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民资入水电仍放不开 国企“不差钱”

2010-05-26 10:40来源:互联网关键词:水电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13日,国务院发文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包括电力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分析人士认为,就水电来看,面对“不差钱”的投资环境,民间资本很难与大型国企抗衡。此外,目前我国水电资源从规划上看,已“圈水”殆尽,民间资本进入国企仍在“暗战”的有限水电资源中,其辗转腾挪的空间更小。

    尽管此次国务院强调“非禁即入”,并且“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但业内人士指出,民间资本如果没有配套细则的扶持,在电力行业仍然难改“放而不开”的尴尬状况。

    国企“不差钱”民间资本空间狭窄

    事实上,目前大型水电开发已经进入对于民间资本“宠辱不惊”的阶段,当前水电开发的问题并不集中在是否需要民间资本介入的问题上。

    “水电开发现在不存在资金和技术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民间资本是否进入,对于水电投资意义不大。”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说,目前我国水电资源大部分已经圈占完毕,即使有尚未开发的剩余资源,也是被几个国有大型企业紧紧盯住,民间资本即使进入,可争取的资源已经不多。

    出于对水利设施的安全考虑,张博庭不建议让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大型水电开发项目,“像美国基本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大型水电等公益性强的领域进行开发。毕竟民间资本是逐利的,需要的是投资回报率,但是大型水电站不仅发电,还要考虑到水利调度的问题,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权衡之间,国有企业相对有更多的可操控性。”

    张博庭认为,小水电开发可以引入民营资本,但要考虑到投资的有序性,而大型水电项目不适宜民间资本的介入。

    短期内不会出现突然的开发热潮

    实际上,对于一些干流上的大型水电开发项目民间资本基本无法“染指”,更多的是集中在支流上小水电的开发。

    因地方政府的鼓励和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原因,民间资本介入地方小水电开发相对比较容易,电力领域民间资本介入最多的便是小水电。据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透露,我国目前已建成小水电站4.5万座,总装机容量5512万千瓦,年发电量1600多亿千瓦时,约占中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0%。

    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水电开发已进入后水电时代,而小水电的开发近些年受政策、市场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已经进入“不怎么赚钱”阶段,经历了“过山车”式此起彼落的水电开发,如今已经渐趋理性,短期内出现投资热潮的可能性并不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