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专家认为减少怒江地质灾害的根本是开发水电

2010-09-06 11:06来源:中国网综合关键词:水电水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8月8日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特大灾害之后,一度引起了社会上关于水电建设与地质灾害的争论。然而,几乎就在热烈争论的同时,8月18日凌晨,怒江州贡山县普拉底乡力透底村再次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造成20多人死亡,60余人失踪,受灾村庄被泥石流全部掩埋。仅仅几天以后的9月1日,怒江的保山地区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再次发生泥石流掩埋村庄的惨案,目前已有十余人遇难,几十人失踪。有关部门解释说“当地特殊的地质构造、持续多天的降雨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云南保山特大地质灾害的发生”。然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云南怒江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怒江地区的地质灾害能不能得到根本的治理?这才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关于如何看待怒江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所造成的地质灾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结论。这不能不让人想起 几年以前关于怒江水电的开发的一场争论。当年,一位反建坝的地质学者为了反对怒江开发水电曾宣传说怒江江地区地质脆弱,一旦进行水电开发将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然而,更多的专业水电和地质工作者们则指出;怒江的滑坡、崩岸、泥石流的灾害严重,恰恰是因为怒江水含有巨大的能量,长期冲击河谷,造成河床不断下切的必然结果。如果不能把怒江的水能开发利用起来,它就会不断地制造新的滑坡体,地质灾害也就会曾出不穷。只有把水能资源利用起来发电,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地质灾害产生的成因,从而减少地质灾害。如果不进行水电开发,怒江的地质灾害将永远无法避免。

  现实也正像大多数专家们所断言的一样,怒江的山高水急河水的能量极大,所以,怒江地区的地质灾害就特别频繁、特别严重。沿着一条几百公里的怒江公路,每年至少就有滑坡、崩岸、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上百起。这次怒江普拉底乡和保山发生的泥石流只不过是比较大的地质灾害,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而已。

  王兆印是清华大学水利系的知名教授。担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主编、世界泥沙研究学会秘书长,从事泥沙运动规律和江河治理方面的科研工作三十余年。王教授通过研究认为,崩塌和滑坡的动力其实都是来自河流的下切,下切的愈深,崩塌滑坡的势能愈大。他认为在河流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要坚持四个方向,即:增加阻力,降低流速;控制侵蚀,减少河流输沙能力;增加水面面积和生物栖息地的连通度;保护和修复河流自然景观。

  具体的说,治理泥石流的关键是要消能。清华大学在云南有一个试验基地,已经进行了常年的现场试验。没有治理前的08年当地一条河谷的年泥石流土方量达到了170万方,到09年治理后则只有2万方了。具体的消能方法,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季节性洪水的山沟里,可以错落的摆放一些大石头,增加水的阻力,同时起到消能的效果。在长年流水的河流里最好是建水电站。把河水的能量利用起来,不让它去制造地质灾害。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如果只建坝,不消能是没有效果的。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灾害治理,都是通过在山沟里建立小型堤坝的方式阻挡泥石流。而很多实践证明,泥石流堵是堵不住的,必须想办法消能。很多被用来阻挡泥石流的小堤坝,只能阻挡小的泥石流或者延缓泥石流的发生时间。由于小堤坝并不能消能,只能积蓄能量,最后这些小堤坝一旦垮掉,反倒变成了大的泥石流。怒江贡山发生的特大泥石流就有这方面的因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查看更多>水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