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09-09-07 11:29来源:互联网关键词:核电站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周创彬:责任心最重要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创彬侧记
说到获得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周创彬的脸上挂着憨厚而拘谨的笑容——对于成绩,他谈得很少。可一提起那些工作上的事儿,他立刻来了精神,两眼放光,变得滔滔不绝起来。
周创彬说,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的,他身上秉承了祖辈们与生俱来的美德:勤奋、淳朴、内敛,老老实实干活,从不吝惜力气与汗水。
同时,他更是一个优秀的技术人才。面对一个个复杂的项目,一项项高风险的操作,他沉着冷静,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从容中透出久经风雨的睿智与自信。
学习:孜孜以求不断进步
21年前,17岁的周创彬考取了北京核工业学校核电站运行专业。就在他得知考试成绩的第二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大亚湾核电站主体工程动工的消息。“那时,看到了这个消息,有种莫名的兴奋,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谈起当年,他仍然毕业时,周创彬积极要求到深圳工作,投身于大亚湾的建设当中,“当时的想法就是,要在这里扎根,干出个样子来!”年轻的激情蘸着青春的智慧,周创彬在南国的这片土地上怀揣“干事业”的决心挥洒着无悔的汗水:为了尽快地熟悉核电现场环境,为了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早日成为一名真正驾驭核电机组的操纵员,白天他跟着工程师、老师傅钻管廊、爬管道、下地坑,几乎跑遍电站的每一个角落;晚上他独自在宿舍里埋头苦读,“我知道自己的学历不高,所以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汗水,我都不放弃努力,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我始终都相信我能行!”那些且行且上的日子里,一些小事始终清晰的刻在周创彬同事的脑海里:居住的招待所条件简陋,就在大家人打牌、看电视的休息时间,周创彬总是不声不响地伏案苦读,最后,他出色地完成了实验报告,先后获得华南理工大学电子技术和核电子技术两个专业的大专文凭。这些难忘的学习经历,不仅让他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锤炼了他自学成才的意念,磨练了他面对困难的顽强斗志。
“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后来的工作实践中,他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后,再丰富、升华理论的方法,为周创彬积累了非常扎实的运行技术功底。
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隐患
“有人问我,怎么才算把工作做好?或是怎样才能出成绩?我的答案是,把普通的事情做好一次容易,程序做对一次很也容易,但是,能一千次、一万次、几万次地做对、做好,不出问题,这就是在平凡与不平凡之间作出的抉择。”周创彬的这一席话,道出了工他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凡业绩的那份坚韧。作为一线操纵员,周创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他认为,核电站的操纵员就好比飞机上的飞行员,一点小缺陷也不能疏忽,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周创彬最擅长“风险控制”。在电站,风险控制虽是一个反复强调的工作要求,但真正做好却不容易,不仅要有全面的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始终如一的细致和耐心。周创彬十几年如一日,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对待每个工作细节,认真进行每项操作,用行动贯彻“人人都是一道屏障”的安全理念。在岭澳核电站(一期)总体调试期间,周创彬作为运行处主要调试协调人,他身先士卒,全身心扑在工作现场,每次进行有较大风险的调试试验前,都组织运行人员和调试负责人针对风险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出充分的风险分析。针对各种调试试验的特有风险,提出相应的操作对策,前瞻性制定预防措施,确保试验的安全进行,尽可能减少瞬态对机组的影响。由于上述工作的成功开展,岭澳2号机组创造国际同类核电机组该项试验的优秀业绩。
创新:进取中的不竭动力
“人,要不断进取,才有进步,要有勇于创新的意识。”大胆创新,擅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积累专业知识,这些优秀的素养让周创彬提出了多项技术革新,为公司节省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成本。在岭澳1号机组调试期间。控制配电盘掉电试验是一项大型、复杂的试验,原试验方案的防安注措施需要进行大量的再鉴定,既耗时,风险又高。对此,周创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的参考文献,对试验深入地研究,缜密地推理,终于在不影响试验有效性和机组安全水平的情况下,提出了简单实用的新方法——用运行隔离措施代替拔出卡件防安注措施,顺利地完成了试验。这种方法既可减少大量的后续工作,又不降低机组的安全水平,后续将在新建的岭澳二期和阳江核电站调试启动中推广应用。此外,岭澳核电站2号机组第一次大修是完整的十年大修,其中一回路水压试验在国内核电商运机组属首次进行,周创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基本功,编写出国内首创的《一回路水压试验程序》总体运行程序,创造性地将运行风险控制和风险分析编写到程序中,就其中多项技术难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为操纵员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科学指导。通过对这次大修的系统总结,周创彬发表了题为《十年大修项目的运行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的科研论文,具有很强的创新性、系统性和严谨性,对国内同类核电站具有宝贵的应用和推广价值。该成果获得国防科工委、中广核集团等单位的肯定和褒奖。
采访即将结束时,笔者问周创彬,“你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秘诀是什么?”他很干脆地说,“干事业要想成功,没什么秘诀,我觉得责任心最重要的。每当我接到一项任务,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心尽力地把它做好,分析它有什么风险,又该怎样去避免;我觉得强烈的责任心是让我能在工作中不断取得进步的关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月18日,中国出口海外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K-3)机组正式通过最终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K-2/K-3)全部交付巴方,再次验证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技术成熟性和国际市场适应性,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可推广的清洁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在电力行业,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产业的自主发展。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使命担当,大力投入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大国重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开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当前,位于广东梅州、肇庆、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正加速推进,“进度条不断刷新,从今年起,4座抽水蓄能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推动广东年内成为全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份。电站建成后,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136.8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62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变速抽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4月5日,国电南自研制的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方家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投运,这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核电领域的首套应用,首次实现了核电机组保护的元件级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电力核心设备在核电领域的广泛应用。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基于国产先进元
4月2—3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推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年主题策划——电改“新”观察专题系列报道。其中报道了广东汕头的亚洲单体连片规模最大淡水渔光互补一体化项目并网后将以“市场电量+基数电量”模式结算的案例,以及即将投入商业运行的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的案例。2015年3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