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电改破冰表象:试点名单无着落

2010-06-13 14:06来源:凤凰财经关键词:电力改革电监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徘徊八年的电力体制改革,看似有了些突破,但地方电力部门的相关人士说,“很难推行”。
  
  6月初,电监会发布公告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一次性批复核定了浙江、江苏、重庆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输配电价。具体电价为:江苏0.129元每千瓦时;浙江0.119元每千瓦时;重庆0.113元每千瓦时。公告还指出,参与试点的省市还需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监会和国家能源局报送直接交易试点方案和参与直接交易的具体对象,经三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直接交易。
  
  有分析称,此举意味着今年拟推动试点的输配电价改革将在江浙渝三省市率先破题,有望打破电网企业长期以来在销售方面的垄断地位。
  
  然而,从地方的反应来看,这似乎又是一场电监会的“一厢情愿”。
  
  空头交易
  
    公告发布当天,江苏省电力公司有关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表示:“这个事情我们确实不知道。”
  
  同样不知道的还有浙江和重庆电力公司,以及三地的发改委。
  
  记者随后查阅了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三地发改委网站,都没有查到关于批复的文件。
  
  为何一个不是由本部门批准的文件,在自己的首页上醒目刊登,而在批准文件的部门网站上却连一个字都没有显示?
  
  而在对电监会和南京电监办的求证过程中,记者得到了同公告如出一辙的回答。
  
  目前,所谓大用户直供电试点工作只是停留在已经批准的电价上面,而且只有电价,没有人执行。
  
  这是一份没有试点单位的名单,也没有实施方案的“可执行”电价。
  
  处于南方电网的广西电力公司,在2009年金融危机申报直供试点时,对大用户直购电进行了研究,但也仅仅停留在了研究阶段。
  
  广西电网办公厅向建军向记者表示,“去年的确有段时间因为金融危机才搞的研究,但企业并不关注。后来节能减排令下来后,很多直购电的用户被列为高耗能,不仅不能降低电价,还要实施惩罚性电价。最后不了了之。”
  
  抚顺铝业是国内第一批实行直供电的试点。2009年10月,抚顺铝业与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公司伊敏电厂达成直购电协议。据了解,协议电价在每千瓦时0.385元左右,比东北地区0.5元左右的工业平均电价低了不少。
  
  作为电解铝企业,其主要成本的50%来自电费。这样的优惠让抚顺铝业占了便宜,但是好景不长。
  
  今年一季度,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7.59%,重工业用电量增长达到30.53%,相比去年金融危机时用电量的骤然减少,目前电力企业基本实现扭亏为盈,发电企业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我们现在不愁发电卖不出去,只是愁卖的电价不够高。”一位来自地方电厂的运行值长说,“搞直购电没什么意思。直购电电价比上网电价低,我们也得赚钱啊。还得坐下来谈。谈不拢怎么办?还有给电网的过路费也得商量,得罪电网也不行。”
  
  伊敏电厂怀着几乎同样的想法和心情,拒绝与抚铝再续这样的低价。
  
  江苏电网新闻中心主任王新厅向本报表示,“目前的直购电虽然是双方谈好的价格,但期间变数较大。合同只能就一个基本用电量进行核算,超过基本电量的,直购方还要加价从电网购买电量。”
  
  “我们并不担心要实行直购电。”河北电网的营销人士则称,直购电影响了电网企业的利润,电网企业不会主动去推。而试点的双方,因为不是主管政府部门强力推动,也因各自的利益问题,往往也很难达成协议。
  
  一厢情愿
  
  电监会推行直购电试点与“十一五”节能减排攻坚战也发生了冲突。
  
  5月22日,发改委曾联合环保部等六部门,其中包括电监会,赴各地进行电价大检查,并将汇总名单在下半年公布并对名单中的“两高一资”企业进行高额的惩罚性电价。很多用电大户往往又都是“两高一资”企业,这意味着选择试点名单将会非常困难。
  
  从形势到环境,一切说明今年推动直购电试点工作阻力重重,况且试点行政审批权在发改委。那为什么电监会还要如此执着?
  
  电力体制改革八年来,电力系统已经实现了政企分离、厂网分离和部分的主辅分离,然而按照改革步骤,接下来要进行的输配分离和电价改革却一直没有动静,电监会的工作也近乎停滞。
  
  甚至有传言称电监会不久会被拆分,一部分职能划归发改委,一部分职能则会转到能源委。
  
  电力体制的改革方向正确与否也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在电力企业,几乎没有人想去讨论电力体制改革的问题。前能源部部长黄毅诚曾表示,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根本就是错误的。
  
  另一个事实也在证明这种声音,国家电网不仅没有按照改革预想被分割成区域电网,反而越做越大,总资产超过万亿,员工人数超百万,并步入世界五百强前15名。
  
  而一向以打破电力行业垄断者形象示人的电监会则毫无作为,除了向电力建设企业发放电力工程安装许可证,发布一些报告外,几乎没有在电力改革方面取得任何成就。
  
  “急于在电力改革上找出突破点的电监会,可行的也只有推动大用户直购电交易这一环节。”东兴证券研究员王玉泉说,“而市场对此却没有什么太多反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改革查看更多>电监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