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杜邦推动中国风电进入高品质时代

2010-12-04 10:11来源:电气技术关键词:杜邦风电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正成为全球风电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首选市场。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已连续四年呈翻番式增长,发展势头极为迅猛。进入2010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力发电转入健康稳健发展轨道,设备的品质成为风电设备市场角逐的决定性要素,特别是随着大批风力发电机组即将渡过保质期,今后两年将成为考验中国风电装备质量的关键时期。10月,“201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盛大举行,吸引了全球业界的高度关注。在此期间,由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机电商报》社承办的“风电新时代:以质取胜”研讨会邀请到众多决策人士、权威专家以及来自风电整机设备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认证检测机构以及材料供应商的资深业者同台论道,围绕着风电设备质量保障及其解决方案这一核心论题,从市场形势、产业政策、技术焦点、产品与应用方案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与探讨。

风电设备品质优先发展

在“风电新时代:以质取胜”研讨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做了精彩的发言。

早在1980年就到国家科委从事能源科技工作的石定寰指出,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得到了国家科委的支持,把包括风能在内的新能源纳入到了国家科技发展的计划当中。“六五”计划的后三年,全国科技攻关用在新能源的支持金额为300万元,起动了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支持。当时的风电从小风电做起的,第一个国家攻关项目是针对内蒙古草原广大牧民的用电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风机开始向大型化发展。通过国际合作,引进了百千瓦级的欧洲的风力发电设备,组织中国百千瓦级的风电消化吸收和自己的创新。到20世纪末期,中国已经掌握了从百千瓦级到兆瓦级的风电技术。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风电产业发展脚步大大加快。在进入新世纪的短短十年中,中国的风电装机从不足100万千瓦,到2010年预计将超过4000万千瓦,增长40多倍。这样的发展速度任何国家都是很难相比的。中国的风电产业走上了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国的风电制造水平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快速提升。中国风电的研发水平从700千瓦、800千瓦到1兆瓦,再快速上升到1.5兆瓦、2兆瓦,现在已是3兆瓦和5兆瓦的水平,3兆瓦的风机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

中国正在制定2020年风电发展目标,初步规划是1.5亿千瓦,甚至2亿千瓦,如果有更大力量投入和更健康发展,达到更高的装机容量都是可能的。也就是说,中国到2020年的时候会达到2010年全球的风电装机容量。

中国的风电正从大规模的高速发展逐渐转向既保持一定的速度,又更加强调质量的时代。这些年中国的风电场建了很多,但发电量并不理想。目前中国的风机质量、效率、有效运行小时数等各方面离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风电场运行管理水平和先进国家也有很大差距。

中国风电设备近几年的国产化率有所提高,但是质量和寿命还没有保障,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尤其在中国西北地区安装的风机,大部分置于恶劣天气的考验之下,能不能保证安全、稳定、可靠、长期稳定运行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经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中国制造的风机有断叶片的、塔架倒了的、轴断了的等重大的事故。这反映出在制造过程中,材料和零部件的匹配不符合标准,存在不少的问题。现在自主的核心控制软件和控制系统是薄弱环节,整个系统的设计技术很多公司现在用的图纸还基本上是买来的。关键设备的检测手段还不具备,我国到现在还未建成一个叶片耐疲劳实验室。

中国风电产业目前尽管规模很大、发展速度很快,但在以质取胜的目标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下很大力气提高创新能力,大力提升行业的创新能力。国家要对行业发展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要把公共服务平台、监测中心、监测手段、产品认证、标准建立、资源评估等公共服务工作做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