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欧里供电:一流的服务赢赞誉

2009-09-21 14:23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变压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傅四宝报道欣闻7月28日在渝水区欧里镇对驻镇站所工作评议会上,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团主席黄程在总结讲话时,对欧里供电所服务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三农”的表现,表示充分的肯定,高度评价,供电所为“三农”工作做出的突出贡献,声称“群众是杆标准的秤,行风评议,五年第一,得之无愧,我也为他投了一票”并号召各站所向供电所看齐。


  据了解,欧里供电所5年来,实现了供电服务“零投诉”,多次荣获上级公司、政府部门授予的各项荣誉称号,连续5年被当地政府评为服务“三农”工作先进单位,连续5年获得欧里镇人大行风测评第一名,2008年度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示范窗口单位,全省仅五家。


  凭着群众的好评,笔者一行二人深入用户走访了解,探个虚实。


  “电老虎”变成了“孺子牛”


  走访第一站是该镇白梅村,该村是全区第二大自然村,人口达2800余人,清一个习姓,一进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条笔直的银线,一道道整齐、有棱有色的结户线,一只只银灰色的不锈钢表箱,呈现在眼前,再仔细看,箱内整齐排列的家用漏电保护器正在为村民做好安全用电“保护神”所见所闻,令人心旷神怡,目不转睛。笔者随意了解了一位年逾7旬的老大爷,当问及电价是否合理,供电服务是否周到,供电设施是否向农户摊了钱时,老人滔滔不绝地说:“我真想不到供电部门的服务这么周到,电价有这么便宜,现在真正享受到了城里人用电的实惠,过去的电工是爷爷,现在的电工是崽崽,老人列举了几个事例向我们道出了“崽崽”的真谛,2003年前,我们的电价每度高1.8元,我两个儿子想买冰箱、彩电、买得起马、制不起鞍,娶得起媳妇供不起饭,豆角藤式的电线屋前檐下块块是,电灯好像萤火虫,现在电线粗了,什么电器都带得动,再说我家的房子虽是新房,但经常漏电跳闸,好就好在只要一个电话电工就会修理的……。


  随后,我们去了村委一趟,村支书习六根接待了我们,当了解我们的来意时,习书记列举了一连串的事例,盛赞供电服务,我任书记十多年了,近两年还是供电所的行风监督员,非常了解供电所的过去,也见证了今天,今昔对比两个样,近年来,服务“三农”算供电所最优;在我村的供电设施上,供电部门投入了几十万,没有向农户摊派一分钱,村委完全摆脱了供电设施投入的压力;农户的用电故障只要一个电话,全部包在电工身上;更让人高兴的是煤炭是我村的支柱产业,全村十座小煤窑全部实行了双电源供电,安全生产有保障,白梅是靠电吃饭的地方,有供电部门的优质服务,村民放心发财就是了……


  供电所救了二十多条矿工的性命


  走访的第二站,欧里镇长坡煤矿,该矿是个拥有千余万元资产的煤窑,乙方承包者是来自湖南娄底的老板,得知我们的来意,刘老板侃侃而谈,开场白便是江西的电工服务实在好,没有电工的辛勤服务,就没有长坡煤矿的今天,接着,他列举了活生生的事实加于证实,今年5月的一天深夜,天气突变,暴风骤雨,泥石流肆横行,该矿突然断相停电,经检查,发现变压器上的跌落式开关瓷套断裂造成,但倒霉的是屋漏便遇连夜雨,矿上的自备发电机又因电瓶故障点不起火,由于是立井,矿工无法上井,二十多条人命被困在高瓦斯的井下,生命危在旦夕,但夜深人静,何处求活路,正在我们为难之时,想起了供电所,一个报修电话向供电所求救,值班人员接到电话,两个师傅,身穿雨衣,骑着摩托很快到了矿上,经过一阵检查后,断定是瓷套故障造成停电,紧接着,立即做好安全措施,冒着大雨,展开了抢修,很快为我们恢复了送电,避免了一次特大事故的发生……


  以最优的服务化解“猖狂”用电矛盾


  走访的第三站是渝水区新农村电气化示范村—昌坊,走进该村一排排整齐的洋楼,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巷子形如都市里的小区,看不到电线。村内却处处传来“明天将更加美好”的等等音乐立体声……村支书昌梅生说:“十年前,我们依靠当地的矿山资源就有相当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但苦于村级经济薄弱,村民的生活用电曾一度受阻,下雨淋掉电,晴天涨断线,刮风吹跑电,下雪压断电,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全村200余户人家,仅靠一台30KVA的配变来勉强支撑用电,令多少村民望‘电’兴叹”。由于破旧的供电设施,从而衍生了混乱的用电秩序,电费收不上,线损降不下,乱接乱拉随处有,供需关系多别扭,人们戏称“昌坊、昌坊”实在“猖狂”。近年来,渝水公司先后几期投资四十余万元对昌坊村实行农网改造,并率建成全区第一个农村电气化示范村,尝到甜头的昌坊人,万分感激供电部门的服务与关照,彩电、冰箱、DVD,源源不断地从城里向昌坊转移,昌坊人兴奋了,昌坊传统的夏布作坊复苏了。来昌坊的游客人流如织,宾馆、酒店、美食街的生意火爆了,昌坊的月用电量由10年前的千余度,直向如今的五万度大飙升。2007年,供电所由传统的走收电费改进为坐收电费时,昌坊村民积极带头响应,率先做到回收率,到户率月月结零。


  既是我们的“好搭档”也是用户的“保护神”


  走访的第四站是镇矿办,该办担负着全镇小煤窑、非煤矿山的地方安全监管任务,一进门,该办龚主任一边招待我们就坐,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自己肩负工作的责任与压力,并用肯定的语气称:“如果不是供电所与我们搭档的好,那工作更没有办法做”,接着,他列举鲜为人知的事实,08年初的一天夜里,一场罕见的冰灾,造成全镇三十六座小煤窑先后停电,几百名矿工被困在井下,数以万计的财产将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劫难,是供电员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连夜调集员工、农电工、冒着刺骨的寒风,顶着冰冷的雪花,在冰天雪地里,连夜作战,直至天亮,三十多座小煤窑全部恢复了送电,避免了一场历史性的灾难,如果不是供电员工的吃苦与负责,我们这碗饭更难吃呀……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最后,我们走访了镇鸿福院。老人们听说是供电服务调查,便你一言,我一语地称“电工师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对我们老人的照料,实实太多,年老了,行动不便,晚上起来大小便,害怕的是没有灯,电工修灯不收钱”等的话语,该院黄院长幽默的说“树老枝枯,年老话多”,我们这里的老人就是喜欢电工,只要电工师傅一来,你要安灯,他要查灯,忙个不停,告辞时,黄院长含蓄地告诉我们,鸿福院靠民政补贴生存,供电所确实为我们做了太多的事,连饭都没有吃上一餐,实在过意不去,去年年底张所长、鄢书记送来慰问金时,我诚意请他们吃顿饭,都被婉言谢绝了。


  欧里供电所主动服务社会,服务客户的事例,我们只了解了其中的一少部分,相信是具有全面性、代表性的、实属难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服务业绩,令全镇上下公认,百姓心中爱戴,我们期待着该所一如既往发扬下去,构建和谐社会,多么需要供电人多一份关照,多一份付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变压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