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0-01-21 15:14来源:互联网关键词:风电叶片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位于天津的一家风电叶片生产企业 戴凡/摄
全球风电叶片主要供应商之一丹麦艾尔姆公司在河北秦皇岛的风电叶片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日前正式投产。有分析人士预测,外资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加速拓展,或将改变国内风电叶片市场格局。
外资巨头加速圈地
1月11日,记者从艾尔姆玻璃纤维制品(天津)有限公司了解到,经过近8个月的紧张建设,总投资3.04亿元的秦皇岛艾尔姆风电叶片生产基地一期项目于日前正式投产,生产的首批40米长风电叶片已成功发往甘肃瓜洲龙源风电场。
据介绍,秦皇岛艾尔姆风电叶片项目由当今世界风电叶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丹麦艾尔姆公司投资兴建。艾尔姆公司生产的产品现已占据世界风电叶片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秦皇岛艾尔姆风电叶片项目,共分三期建设,完全建成后,可同时生产40米到60米长的风电叶片,年产量达800套大型风电叶片,年产值将超过10亿元。
艾尔姆玻璃纤维制品(秦皇岛)有限公司工厂总监杨业军表示,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造价约占整个设备的1/4到1/3。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给各个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受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拉动,风电产品依然供不应求。未来几年国内计划新装风力发电机组超过300万千瓦,这给叶片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除艾尔姆外,丹麦维斯塔斯、西班牙歌美飒等外资巨头也纷纷在中国市场加速拓展风电叶片业务。
德国西门子2009年追加在中国投资1.5亿欧元,旨在扩展其可替代能源的生产规模,其中6400万欧元用于建设西门子风力发电叶片(上海)有限公司,按照计划,将于今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国内企业渐成气候
“过去,风电叶片确实比较紧缺。但风电产业发展很快,这一状况早已改变。一两年前,或许还会考虑对风电叶片行业给予扶持,但现在风电叶片企业已经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一行业主管部门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说到国内叶片企业,就不能不提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惠腾”)。它是国内风轮叶片种类最全、产能最大的专业化叶片供应商,连续多年保持国内市场30%以上的占有率。中航惠腾市场规划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风电叶片市场70%以上的份额为国内品牌占有。市场占有率比较靠前的国内企业有中航惠腾、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材科技”)、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复连众”)等。
记者从国家环保部网站查询到,对中航惠腾进行上市前环保核查公示,公示期从1月12日至1月21日。这意味中航惠腾离登陆资本市场已经越来越近。根据环保部网站公布的中航惠腾《上市环保核查总报告》,公司拟募集资金投入主业项目,包括年产200万千瓦的风轮叶片建设项目(即惠腾四期项目)、年产800套风轮叶片的生产线项目(即酒泉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年产300万千瓦大型风力发电机组风轮叶片制造出口基地建设项目(即秦皇岛项目),和3.0兆瓦及其以上的大功率风轮叶片研发项目,共计拟投资8.13亿元。
除了中航惠腾的迅速成长外,中复连众连云港叶片工厂已经成为全球单厂产能最高的叶片基地。中材科技也在积极研制兆瓦级大功率风电叶片,试图抢占技术制高点。
集中化趋势逐渐显现
国金证券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在风电的主要零部件当中,叶片的门槛相对较低,由于过去几年供需偏紧、盈利较好,导致诸多企业进入叶片生产领域,除了整机厂自建的叶片厂之外,新进入的企业如雨后春笋,根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40家以上。随着供需紧张形势的缓解,叶片行业将经历从纷乱到寡头、从短缺到均衡、从暴利到薄利的过程,市场将形成数个1000套以上规模的寡头。今年将是风电叶片行业洗牌与集中度提高的开始。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叶片行业竞争格局要求厂商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在技术上保持一定优势。有规模、有技术基础、成本控制能力好,才能笑到最后。就成本控制而言,运输成本是风电叶片成本的一大块。叶片厂不仅需要进行规模化量产,还要将生产场地尽可能接近风能市场以减少庞大的运输开支。
国内一家著名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的副总告诉记者,选择什么样的叶片,首先要考虑技术是否匹配的问题。他坦言,国内品牌的叶片与国外品牌的叶片相比虽然还存在一定技术差距,但差距已越来越小。“实际上,国内不少风电叶片企业都是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使工艺再细化。”他说。
据了解,基础材料也是始终困扰国内风电叶片企业的一块心病。材料国产化是叶片成本下降的重要推动力。由于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核心部件,约占其总成本的1/4到1/3,因此有效控制风轮叶片的制造成本也是降低风力发电机组总造价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制造兆瓦级风轮叶片所用的关键结构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譬如叶片所用的树脂和PVC国产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国风电叶片制造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5年7月,科创板上市公司上纬新材成为资本市场焦点——自7月8日智元机器人宣布拟21亿元入主以来,公司连续8个交易日以20%幅度涨停,累计涨幅达330.21%,市值从约30亿元飙升至135亿元。这一现象级行情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家风电企业为何会这么“牛”?深耕风电材料领域上纬新材
为了保证风电机组长期健康安全运行中,叶片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关键制约因素。7月2日,在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上,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叶片部副部长范海光分享了海上风电叶片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与要求。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叶片部副部长范海光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叶片部副部长范
从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纬新材”)获悉,由上纬新材、金风科技、中材叶片联合开发的国内首套直径220m+可回收叶片风机,近期正式运抵吉林通化风电场并完成吊装。这标志着我国风电行业在叶片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该项目风机选址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柳河县,采
“针对海上风机叶片状态监测需求,土星视界产品团队克服海上噪声多变环境的挑战,解决‘密封保护vs声音采集’的矛盾,率先在行业内发布‘风翼卫士-海风版’产品,可通过声纹监测早期发现叶片缺陷,持续实现‘保障叶片裂而不断’的行业承诺。”——南京土星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双辉7月2日,由
7月11日,中材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亿元~1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77%~123.81%。报告期内,公司玻璃纤维产品结构优化、价格同比上升,风电叶片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掌舵者邓泰华通过旗下持股平台,以每股7.78元的价格协议受让公司29.99%股份及对应表决权,同步启动要约收购计划拟增持1.49亿股。若交易完成,邓泰华将合计控制上纬新材66.99%股权,耗资累计达21亿元。受此消息刺激,上纬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432号建议办理答复意见的函。答复文件明确,近年来,四川依托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机遇,聚焦锂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精心谋划、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发展化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时代新材发布公告,公司与风电各大主机厂签署了日常经营合同,合同金额约合27.11亿元,主要涉及风电叶片及相关服务。合同包括海上风电项目和陆上风电项目,前者合同金额为0.06亿元,后者为27.05亿元。海上风电项目叶片型号为14-16MW,陆上风电项目叶片型号为6-10MW。该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6月26日,阿拉善盟携手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70家企业举办“链”上阿拉善·“核”聚新绿能——阿拉善产业对接大会,现场签约15个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额123.7亿元。涵盖齿轮箱、风电叶片产线等风电装备制造、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等高端制造以及风光制氢一体化、绿电甲醇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会议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围绕最新风电政策市场、聚焦大兆瓦长叶片、核心设备国产化、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X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与实践应用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行
当地时间6月24日,位于德国西北部的勃兰登堡州的一座风电场,维斯塔斯V150-4.2MW风机发生叶片断裂事故。据悉,该风电场总装机容量8.4MW,安装2台维斯塔斯V150-4.2MW风机,于2019年投入运行。维斯塔斯发言人表示:“现场已得到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维斯塔斯将与客户合作,确定根本原因并采取下一步措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