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新能源合作成亮点 风电设备迎契机

2010-01-22 10:55来源:互联网关键词:发电设备风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中国沈阳能源集团和美国可再生能源集团及美国天空风能有限公司签署了总额达15亿美元的风能合作投资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中美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签署的金额最大的合作协议。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发电设备行业即将达到景气周期高点,但仍将保持高产量;输配电设备将持续升温、新能源装备业长期看好。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合作建设一个装机总容量达600兆瓦的风力发电厂,这将是美国兴建的第二大风能项目,预计可满足18万个美国家庭的电力需求。沈阳能源集团作为这一项目唯一的风力发电设备提供商,将提供超过10亿美元的风力发电设备。

    目前,我国准备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太阳能光伏产业隐藏的危机却不容忽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是多晶硅提纯技术,全靠从日本和德国进口。2006年之前,上述两国只愿意提供多晶硅材料,从中赚取高额利润;2006年之后,日本和德国突然同意向中国输出相关技术,技术转让经费大幅下降,太阳能光伏企业在中国迅速呈“遍地开花”势头。

    目前,中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已经取得非常大的进展,在新能源发展的多个领域世界排名第一。我国太阳能制造能力和太阳能利用面积已经达到世界第一;水电装机发电容量世界第一;风电装机速度近几年几乎翻一番,排名第四;核电引进建成91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预计2020年可实现7000万千瓦的目标。此外,国家还在农村地区实行沼气,至今已大约有3600多万户农民使用沼气能源,据统计,通过利用沼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多万吨。

    要实现低碳经济,清洁能源必不可少,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国家已经制定2020年非化石能源使用达到15%的目标,这必然要依靠发展光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面对新一轮产业升级换代的挑战,我国新能源领域发展进程正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多位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对新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化中出现的种种误区提出了看法,他们强调此类误区不仅会导致产业研发“走弯路”,更有可能使我国丧失在新能源领域的话语权,进而重蹈被迫引进国外核心技术专利的覆辙。

    在新能源产业研发过程中,以中石化、中石油、中煤能源为代表的大型企业的境遇就像“富家子弟”,或是多次获得国家注入大笔研发经费,或是比较顺利地通过证监会上市的投融资计划,或是能够与相关部委办局联手推动研发政策向大型企业倾斜。但这一情况并不是好事,因为我国目前80%以上的自主技术研发是通过大量中小企业实现的,新能源领域研发尤其如此。全球的情况也不例外,约90%的新技术突破是通过中小企业实现的,许多大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缺乏动力,思维滞后。

    着眼长远,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应更多依靠市场推动,而不是向国家要政策补贴。当务之急是从能源消费的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着手,从过去以石油、电力、煤炭等原料来划分的统计口径,向以供热、发电、液体燃料等用途为统计口径转变,这是以人为本的转变,更多考虑居民对能源的消费使用,而不是针对垄断企业生产出来的能源进行统计。

    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在取得关键技术突破之后,很快就会面临着产业转化的资金瓶颈,而与此同时,国外风投资金迅速跟进,通过各种手段渗透其中,甚至不惜窃取这些具有突破性的战略技术成果,必须警惕类似情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光伏发电领域投资动辄十几亿,回报周期较长,比较适合国有企业。而民间资本想从新能源中分取暴利,应更多关注投资回报快的民间新能源技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发电设备查看更多>风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