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充分应用世博合作伙伴权益和“国家电网馆”大力传播公司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品牌价值。作为独立建馆参展的中央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以“创新,点亮梦想”为主题,成功建设了集中展示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成就、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现代家庭智能用电等内容的国家电网馆。通过实施绿色通道、网上预约等举措,使国内外游客在世博会期间享受到安全、便捷、亲切、舒适的服务,充分体验了国家电网创新理念与我国城市发展相互融合的美好前景,使国家电网馆成为世界各地观众感受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成就的平台,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国家电网发展水平的窗口,成为国家电网公司与各利益相关方加强交流互动的桥梁。世博会期间,国家电网馆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505.8万人,占入园总人数的6.92%,圆满实现了“成功、精彩、震撼”的展馆参展目标。通过组织营销公关活动,制播电视广告宣传片、投放网络和平面广告、开通主题网站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树立特色展馆形象,传播了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价值理念。通过设计具有较强亲和力的坚强智能电网标识,举办“7.26”国家电网馆特别活动日活动,召开智能电网国际论坛等活动,促进智能电网理念获得了广泛共识,应用世博平台促进了公司中心工作。通过统一设计制作3万套世博保电员工工装,组织城市夜景摄影大赛,多次召开以世博供电保障与服务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和媒体通气会,统一展现了“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表彰会上,公司与其他中央企业在世博保障工作中的表现得到了国资委的高度认可,6家中央企业馆被认为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办出了亮点,办出了精彩。下一步,公司将围绕国资委提出的“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发展目标,学习借鉴世博优秀文明成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为推动“十二五”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到,
7月10日,国网浙江物资公司邀请省内废旧管理专家,现场观摩研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近年来,国家电网加快配网改造,变压器更换和报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变压器箱体内存在属于危险废弃物的绝缘油,如何高效绿色拆解报废变压器成为被集中关注的话题。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利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记者从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受高温天气持续影响,7月16日16时49分,陕西电网负荷达4491万千瓦,连续三天创出新高。这一负荷比2024年最大负荷增长10%,比前一日最大负荷增长2.7%。受大陆高压影响,7月14日以来,陕西全域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局地气温突破42℃,全省用电负荷快速攀升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参照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坚持“统筹协调、继承发展、交叉融合”原则,创新构建“电力学科引领、多学科协同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特色技术学科体系,全面厘清电网发展底层根技术,绘制形成技术学科图谱,邀请行业内外优势力量以学科建设为锚点,携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公司
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思源电气”)成立于1993年12月,是国内知名的专业从事电力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服务的上市公司,荣膺上海市创新型企业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火炬计划企业、中国能源装备十佳民企等荣誉称号。目前,公司拥有八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产品线覆盖输配电一次及二次设备
黑色的“乌金”,不仅能在熊熊炉火中温暖世界,更能在化工工业中升华变身,转化为助力经济发展、造福人类的煤制油、煤化工产品。璀璨的电光,不仅能点亮千家万户,更作为“发电+”综合能源供应的主力军,以供气、供暖、CCUS等多种形式提升经济价值。以创新为驱动、以低碳为引领,千百年来推动社会进步
深耕属地谋发展,转型升级添新绩。公司下属一公司中标漕泾综合能源中心二期2×1000兆瓦发电项目,物资公司中标漕泾综合能源中心二期物资代保管服务项目,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漕泾综合能源中心二期项目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规划建设2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清洁绿色高效煤电机组。一公司承担其中
双碳目标下,储能市场呈万亿级爆发。众多企业涌入储能赛道,凭借不同优势各显身手。瑞达国际集团(以下简称“瑞达集团”)独辟蹊径以无酸固态电池开拓国内储能市场,走出来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深耕电池行业瑞达集团成立于2002年,主要涵盖三大业务:新能源产业,新型纳米材料,非标定制化工业控制
2023年3月28日华东地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第29届年会暨第24届废弃物处理研讨会、2023城市管理技术与装备博览会(简称华东环卫展)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此次展会展示面积28000㎡,8大主题环卫展区竞相亮相,200家展商同台竞技,汇集全国环卫人热切关注,有近3万人报名现场观展,呈现环保行业的“饕餮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2年10月28日,由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简称舜华新能源)参与投资,舜华新能源负责建设和运营的国际汽车城加氢站在嘉定区嘉北郊野公园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国际汽车城加氢站项目位于嘉定区嘉北(郊野公园)一期嘉
编者按:进入21世纪以来,四川发挥区位、产业、人才和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推动碳资产开发,深度参与国际国内碳市场,先后经历国际清洁发展机制阶段(2013年及以前)、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阶段(2014—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并存阶段(2021年以来)。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鸣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6月13日晨光电缆获得批文晨光电缆的北交所申报材料于2021年12月30日获受理,2022年4月12日进入问询阶段,6月1日过会,6月2日向证监会报送材料,6月13日获得批文。资料显示,晨光电缆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电线电缆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专业生产500kV及以下超高压与高压电力电缆、中
2022年1月1日开始,中国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或者说次平价,广东有一点点短期的地方补贴),如果统计数据不出问题,到2021年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的装机容量(接下来3个月在内)即将突破25GW,如果按之前的5年质保期计算,接近3GW海上风电机组已经或即将出保,这对中国海上风电开发企业及海上风电装备
延期一年的2020迪拜世博会目前正如火如荼进行。作为阿拉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国际盛会,本次世博会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理念,践行可持续发展,其中光伏建筑一体化电站是一大亮点。阳光电源为迪拜世博会40多座建筑提供了光伏逆变器解决方案,总计容量2.8MW,每月可以输送约63万度清洁电力。
本文从理念形成、实践探索、机制完善等层面系统回顾了我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发展历程,结合“大气十条”以来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工作重点和机制创新,总结了空气质量改善、统一标准体系建设、重污染天气应急体系建设、环境监管模式创新、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基于未来我国区域大气环境管理需求,从综合管理体系、立法保障、规划统筹、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