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记者从南网超高压公司获悉,截至2月4日,昆柳龙直流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40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97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00万吨。昆柳龙直流工程是世界上首个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工程,创造了19项电力技术领域的“世界第一”。该工程线路全长1452公里,将乌东德水电站的清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目前,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于去年12月启动建设,选址在潮阳区海门镇滨海地区,对接汕头主要海上风电场的风电集中接入。计划总投资约9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核准、用地批复,正全面推进前期工作,计划今年6月份正式动工建设。
编者按柔性多状态开关(softopenpoint,SOP)因其控制灵活性高、响应速度快、动作成本低等特征,在配电网的潮流优化、馈线均衡、改善电压分布等起到重要作用配电网中柔性多状态开关控制主要是功率调控和电压调控,在配电网调控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中国电力》2025年第1期刊发了刘文军等撰写的《新能
编者按配电网作为分布式电源高效利用的关键平台,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generators,DGs)的大规模接入加剧了配电网运行状态的波动,为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以智能软开关(softopenpoint,SOP)为代表的柔性互联装置,逐步接入配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南方电网公司牵头研发应用的9项重大技术装备成功入选,入选项目与申报成功率创历年新高,充分彰显公司在电力行业重大技术装备方面的技术引领水平与自主研发应用能力。据悉,这9项重大技术装备分别为“400MW级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成套设
编者按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MMC)具有模块化程度高、输出谐波特性好、扩展性强的特点,成为柔性直流输电(modularmultilevelconvertorbasedhighvoltagedirectcurrent,MMC-HVDC)工程中的主流拓扑结构。随着MMC-HVDC工程的不断发展,发生了多起中高频振荡事件:2017年鲁西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自西湖大学官网获悉,近日,西湖大学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工学院王睿团队在柔性叠层太阳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功让钙钛矿与铜铟镓硒这两种材料叠在一起,使得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3.4%。北京时间2025年2月3日,相关研究论文以“Divalentcationreplacementstrategystabilizeswide-ban
1月12日,浙江分公司玉环电厂煤棚轻质柔性光伏发电创新示范工程全容量并网。项目装机容量10兆瓦,利用厂内煤棚顶部约7万平方米弧形部分铺设轻质柔性光伏组件,平均年发电量约1000万千瓦时,全部接入厂用电系统,实现自发自用。
近日,中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印发“关于表彰‘国网楷模’的决定”,授予6名同志和4个群体第六届“国网楷模”荣誉称号。第六届“国网楷模”名单个人类(6名)王月鹏北京昌平供电公司配电不停电作业室班长裘愉涛浙江杭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首席专家李敏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修中心输电运维
1月15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院长)、党委委员贺之渊同志被授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年度科技人物奖。贺之渊表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深感科技创新的责任更加重大。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无人区’,
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和2024年度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分别有1项和3项科技创新成果入选。“高电压大容量电力电子构网型技术装备”入选2024年度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构网型技术装备是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器”。
11月26日,2024年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东西两翼极限输电通道输电能力研究项目招标,预计采购金额98万元。招标提到,在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等相继发文要求加强密集输电安全管理工作的背景下,当前珠三角核心城市城镇化水平极高,生态保护区等生态屏障分布众多,土地资源规划极其紧张,电网开辟
记者:能源安全新战略实施以来,能源供给和消费结构有何变化?我国在全球能源转型格局中的角色有什么变化?林卫斌: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电力在供应保障能力建设、节能减排、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诸
一、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需求分析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成为广泛共识。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呈现逆向分布,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强时空相关性,决定了我国近期仍需扩大交直流互联电网规模才能满足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和新能源跨省跨区消纳需求。我国电网已进
5月26日,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牵头,中国电科院、国网经研院、国网智研院等共同完成的“面向超高海拔区域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技术鉴定。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潘敬东出席鉴定会并致辞,公司总工程师孟庆强、总部有关部门及单位负责同志参加鉴定会。该项目依托
12月10日,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办了先进输电“材料-器件-装备-系统”基础研究创新联合体签约仪式暨首届北七家能源电力科技发展论坛。来自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省级电力公司及直属单位、知名高校、能源电力领域科研机构及企业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参加论坛。先进输电“材料-器件-装备
7月6日,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针对山火对500千伏输电线路间隙放电影响开展真型试验,旨在深入研究火焰条件下颗粒触发间隙放电的机理,最大限度避免山火导致输电线路跳闸事件的发生。试验过程中,该院记录了大量现场数据,为提升山火影响下的500千伏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有助于深入分
数字化转型的输变电工程,是现代技术和工程管理深度融合,实现工程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工程管理方式,是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必由之路。——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冷祥彪2023年4月14日,“2023年新型电力系统产学研融合发展大会”第一分论坛——华电青年学
主要成果:深耕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大功率电力电子装备及其试验技术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工程应用,研制特高压直流换流阀等高端装备。“被称为特高压直流工程心脏的换流阀在2012年之后实现了自主化,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争气阀’。”谈起自己的专业领域,南瑞集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中电普瑞
从事装备研发工作20多年,我不仅亲历了我国高端输电装备从依赖进口到国际领先的蜕变,也见证了直流输电控制保护装备标准从无到有。2000年,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工程利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来实现远距离输电。2001年,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着手开展超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近日,云南电网公司试验研究院(集团)研发的“5G+RIS相控阵”无线通信系统创新技术成功在楚雄500千伏鲁昆甲线、楚雄500千伏龙昆甲线和迪庆220千伏格迪线推广应用,首次实现通过RIS相控阵技术完成盲区输电线路运行状况实时回传,标志着云南电网输电线路监控实现“零盲区”,进一步消除输电设施和输电线路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东莞市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东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加快完成电网数字化转型建设,构建数字电网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面向内部规划建设、调度、运维、客服的数字化应用系统,从而提升对外三商支撑能力。推动在智慧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构建能源小生态。智慧能源方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国网甘肃电网建设事业部组织对金塔75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开展质量专项检查,确保工程“零缺陷”投产。检查组通过现场实体检查、工程过程资料查阅、讨论答疑等方式,全面检查了工程土建、电气安装及调试、线路、档案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内容,对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
近期,国网平凉供电公司一项自有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通过甘肃省能源局审批,在国家绿证核发交易平台上完成全流程绿证核发注册,也成为甘肃电网系统内首批完成自有分布式光伏项目绿证核发注册的项目。绿证即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可以通过购买或者出售绿证
10月21日,在甘肃瓜州县,由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并网启动试验工作的50兆乏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成功并网投运。这是甘肃电网首台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部署在±800千伏祁韶直流输电工程的配套项目——泰源桥南第三风电场中,可提高祁韶直流近区新能源消纳能力15万千瓦。截至目前,祁韶直流累计外送电量
截至10月8日,甘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3015万千瓦,成为省内装机最大电源,风电装机占比近32%。近年来,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电网发展,持续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截至9月底,甘肃电网新能源装机近60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突破63%。为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形势,高效、准确答复新能源企业接网
8月11日,甘肃电网新型储能最大放电电力首次突破300万千瓦,达312.8万千瓦新高。其中,参与电网调度的场站放电电力为301.4万千瓦,占甘肃电网新型储能总装机容量的89%。8月,甘肃电网进入迎峰度夏保供关键时期,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结合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安排,主动调高新型储能归调场站放电电力,进
7月18日,甘肃电网单日发电量7.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1%;外送电量2.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2%。单日发电量及外送电量均创历史新高。近期全国各地迎来高温高湿天气,用电需求急速攀升。相比往年,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用电负荷高峰来得早、增幅大、持续长,电力保供面临巨大压力。自入夏以来,国网甘
“五一”期间,甘肃电网运行平稳,全省电力供应充足,供电服务整体有序。节日期间,全网用电负荷稳步增长,最大负荷2027万千瓦,同比增加9.72%。国网甘肃电力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电网和机组运行方式,充分利用甘肃电网处于西北电网的枢纽优势,积极开展西北省间及跨区现货交易,实现新能源消纳
4月11日,中国电科院与国网甘肃电力签署《科技创新合作协议》,董事长(院长)、党委书记闫华锋,国网甘肃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林一凡出席并讲话,副总经理(副院长)、党委委员蒋迎伟与国网甘肃电力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向红伟代表双方签约,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李洪强,国网甘肃电力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2月28日,甘肃省兰州市秦川750千伏变电站工程现场召开2024年电网建设项目复工动员大会,标志着甘肃电网建设项目全面复工。据介绍,2024年甘肃电网建设将会迎来历史最高峰,在建35-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共计135项,线路总长度达到4837公里,变电容量达到3038万千伏安,建设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3项特高压
12月1日,甘肃电网光伏发电最大出力超1500万千瓦,达1506万千瓦,占当时甘肃电网发电出力的50%、全网用电负荷的71.5%。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积极服务“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助推能源结构清洁转型。“十四五”以来,甘肃风光资源持续大规模开发。今年1~11月,甘肃电网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
12月1日12时,甘肃电网光伏出力达1506万千瓦,历史首次突破1500万千瓦,占当时全网发电出力的50%,占当时全网用电负荷的71.5%。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紧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积极服务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建设,全力助推能源结构清洁转型。“十四五”以来,甘肃风光资源得到大规模高速开发,截至11月末,2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