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拉闸限电”:经验可以无,常识应该有

2010-11-26 10:33来源:国际在线专稿关键词:拉闸限电节能减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改委国办连发通知禁止为完成任务限电。在“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最后一年,有声音质疑目标的设定和任务分解的科学性。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称,“确实没有经验,有些地方在执行当中前松后紧,到今年最后阶段,为实现这个目标,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做法。”(11月24日《新京报》)

发改委很实诚,一语点醒梦中人。眼下,柴油逼宫、发电机自抬身价,弄得居民都恨不能人人化身蓄电池以备不时之需,毋庸讳言,越逼越紧的减排目标是这出戏的总导演。这当然不是说节能减排是个坏东西,低碳生活人人爱,公共治理也需要在资源能源的节约上承载相应的历史责任,“阵痛”或“成本”自然无可规避——但是,某些地方的节能减排为何罔顾民生冷暖,弄成了不择手段的闹剧?

发改委的答案是“没经验”。理解万岁。节能减排确实是个新事物,就像谈恋爱,既然没经验,犯点小错误也就情有可原。但经验这东西,未必“人如其名”。在明知有些地方无法完成节能目标的常识下,催促目标不折不扣地完成,时日有限,后果堪虞,谁还敢慢条斯理?这就好比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明明考不到90分,老师考前却声色俱厉地要求其不达目标不罢休,只要监考不是那么严苛、只要考不到90分的目标非常严重——作弊的后果也算是可以料想的事儿。这个逻辑无须任何经验,是为常识而已。

还有个细节非常有趣:同样是发改委的通知,节能减排的目标被落实得铿锵有力,禁止为完成任务限电的通知怎么就差强人意?道理很简单,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任务是死的,方法是活的,后果是严重的。任务完不成,关涉地方政绩,事关相关官员的前途;而拉闸也好限电也罢,影响的无非是眼下的民生或经济——上面的压力要远甚于下面的压力,行为选择就不是难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拉闸限电查看更多>节能减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