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核电布局 向内陆转移须考虑环保问题

2011-03-15 13:43来源:互联网关键词:核电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核电站大规模推进过程中,必须考虑地震、战争、恐怖袭击等外力影响。选址考虑地质、气象、水文、交通等综合因素。”胥胜利说。

核电建设的另一种冲动在于,核电可以吸引高额投资。按照业内预算,每百万千瓦核电装机投资约120亿,4000万千瓦投资额在5000亿元左右。所需资本金由核电企业与地方政府融资,剩余资本通过银行借贷。

理顺核电上下游

中国工程院《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称,铀矿资源不对核电发展形成制约。

中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过去国家对铀矿资源勘探、开发投入少,铀矿资源探明储量并不明确。

此外,铀矿资源的勘探仅限于点,60%以上的国土面积没有勘查。在铀矿开发中,遇到一些体制、政策难题,例如在同一区块存在铀矿与其他矿种矿权重叠。

“这都是铀矿资源供应的不确定因素。”上述人士说。

除此之外,核乏燃料处理与核电发展规模并不配套,核燃料循环利用体系尚未建立。

公开信息显示,我国第一座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工厂于2010年底投用。该乏燃料后处理中试厂于1992年动工建设,19年之后才投用,且尚未形成生产规模。

上述中核人士说:“以中试厂15年建设周期计算,到2025年国内核电装机至少8000万吨千瓦,其产生的燃料已经存储15年,超过最大储存时限,必须及时处理。后处理技术比核电技术复杂,放射性强、投资大,各省市政府不感兴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