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0-12-09 15:09来源:新华网天津频道关键词:海浪发电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然而,海面试验并不成功,电流时强时弱。秦臻与刘士明找到症结,将最底层的浮球改为碟形,以避免海浪的应切力,稳定电流试验成功。
海浪对海岸的冲击力每平方米达20至30吨。科学家曾对世界各大洋平均波高1米、周期1秒的海浪进行推算,认为全球海浪能功率约为700亿千瓦,其中大约25亿千瓦为可开发利用的海浪能,与潮汐能相近。
大秦旗舰科技有限公司认为秦臻的“浪泳发电平台”具有潜在商用价值。公司决定将为浪泳发电平台安装更多浮体,以生产更多电量。同时,该公司还将尝试铺设海底电缆,将浪涌发电平台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岸上供村民使用。
指导教师刘士明说,随着未来浪泳发电平台面积扩大,可以进行海水淡化,为生产生活创造条件,继而进行各种建设,甚至可以畅想建造公寓。
世界上的第一个海浪发电装置诞生于1911年。1964年,世界上第一个海浪发电装置在日本研制成功,发电能力仅60瓦的发电机点亮了一盏航标灯。此后,加拿大、英国、芬兰、丹麦、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等进行海浪发电研究,并相继提出300余种发电装置方案。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近万座海浪发电装置在运转,仅日本就有1500多座。一些国家已开始从研制用于航标灯、浮标等小型海浪发电装置,向中大型的海浪发电装置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技术问题,目前海浪发电成本较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岛由于远离陆地,并网电力设施建设难度大,通电成本非常高。而泛能结合微电网的推出,解决了这一难题。对于中大型群岛而言,由于对电力需求总量和可靠性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往往通过海缆与大陆联网。例如舟山群岛地区的舟山主网通过220kV和110kV海缆与大陆电网相连;嵊泗电网通过50kV直流海缆与上海电
海洋波浪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清洁能源?记者7月10日(今日)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获悉,中国电科38所最新研制的波浪发电装置正式通过国家海洋局验收。该装置成功突破波浪能液压转换与控制装置模块及千伏级动力逆变器关键技术,实现波浪稳定发电,且在小于0.5米浪高的波况下仍能频繁
随着气候变化对全球各地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正在加快能源转型的速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从海水蓄能发电球,到可打印光伏板,科学家们正在呕心沥血的寻找新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或者提高现有清洁能源的效率。近日,澳大利亚海潮能源公司WaveSwellEnergy宣布,正式启动一种
美丽的海岛往往都是度假的天堂,但是供电问题与大陆相比存在许多问题。究竟采取哪种供电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呢?下面小编就带你一探究竟。一般来说,海岛供电模式主要分为两种:联网和离网。对于中大型群岛而言,由于对电力需求总量和可靠性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往往通过海缆与大陆联网。例如舟山群岛地区
从海浪提取能源来发电是一个很诱人的创意。早在1974年,有人就进行了首次尝试,爱丁堡大学员工斯蒂芬索尔特(StephenSaltr)就想出了一个名为鸭子的创意:将房子大小的浮标系在海床上,利用浮标将海浪上涨的能量转变成旋转运动,从而驱动发电机。这项尝试失败了,因为要驱动发电机,还要进行大量的后期
与印尼合作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个支点。印尼扼守马六甲海峡,南面西面毗邻印度洋,东南面与澳洲相接,从海洋航道战略安全角度考量,印尼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国电力报》:请您介绍一下印尼能源的基本情况。拉哈尔佐大使:众所周知,印度尼西亚在亚洲能源产业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亚洲能源净出口
与印尼合作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个支点。印尼扼守马六甲海峡,南面西面毗邻印度洋,东南面与澳洲相接,从海洋航道战略安全角度考量,印尼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国电力报》:请您介绍一下印尼能源的基本情况?拉哈尔佐大使:众所周知,印度尼西亚在亚洲能源产业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亚洲能源净出口
海洋能是被誉为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之后的蓝色能源。作为一种可能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海洋能一直被世人所关注。然而,海浪发电转换率不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目前,发电模式的创新和发电效率的提高以及安装方式的改革是制约海浪发电的关键技术和瓶颈,是实现海洋蓝色能源的最大挑战。日前,
作为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风能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可持续性——晴天和多风的日子并不是总能遇到。就这一点而言,波浪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15日报道,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利用海浪发电的纳米摩擦发电机。研究人员称,这种发电机结构简单、廉价易用,可昼夜无休地持续工作。摩擦发电效应是两种材料接触和分离产生电荷的一种现象。负责这项研究的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音译)团队,此前曾开发出一种能为手机电池充电的固体摩擦发电机。而新研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摩擦发电在潮湿如海水的环境中产生?研究人员发现,摩擦发电现象并
世界各地的能源公司设计的一系列看似笨拙的海洋能发电设备原型纷纷上演其第一次“水中之旅”。这些测试的进行标志着人们对“如何向海洋要能源”这个有着数十年之久的老问题进行新的探索。绝大多数风力涡轮机在外观上大同小异,致使利用风能发电的竞赛更像是一场怪异的赛跑,而不是F1比赛。当前,一系列形态各异的海洋能发电装置正处于研发当中。借助于这些设备,设计者希望能够找到在海浪和潮汐的恶劣化学、物理环境下获取能量的最有效方式。“海蛇”致力于从海洋中获取可再生能源的研究真正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
日本政府发布新能源政策,决定提高自然能源使用率,希望到2030年完全摆脱核发电。除多采用太阳能以外,日本也将全方位发展风力发电、地热发电、生物能源以及海浪发电。近期,日本首相府展开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民众赞成,日本成为“零核”先进国。昨天,日本环境部长细野豪志发表新能源政策时表示,“政府已决定全方位发展自然能源,要在2030年以前提高这方面的电力供应,以取代目前占总发电量约三成的核能发电。”他表示:“日本现在使用的自然能源占全部电能的比率不到4%,要达到脱核目标,就须把自然能源供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