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多位地震专家不认同怒江水电开发将引发地质灾难说

2011-03-15 14:15来源:中国青年报关键词:怒江水电水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清华大学水利系王兆印从事泥沙运动规律和江河治理科研工作30余年。他认为,崩塌和滑坡的动力其实都是来自河流的下切,下切得愈深,崩塌滑坡的势能愈大。他认为在河流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要坚持四个方向,即:增加阻力,降低流速;控制侵蚀,减少河流输沙能力;具体地说,治理泥石流的关键是要消能,在长年流水的河流里最好是建水电站。把河水的能量利用起来,不让它去制造地质灾害。

张博庭的观点更激进,“去年我国舟曲发生的特大泥石流,恰恰是当地水电开发不足造成的。如果水能被利用起来发电了,就不会不断地深切河谷,造成坍塌,并产生那么多的滑坡和崩岸。如果水电站的水库能够把洪水拦蓄起来,留到枯水期应用,它同样也就不会再让洪水泛滥,并卷起泥土形成泥石流。”

“灾难说”在地质学界内部未达成共识

中国科学院院士邓起东表示,“如此重大的问题,应该更多地听一听一线工作同志的意见。”

3月6日举办的《水电开发中的地质和地震问题研究》论坛上,我国多位从事地震研究工作的专家以及水库大坝地质和抗震专家,向社会媒体和公众说明了怒江附近区域的地震地质灾害情况及其与水电开发关系。

徐锡伟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与徐道一同一个单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坝址若处于断裂带上,一旦地震,的确无坚不摧。但实际操作中,只要不让坝址区跨断层、提高设防烈度,水电开发依然是安全的。

关于怒江深大断裂,徐锡为指出:“所谓的怒江断裂带,确实是一条长期活动的古老的活动带。但是根据目前的鉴定结果,至少从北段来看,除了它旁边的一些次生断裂是活动的,主体部分不是东昆仑断裂带那样整体贯通的断裂带,而是断断续续在旁边发育的断裂带。如果通过地震安评,通过活动带的填图,把这些断层的位置确定出来,不让水坝坐落在断层上,我想水坝没问题。”

徐锡伟还强调,世界各国抵抗地震灾害的主要手段,几乎都是要采取避让地震断层的方式。不管是日本的东京、美国的洛杉矶、我国的唐山还是其他震区的城市,几乎都无一例外。

同在地震局工作的研究员虢顺民在怒江区域工作多年,在云南西部做过一二十个水电站的地震安评,并亲身参与了怒江水电开发安评工作。他说:“要从实实在在的野外考察结果来看,不能光靠分析。地震风险在水电开发中不可避免,云南、贵州、四川几乎都存在,但是它有大有小。像云南的东部,地震危险性小,中部、西部比较大。所以,我们针对不同的风险度,要进行细致的工作,找出风险度大的地区,找出风险度小的地区,然后采取对策,采取抗震设防。我们还是有办法在水电开发中防震、抗震的。”

虢顺民举例说,他接触过怒江六个水电站的资料。怒江在云南境内穿过怒江断裂带,要分清怒江断裂不等于怒江。”在对这条断裂上的六个水电站进行鉴定的工作中,对怒江断取了33个年龄数据,全部是在十万年以早的年代,只有一个在南边的水电站有近期活动断裂数据。在这条断裂上,历史记载以来没有六级以上的地震记载,只有北边在马吉电站周围有过五级左右的地震,但是它不完全落在断裂上,在断裂的附近。

虢顺民认为,老专家徐道一所提出的“怒江水坝的地震风险程度全球最高”的结论有些夸大其词,“别说是在全世界,就是在中国甚至在云南省内,怒江的地震风险也不可能是最高的。”“滇西处于三江地区,在这三条江上都布满了水电站。所以,三江都在开发,都在搞研究,都在搞地震安评。我感觉这三条江里风险性更高的是金沙江。穿过金沙江,有很多活动断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怒江水电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