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项目正文

辽宁红沿河核电二期基础工程开工

2010-07-29 13:20来源:中国广播网关键词:红沿河核电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月28日,在渤海辽东湾东海岸,辽宁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基础工程正式开工,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正式启动。

    2010年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同意辽宁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的复函》。复函指出,本工程(红沿河核电站二期工程)与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为同一厂址,采用与一期工程相同技术方案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工程建设要以我为主,在以往项目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提高设备自主化率。项目资本金为工程建成价的20%,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大连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按照45%、45%、10%的比例出资。

一至四号核岛全景

    据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峰介绍,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复函要求,项目参建单位进行了大量紧张、细致的前期工作。目前,二期工程的部分长周期制造设备已经订货,设计工作已经展开,现场场平工作已经完成,正在积极推进二期工程项目核准及建造许可证申请工作,目标是年内具备主体工程开工条件,可望于2016年底建成投入商业运营。两台机组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发电约150亿度,加上一期工程的4台机组,届时,红沿河核电每年发电量将达到450亿度。

    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厂址位于一期工程东侧,地势开阔。基础工程的施工主要是向地平面以下开挖,最大开挖深度可达13.7米,类似于建筑领域常说的“打地基”。打好“地基”,通过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的严格检查,并获颁发建造许可证后,核电站主体工程才能开工。

   红沿河核电站的建设,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核电设计自主化、核电设备制造国产化水平,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改善东北地区电力结构,促进辽宁省、大连市的经济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估算,二期工程建设期间,可带动全社会相关行业总产出增长约778多亿元,创造总就业岗位84.2万多个。一、二期工程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提供450亿千瓦时安全、清洁、经济的电力,拉动全社会总产出增长约420多亿元,创造总就业岗位37万多个,有力促进辽宁省和大连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自红沿河核电工程开工以来,已有近200家辽宁省内的设备供货、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参与工程建设。截至目前,辽宁省供应商参与项目建设共签约合同金额36亿元,一期工程累计向地方税务部门缴纳各种税费3.25亿元。施工现场各参建单位的人员中,来自辽宁省内的超过3000人。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红沿河核电项目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海水淡化装置

    在红沿河核电同一厂址上、采用同一技术路线、由同一家业主公司负责连续建设二期工程,对促进我国核电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建设等也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杨晓峰对记者说,按照“三同”方式连续建设,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与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大连市建设投资公司三家股东精诚合作的的典范。二期工程的国产化比例可达到80%以上,关键设备85%以上。同时,可进一步发挥规模化、批量化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与资源优化,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作为不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清洁能源,除满足电力需求,带动地方经济外,红沿河核电站的建设,对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节能减排目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悉,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红沿河核电6台机组全部投产后,每年将少消耗原煤约1600万吨,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约4400万吨,二氧化硫约22万吨,氮氧化物约18万吨。其中,仅一年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相当于近29万公顷森林的吸收量。

    延续一期工程的投资模式,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仍将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大连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继续按照45%:45%:10%的比例共同筹资建设,由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在一期工程建设“六大控制”(安全、质量、进度、投资、技术和环境)取得良好进展的基础上,两大电力集团再度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连续建设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对我国核电事业规模化发展意义重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红沿河核电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