能源投资属于新兴的投资领域,加速的成长市场为投资者创造了一个充满丰厚利润的的投资机会和风险的有利环境。

  在面对国际国内对清洁能源投资持续走高的市场环境下,专家建议,我国对清洁能源产业的政策应有扬有抑,对于国内成立时间比较早的新能源企业,我们要考虑对其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提升发展速度和市场适应能力。从世界资源储备来看,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将上升,相应的成本将下降。未来30年里,清洁能源投资都将是一个热门的投资行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清洁能源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