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2010年我国电线电缆制造业的挑战与机遇

2010-10-08 15:09来源:中国电缆网关键词:电线电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据了解,近年来国内企业已上马60多条高压VCV电缆生产线(其他国家累计只有20多条)。在本已产能过剩的中国线缆制造业,为什么会出现高压电缆、特种电缆产能的无序扩张?陈昆认为,常规电缆的技术含量低,基本不存在市场准入门槛,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已远远大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呈现持续白热化状态。

我国高压输变电网和新能源产业近些年快速发展,线缆制造业资源必然向高压电缆和新能源用电缆方面倾斜。“线缆产能过度膨胀的态势很严重。”陈昆对此表示担忧,自去年以来,各级政府在“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驱动下,以开发新产品或发展高端技术产品为名,投入巨资,新建厂房,从国外购置生产线和设备,动辄几亿元、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形成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不管企业的性质是国有还是民营,所投入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国家银行的贷款。目前,这些投资使原本已经过度发展、产能严重过剩的线缆制造业更是问题叠加,雪上加霜。” 

以高压交联电缆立式生产线(VCV)为例,国内2008年底前已投产32条(其中只有一条是国产的),目前已购设备即将陆续投产的又有28条,共计60条。 这些生产线的建成,使本来只有40%设备利用率的国内VCV生产线进一步闲置。同时由于产能过剩,又使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低价竞销甚至假冒伪劣等恶性竞争现象更加严重。这种不顾实际情况的盲目投资,不仅浪费了大量资金,而且极大危害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全国4000多家线缆企业中,95%是中小企业,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仅有300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仅10家。在总产值近7000亿元的中国线缆制造业,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不够。 

专家介绍,除了产能严重过剩,中国线缆制造业的产品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在中国企业热衷于高压电缆生产线投入的同时,却无法解决超净电缆料国产化的问题,能生产高压电缆附件的厂家屈指可数,研究高压电缆系统工程的机构更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在线缆产业链中,高附加值产品很少有企业涉足,航空航天、潜艇、核电、电子线缆、伴热电缆、汽车线束等高端产品主要由外资企业或境外企业提供。以核电站用电缆为例。据有关部门的资料统计,2010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核电站用电缆将提供100亿元的市场空间。 风电用电缆的需求量也将达到20亿元,且需求将逐年翻番。 由于核电站用电缆对无卤、低烟、低毒等技术性能要求十分严格,目前我国仅能生产核岛外围用线缆,其余电缆全部依赖进口。风电用电缆也有特殊的技术性能要求,高端产品仍需进口。

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线缆制造业的恶性竞争。早在几年前,美国康宁、日本藤仓、法国阿尔卡特、意大利比瑞利、韩国三星等跨国公司就开始研究中国电线电缆市场,他们一致认为中国是光纤通信、高压电力电缆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近年来,跨国公司通过独资或合资合作的方式纷纷在中国建立了光纤光缆、电线电缆生产基地,国际上主要的电信设备制造商都进入了中国市场,实现了本地化生产。美国康宁建了北京康宁、成都康宁、上海光纤三个厂,日本住友建深圳光纤光缆厂,日本古河、藤仓先后在中国全资建厂。韩国LS公司也进入中国市场,拥有LS电缆、LS彩电、LS机械等多家实体,资产规模达57亿美元,还在江苏无锡设立了汽车电缆生产厂。

“国外线缆业巨头的介入,使前景不明朗的中国线缆制造业增加了更大的变数和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其积极的一面。”陈坤认为,国外线缆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形成中国市场国际化的事实,国外线缆企业带来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有利于国内线缆企业学习和借鉴,确立国际视野,实施国际化战略,“国内线缆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提高竞争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线电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