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探求火电企业减亏之路

2010-11-25 11:18来源:互联网关键词:火电企业煤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电力行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其中,占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七成以上的火力发电,产业基础优势明显,但环保现状又饱受诟病。今冬,“身陷亏损门”、“煤电顶牛硝烟再起”、“资金链面临断裂”……一个个抢眼的标题,把公众和媒体的视线再次聚焦到火电行业。那么,是什么在威胁火电企业的生存?危机又如何解除?中国电力网络电视台(www.cptv.com.cn)日前采访多位专家与业内人士,共同为火电把脉:煤电联动何时再次起航?电企向上游拓展能否实现?

受访嘉宾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  王志轩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信息部主任  薛静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  胡兆光

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环保部主任  李雪斌

1  火电企业举步维艰

主持人:10月2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称:全国已有10个省份的火电企业全部亏损,一些电厂已经无钱买煤,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很快,这份由行业协会出具的报告就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薛静:这次季度分析报告的发布,从数据上来说分为两类,一类完全是国家统计数据,主要指企业效益。第二类是中电联利用自己的行业体系统计的。从这次周期数据来看,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季报所反映出来的。全国10个省份火电企业效益继续下降,特别新增了东北的三个地区,这是我们新看到的一个问题。中部地区的几个省份,火电企业亏损情况更加严重。整体来说,电力行业火电企业困难仍然在加剧。

主持人:薛静告诉记者,根据他们掌握的数字,今年1~8月,电力行业利润总额972亿元,同比增长108.5%,但火电企业的经营却持续下滑,利润从上年同期的268亿元下降到220亿元。

那么,火电企业的效益为何与行业发展背道而驰?企业的现状真的如此令人堪忧吗?为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记者来到了北京周边的一家发电厂———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井热电厂。这家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热电厂,有着50年历史,是首都西部最重要的电源支持点。

李雪斌:这两年,电厂效益一年不如一年,就跟海绵里面的那个水似的,利润一点儿一点儿往外挤,最后等于给挤没了。

主持人:那么,是什么在拖累火电企业前进的脚步呢?

李雪斌:我们2009年总共用了206万吨煤,发电量大概是31亿千瓦时。打个比方,一度电卖了3角钱,但发一度电用的煤没准要用2千克煤,这两千克煤几乎就接近3角钱了,加上设备损耗、内部损耗和工人工资,最后等于就没有利润了。

王志轩:由于煤炭价格这几年持续上涨,所以在整个电力成本里面,煤炭成本高达70%,占去主要部分,这个70%左右是根据各个企业宏观统计后的结果。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企业又不同,这里面会有些差别。如果煤炭占去电厂成本70%的话,煤价的涨幅大小对电厂最后折合成电价的整个成本,就起到决定性作用。

主持人:在采访时,高井热电厂正在卸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煤炭大省山西,他们有专门的采购员长期驻场,每天24小时都会盯着煤,尽管这样,在用煤紧张的时候,厂长依然会为找煤而忙碌。

李雪斌:我们厂的厂长特别着急电煤的供应,这不光关系到利润问题,我们地处北京,还存在供热问题。我们现在有6台10万千瓦机组,供热面积就达1200万平方米。

2  煤电矛盾日益加剧

主持人:其实,因为煤荒,火电企业陷入“断粮”危机,已经不是新鲜话题,早在2003年冬季,部分未能与煤炭企业签订供需合同的电厂就曾出现了断粮危机。到2008年和2009年,煤电矛盾开始逐渐演变为全社会都很关注的焦点话题。

更为严重的是,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让原本就紧张的煤电矛盾雪上加霜。今年11月初,就在中电联发布火电企业陷入生存危机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一组有关煤炭的新闻,再次让火电企业的决策层们如坐针毡。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企业查看更多>煤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