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评论正文

风电装备国产化大提速 五大瓶颈尚待突破

2011-03-10 14:51来源:慧聪表面处理网关键词:风电装备风电风力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召开的“2010年全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0年我国发电装备产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3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火电机组产量高达136台/6803万千瓦,在火电设备总产量中的占比达到80.3%,其中超超临界100万千瓦火电机组制造国产化率已达100%;风电机组产量达1646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其中1.5兆瓦及以上大型机组在风电设备总产量中的占比高达95%;特高压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输变电设备继2009年在世界首条试验示范线路成功投运以后,2010年在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上又有新的提高。

毋庸置疑,在特高压的带动下,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国产化率不断提高,成绩斐然且发展前景乐观。然而尽管如此,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国产化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需改进和突破。

核电装备国产化提速

据介绍,目前我国30万千瓦核电已经自主;60万千瓦也已基本自主;100万千瓦自主品牌已经设计出来,并得到了国家核安全局认可。其中,二代改进型核电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核电控制系统、锆管、蒸发器U型管、应急电源、核级阀门等一大批核电关键设备实现了国产化。三代核电超大型锻件、蒸发器、主管道、安全壳等关键设备也能够自主制造。

2010年6月12日,由上海电气承制的全球首台AP1000国产化主设备——三门核电1号机组安注箱在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电站辅机厂顺利发运,标志着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设备国产化实现了零的突破。

据专家介绍,核电国产化包括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运营,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从在建电站的国产化程度来看,我国核电设备在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领域的国产化率水平已达到70%以上。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在核电二代改进型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正在向第三代、四代核电技术前进。一旦我国三代百万千瓦自主品牌核电技术实现应用,我国核电国产化、核电技术实力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此,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说:“我国要把核电做大,就必须把国产化抓上去。核电技术不能依靠别人,主动权不掌握在我们手里,就得不到发展的机遇。依照现在的形势和建设规划,我国核电将会迎来世界核电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而核电国产化对国内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风电装备国产化已拉开序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装备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风力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