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9-03-13 10:42来源:国际煤炭网关键词:煤电之争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26ldquo;关于解决煤电争端、理顺能源矛盾的提案,我几乎每年都提,可是一直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26rdquo;担任过两届政协委员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颇有些无奈地说。
2009年两会期间,%26ldquo;煤电之争%26rdquo;的话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激辩的焦点。不论是身为人大代表的地方煤炭企业老总,还是作为政协委员的中央电力企业%26ldquo;巨头%26rdquo;,对%26ldquo;煤电之争需要合理解决%26rdquo;已达成共识,并提出若干方案,如建议设定电煤指导价、煤电联营、增加清洁能源上网比例等等。
但是,更多的代表委员认为,解决煤电之争最根本的措施在于推进电力体制改革,首先要推进电网的改革,包括调整电力价格形成机制,推行电网的输配价格分离,积极进行大用户直购等措施。而在当前因经济危机使电能的供需矛盾有所缓解的情况下,出台相关政策恰逢其时。
%26ldquo;煤电顶牛%26rdquo;两会上演 继煤炭订货会之后,煤电双方的博弈在两会继续上演。%26ldquo;煤价如果继续高涨,则电力企业仍然面临亏损。%26rdquo;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总经理翟若愚委员说。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陆启洲委员则指出,%26ldquo;煤炭价格如果今年继续上涨的话,70%的发电企业要破产了。%26rdquo; 而中煤能源集团原董事长经天亮委员却说:%26ldquo;煤炭增值税税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相当于煤炭企业吨煤支出增加了20元。%26rdquo;言下之意是煤炭企业为安全生产、资源开发等多付出了大量成本,煤价不会轻易下调。
长久以来,%26ldquo;市场煤%26rdquo;与%26ldquo;计划电%26rdquo;两套价格体系使得煤电矛盾突出,煤炭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求调整价格,但发电企业却是政府定价,2008年高涨的煤炭成本导致电力全行业亏损。
国电电力集团原总经理周大兵委员惋惜地指出,煤电本来是一个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应该是一家子。现在这种%26ldquo;顶牛%26rdquo;是对国家、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26ldquo;煤电联营%26rdquo;治标不治本
为了解决煤电顶牛,许多代表委员呼吁通过煤电联营的方式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小琳在提案中再次呼吁进行煤电联营。在去年的两会提案中,她建议要通过煤电联营解决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如何调配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上涨和资源浪费。
她在提案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由央企主导的电力和煤炭重组、联营,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由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协调处理煤电联营涉及到的行政障碍问题,更合理、更均衡地加快煤电基地的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同煤集团董事长吴永平认为,要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同时,做好%26ldquo;非煤%26rdquo;产业,特别是电力的建设。%26ldquo;国家应出面负责协调,加快实施煤电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融合,实现高层参股、深度重组。%26rdquo; 观察人士认为,煤炭与电力的老总同时都提出要通过煤电联营的方法解决煤价与电价的矛盾,但这一方法被认为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要害,只是用过渡性的方法暂时缓解矛盾,而且存在重复建设的嫌疑。
电网改革是关键
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用了58个字的篇幅阐述资源产品价格关系:%26ldquo;2009年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26rdquo;观察人士称,这是历年来首次如此详细地阐述电价问题,而且首先就抓住了电网的要害。
%26ldquo;煤电矛盾的根源在于电价不改革;而电价改革的关键则在于电网的改革。%26rdquo;神华集团原董事长陈必亭委员一语道破其中奥秘,即要跳出煤企和电企的行业利益,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待双方的矛盾。
目前我国的电力产业链条中,发电端已经实现了五大集团竞争,但在输配电环节,电价由电网包办,购电价格和最终售电价格相差极大,电网享受了巨大的利润。在这种垄断下,上网电价不能松动,竞价上网无法实现,最终导致了煤电顶牛,无法化解。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监会原副主席邵秉仁透露,国家发改委已经着手研究电价改革,突破的关键在于在成本核算上进行输配分开。
如果推行了输配分开后,另一个可以直接压缩电网利差的办法也可以顺理成章地进行,那就是大用户直购。此前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电解铝企业直购电试点工作的通知》,遴选了15家优质电解铝企业参与直购电试点工作。这意味着,用电大户通过支付电网企业低廉的%26ldquo;过路费%26rdquo;,就可直接从发电公司以较低价格购电,而不必再统一从电网企业购电。
改革政策不会马上出台 %26ldquo;以前闹电荒的时候,人们争相建设电源,而现在发电回落,电网的问题更加突出,所以现在改革正当时机。%26rdquo;蔡国雄说。改革的方向应该首先明确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然后再明确改革的力度和能够接受的程度,最后要养成人们对资源的节约意识。
蔡国雄认为,需要纠正一种错误的观点,价格改革并不意味着涨电价。电价改革需要形成有利于市场化运作的电价机制,如弹性电价机制,高峰时期电价高,低谷时期电价低,鼓励人们错峰使用,而均价保持不变。
%26ldquo;错峰电价一直没有实施,原因是我们缺乏制定电力价格的法律规定,人们担心市场化改革就是放开电价。所以必须要改变人们这种观点。%26rdquo;蔡国雄强调。
电价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是向市场化逐步过渡,不能一蹴而就。当前的时机是个好时机,但改革的政策不会马上出台。%26ldquo;据我了解,发改委一直在研究针对电价改革的措施,但这不是由主管部门独家决定的,而是由煤炭、电力、发改委和电网四方充分协调之后拿出的意见。总而言之,仓促之下改革,还不如不改的好。%26rdquo;蔡国雄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12月23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公布广东电力市场2025年度交易及年度绿电交易结果。广东省2025年度交易总成交量3410.94亿千瓦时,成交均价391.86厘/千瓦时。广东目前的燃煤标杆电价为0.453元/千瓦时,全国最高。而以此计算,年度交易均价比标杆电价下降了大约0.06元/千瓦时。(来源:微信公众号“能
煤电协同运营发展策略与应用模式研究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胡聪孔彪刘风阳煤炭和电力分别为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二者具有一定的共生性,同时之间具有对立性,存在利益之争。煤炭与电力两行业的发展水平及和谐程度,对能源安全及持续稳定性起到关键影响。2016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
一部电力工业发展史,就是一部电力改革史。从投资体制改革,到管理体制改革,再到电力市场化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因时而动、因势而动,推动着中国电力发展由弱渐强,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能源电力深化改革
在前述MECE用户分类文章中,我们按照电网代理购电/市场化交易,分时/一口价,单一制/两部制三个维度将用户分成了8类,同时对每个维度上的两两转化进行了初步分析。(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作者:黄师傅)对于代理购电用户是否该入市交易,完全取决于同等电量水平下的电费比对,而不能只看到单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未来产业正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全球产业竞争最激烈的战略必争之地,能源电力作为其中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也是
好了伤疤忘了疼?来源:能源新媒文/武魏楠近日,全国各省陆续开始了1月的电力交易活动。但湖南省电力交易中心的2024年1号公告发布后却引起了较大争议。限价之争根据湖南电力交易中心关于组织2024年1月电力市场交易的公告,湖南省煤电集中竞价交易基于燃煤发电基准价的各时段申报价差范围为:尖峰时段:
在“两个联营”的实施中,煤电一头衔接煤炭,一头支撑新能源,推动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高效耦合,构建起电力保供与能源转型统筹推进的发展路径。(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翁爽)在经济换挡、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变局下,电力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不断
市场要优化配置稀缺的电力资源,电价不可能一直降,随着供求形势变化,电价也要变。在真正的电力市场,供求宽松时电价没有上涨动力,供求紧张时也没有偏低的道理。电力市场是解决问题的一剂“解药”,但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其存在的风险需要政府有的放矢、放管结合。
在当前电力供应压力较大的背景下,电力市场能否为缓解能源供需紧张提供“解药”?降碳目标下,电力市场将在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中扮演什么“角色”?
碳达峰、碳中和目前是能源行业的焦点话题,引发了相关各方的广泛讨论。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认为,目前业内外对于碳减排还存在几大误区,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了他的看法。
碳达峰、碳中和目前是能源行业的焦点话题,引发了相关各方的广泛讨论。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认为,目前业内外对于碳减排还存在几大误区,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了他的看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