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如东供电:沿海开发的“马前卒”

2009-11-27 14:28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变压器风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座座变电所,在如东沿海相继投入运行;一条条银线,把充足的电力送往火热的开发项目;一个个风车,日夜不停地转动,将绿色能源输入电网;一个举世瞩目的东方大港——洋口港,正在古长江入海口快速崛起。初冬时节,走进海岸线占江苏省九分之一的如东县,这里的输变电工程工地依然热火朝天。


  如东县委书记周铁根说,从临港工业区围垦、12.5公里长的跨海大桥施工到工业项目保障用电,供电部门都是超前规划,超前建设,特事特办,优质高效,在服务洋口港开发建设工作中成绩最突出,为如东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作出的贡献最大,所以,每年县级机关部门评比服务港口开发的先进单位,如东县供电公司总是能捧回一座座金质奖杯。


  超前行动:项目落户前定下电力规划


  “希望尽快批准在这里上马的220千伏长沙输变电工程,总投资160亿元的江苏第一个LNG接收站及其燃气电厂项目、110亿元的溶解浆及黏胶纤维等大型项目将要落户……”2007年秋天,如东供电公司负责人跟踪沿海开发项目时,得知国家发改委即将核准在洋口港建设国家重点工程,马上汇报,上级公司的领导专程赶到如东考察,站在长沙镇滩涂上,望着伸向海上的黄海大桥和江苏LNG项目落户地太阳岛施工恢宏的场面,当场拍板。


  洋口港开发是以产业项目兴港,电力又是工业的血液。去年,投资2.2亿元的220千伏长沙输变电工程和投资1.3亿元的110千伏洋口临港输变电工程相继在如东县长沙镇破土动工,开工以来,施工单位快马加鞭,施工人员每天清晨6时就到了工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两座变电所在明年3月份竣工后,将为源源不断落户的工业大项目提供充裕和高质量的电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决不允许沿海开发用电在我们手上卡壳!如东供电公司总经理陈仲兴介绍:“今年,我们服务如东沿海开发,分别在沿海经济开发区等四大载体,实施了220千伏五义变扩建工程、110千伏古坝输变电工程、110千伏恩民输变电工程,35千伏袁庄变升压工程、35千伏新店变升压工程等,总投资4.9亿元。”哪里有项目即将上马,哪里就上电力工程,在项目投产之前提前供电,如东供电公司在对用电布局科学谋划前,专门建立了沿海开发项目跟踪服务小组,由领导班子成员常年跟踪投资如东的客商,提供优质服务,一旦得到投资意向,立即根据落户项目投资和产能,测算用电量,迅速编制电网建设规划,赢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一线苦干:海上施工保电的先锋队


  10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园区一期围垦工程顺利施工,头一桩事就是要尽早通上电。办事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甘当港口开发马前卒,如东供电公司推行一线工作法。公司领导带领生技、营销等部门负责人,冒着呼啸的海风,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回在现场反复勘测,定下10千伏线路直通围垦工地滩涂的供电方案。


  围垦选择在潮水较小的冬季开工,海风和沙土特别大,供电施工人员的眼睛被呛得红肿,手脚冻出了冻疮,没有一人叫苦。赶在涨潮前竖起电杆,午餐在海上将就,喝一口冰冷的矿泉水、啃一口坚硬的馒头,看到一根根电杆拔地而起,一条条银线横空出世,他们疲倦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经过7天的鏖战,40台总容量为7200千伏安的变压器安装到位,整条线路提前15天送上了电。近几年来,如东共计实施5次围垦工程,供电架线全部提前到位。


  洋口港开发启动的陆岛通道、海上太阳岛围填和码头建设等基础设施工程,总投资50亿元,对电力需求相当大、对电力服务速度要求快,如东县供电公司总是千方百计的满足。这些工程的供电线路,必须架设在每天都有大潮冲击的海面滩涂上,施工、维护遇到的困难难以想象。如东供电公司建立海上保电先锋队,需要那个部门和单位的员工,谁都自觉服从抽调,加入吃大苦、耐大劳、受大累的服务队。陆岛通道引堤开工时正是秋冬季节,风暴潮经常光临,把每根电线杆子周围的泥沙抽走掏空,潮水一退,就要赶紧回填。供电公司专门安排了30名工人在工地上负责抢险。他们步行在10多厘米深的淤泥上,非常吃力,每到一根电线杆子,还要挖泥填平,踩结实,累得汗流浃背。就这样,每天与寒流作战,与大潮作战,与泥泞作战,最终战胜了大潮冲击。


  优质保姆:铸造“绿色发电机”


  沿如东县海堤驱车70多公里,一台台风电机组如巨人般巍然屹立,迎着海风轻盈地挥舞长臂,把风资源转化为电能,通过一条连接电网的线路,欢快地将“绿色电源”悄然送入千企万户。这就是由江苏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建设的国家风电特许权项目中第一个建成投产的兆瓦级风电场。到今年11月中旬,累计并网发电11亿千瓦时。


  近几年来,3个国家特许权风电项目落户如东,总装机容量42万千瓦。正是这些项目支撑起了如东这个全国第一个绿色能源县的半壁江山。4条风电接入系统线路是如东供电公司服务绿色能源建设特事特办的点睛之笔,在架设这些从风力发电企业的升压站通往内地变电所的线路时,施工人员在池塘纵横交错的滩涂上架设塔架,干脆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吊装作业,一站就是大半天,没有一个说不干了,第二天一大早依然精神抖擞地在工地上忙碌。为使3个风电项目成功实施并网发电,如东供电公司攻坚克难,先后在滩涂上架设了4条专线,总长81公里,总投资9322万元。


  一个项目配一群技术保姆,技术挑刺一丝不苟,在施工现场排除隐患,为风电项目高效运行提供安全保障。龙源风电扩建工程的升压站建设过程中,如东供电技术员巡查发现,二次开发回路接地线径只有35平方毫米,而国家标准规定应大于100平方毫米,当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换成120平方毫米的电线。升压站变压器中心点放电间隙,是最容易忽视的安全隐患,检查人员也没放过,登高爬上去用尺子量,仅有112毫米,小于国家标准3毫米,督促施工单位改进到位。鸡蛋里挑丝骨,如东供电技术人员管闲事,查得严、查得细,消除了100多个风力发电项目建设中的安全隐患。


  最近,国家能源局明确指示,如东作为江苏“海上三峡”的样板工程先建一步,取得成功经验,然后全面铺开。目前,如东百万千瓦风电场已经列入全省首个示范基地,经过3至5年建设,全县风力发电将形成陆地、滩涂、潮间带三线并举的格局,总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如东县的老百姓形象地说:“供电人用心服务造出来了一台台不烧油、不吃煤,专喝风的绿色发电机。”


  “手拉手”服务:撑起一个大化工园区


  11月18日,位于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的泰禾化工公司变电站检修,同用一条供电线路的附近10多家企业没有一家停产。“供电公司为我们企业想得真周到,自从06年架设了‘手拉手’线路,别的企业检修,我们再也不受牵连了。”附近维立科化工公司的老板激动地说。


  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原来是昔日潮起潮落的海滩,近几年围垦后,招商引资,建设现代化的精细化工园区,浙江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办厂,但是,电力靠丰利供电所供应,只有一条线路。电源是企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动力,过去一家企业检修,位于同一条线路的其他企业也跟着停产,急着生产的企业老板有意见:“我们急着交货,停产的损失谁赔偿?”县供电公司领导觉得一家企业检修,让其他企业跟着停产实属不妥,于是,决定马上解决问题。


  再为企业架设一条线路,从洋口变电所接电源,“手拉手线路”很快投入使用,解决了影响企业经营的大难题。


  “我们公司的进口设备需要440伏的电压,你们能不能帮忙解决?”今年7月上旬,洋口供电所所长李七鹏来到刚刚落户园区的企业“找事做”,老板邵华向他求援。企业需要440伏的变压器,在全县还是头一回。李七鹏二话没说,答应了企业的特殊要求。如东供电公司特地设计低压值的变压器,仪表、计量表全部到专业厂家定制。8月上旬投产,一炮打响。


  去年,沿海经济开发区企业用电量大增,如东供电公司投资7497万元上马双回线路的110千伏化工园输变电工程,当年底竣工,最近,又新上了扩建工程。今年,这个园区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还有40多亿元的大项目即将投产,在如东沿海率先崛起。如东县委常委兼区党工委书记陈建华说:“沿海大开发,园区大发展,如东供电人立下了汗马功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变压器查看更多>风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