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产业报道正文

21亿收购背后 机器人要“借壳”风电

2025-07-14 09:08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作者:周小彦关键词:上纬新材智元机器人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掌舵者邓泰华通过旗下持股平台,以每股7.78元的价格协议受让公司29.99%股份及对应表决权,同步启动要约收购计划拟增持1.49亿股。若交易完成,邓泰华将合计控制上纬新材66.99%股权,耗资累计达21亿元。

受此消息刺激,上纬新材复牌后连续三天“20%”涨停,市值从30亿元跃升至54.25亿元。

据了解,这场跨界收购的主角邓泰华,系华为前副总裁,曾主导鲲鹏、昇腾AI计算生态构建。2023年,他与彭志辉共同创立智元机器人,短短两年便将公司估值推升至150亿元,成为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此次收购的标的上纬新材,主业为风电复合材料,与机器人业务看似毫无关联,却因“控制权变更+产业协同”的组合拳,引发资本市场对“新质生产力企业借道A股”的无限遐想。

邓泰华的履历堪称“技术+资本”复合型人才的典范。在华为任职20余年期间,他主导构建的鲲鹏、昇腾AI计算生态,覆盖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领域,累计装机量超百万台。这种“生态化”思维在智元机器人的发展中一脉相承——公司成立两年完成8轮融资,股东包括京东、红杉中国、上汽投资等产业资本,估值从天使轮的数亿元飙升至150亿元。

此次收购上纬新材,邓泰华的战略意图耐人寻味。从业务层面看,上纬新材的复合材料技术可应用于机器人轻量化结构件制造,例如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的耐候性、抗疲劳性,与机器人关节模组需求高度契合。从资本层面看,上纬新材市值仅30亿元,且原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达79.21%,堪称A股稀缺的“干净壳资源”。

尽管智元机器人否认借壳,但市场对其资本化路径的猜测从未停歇。假如智元机器人未来通过资产注入实现“类借壳”,需满足科创板对研发投入、技术壁垒等要求,而其150亿元估值与上纬新材37亿元市值的差距,可能成为整合的最大障碍。

上纬新材作为风电复合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97亿元,同比增长7.19%;归母净利润4456.92万元,同比增长39.26%,其中风电叶片用材料收入2.79亿元,同比激增29%。全年数据显示,2024年营收14.94亿元,净利润8868.14万元,同比增幅分别达6.73%和25.01%,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产品方面,上纬新材在乙烯基酯树脂市场占据国内前三的市场份额,其风电叶片用材料已深度绑定金风科技、西门子歌美飒等头部客户。2024年3月,公司与西门子歌美飒签署协议,自2026年起供应可回收体系树脂产品,这一布局与全球风电行业循环经济趋势高度契合。行业数据显示,全球风电复合材料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40.76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60.5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9%。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中,风电巨头金风科技的动向尤为引人关注。其全资子公司金风投控以1.38亿元转让1776.73万股,持股比例从5.39%降至0.99%,基本退出上纬新材股东序列。

对此,笔者认为,这是金风科技对聚焦风电主业、剥离非核心资产的战略进一步实践。

相较于金风科技的“退出”,智元机器人的“进入”更具想象空间。根据公告,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董事会9名董事将全部由邓泰华提名,原管理层可继续负责新材料业务,董事长蔡朝阳被聘为名誉董事。

这种“控制权全面接管+业务分线管理”的模式,为后续可能的产业协同埋下伏笔。

原标题:21亿收购背后,机器人要“借壳”风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上纬新材查看更多>智元机器人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