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国际正文

日核安全大漏洞:55座核电站多处于地震高危区

2011-03-15 20:53来源:国际在线关键词:核电站日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研究员刘军红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日本负责核电站安全检查的部门是原子力安全和保安院,直属日本经产省。由于日本发展核电主要依循“国策民营”的模式,即由民间企业出头来经营核电事业,而他们的顶头上司就是日本经产省。自己经营,自己监管,难免会监管不严,糊弄了事。像此次发生爆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早在1978年就曾发生临界事故,但却一直被隐瞒至2007年才公之于众。

还有专家认为,日本的核电站普遍存在设备老化的问题,发生事故的几率比较大。据悉,日本很多核电设备仿照的是美国40年前的设备而设计,其中不少已是“超期服役”,使用寿命已接近或超过25至30年的最长年限。

据日本媒体报道,今年2月7日,东京电力公司完成了对于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分析报告,报告称机组已经服役40年,出现了一系列老化迹象,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等。

核电站抗震力差 

日本是地震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却拥有多达55座核电站。而这其中,有70%以上的核电站位于地震高危区域。大灾一来,核电站的脆弱性可想而知。

2007年7月,日本中部地区新潟县遭遇里氏6.8级地震。地震过后,位于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厂发生火灾,该核电站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也发生了泄漏。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核电站距此次地震的震中仅9公里。也就是说,核电站一直处在一个高危地带。这样的选址确实不够科学。

当然,选址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核电站就能自如应对地震。其抗震设计能力也尤其关键。据悉,日本国内的核电站在初期设计上都有一定的防震标准,但有些核电站的抗震标准不够高。譬如说,当年因为地震而发生火灾和泄漏事故的柏崎刈羽核电站,在设计之初预计的震级为最大里氏6.5级,而2007年那次地震的震级达到了6.8级,超过了设计预期。

据日本媒体报道,拥有福岛第一核电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东京电力公司的内部文件显示,该公司此前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所作抗震测试的最高强度低于此次地震的实际强度9级。显然,增强抗震设计能力,应是日本核电站规避风险的一个努力方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