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泛在电力智能配电网市场正文

起航十二五:特高压建设进入快车道

2011-03-25 10:00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特高压十二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优化电源结构、加快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是我国发展清洁能源的根本措施。预计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4%;发电用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2.5%左右,转化为电力的清洁能源比重超过清洁能源利用总量的80%。

国网能源研究院对“十二五”及中长期的清洁能源发展前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7亿~18亿千瓦,其中煤电10.5亿千瓦左右,燃气发电和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合计1.2亿千瓦左右,常规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及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6.2亿千瓦左右。

风电省内消纳、区域消纳的格局,不能充分发挥电网优化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加快电网建设,尤其是跨区电网建设,是实现电源结构优化的不二之选。按照就近消纳风电的思路,未来我国“三北”地区的风电开发规模将受到风电消纳能力不足的限制;华中和华东等受端地区风电消纳能力充足,但受风能资源条件限制,风电开发规模有限。如果仅考虑省内消纳或区域消纳风电,在高效消纳风电的前提下,2015年我国风电的开发规模仅可达到5900万~6500万千瓦,2020年达到9000万~9600万千瓦。因此,必须借助于跨区输送,通过构建坚强的“三华”受端同步电网,并考虑“三北”地区的风电大规模跨区送入“三华”电网,2015年我国风电开发规模可达到9750万千瓦;2020年我国风电开发规模可达到1.595亿千瓦。

我国规划在“三北”地区建设若干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但当地省级电网或区域电网消纳风电的能力有限,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必须依靠大容量、跨区域、远距离特高压输电通道。从消纳市场看,我国“三北”地区的新疆、甘肃、蒙西、蒙东、吉林等地区2020年的风电开发规模为8000万千瓦左右,其中跨省跨区外送6200万千瓦,占其风电开发规模的78%。

风火“打捆”输送是风电跨区输送的最佳方式。风电单独外送的经济性很差,且不利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借助于未来规划建设的煤电基地特高压交直流跨区外送通道,可以实现风电和火电的联合外送,促进“三北”风电在更大范围内的消纳,并大幅降低风电外送成本。

形成“三华”(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可以取得巨大的错峰效益。以特高压“三华”同步电网为载体,可实现大电网中的水、火、核、风、抽水蓄能等电源的互补。把华北、华东、华中电网强联网,形成“三华”同步电网,可以降低最大负荷,减小峰谷差。研究表明,2020年“三华”电网最大负荷可降低近1000万千瓦,峰谷差缩小1200万千瓦。另外,大同步电网内的电源在种类上、季节性出力上都有很大的差异,电网互联后在不同季节中各类电源就能实现调节能力的互补。

借助“三华”电网的错峰及电源互补,可极大提高风电消纳能力,为实现我国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和高效运行奠定基础。“三华”同步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可达到1.1亿千瓦左右,比华北—华中—华东三个区域电网不实现强联网增加约4000万千瓦,将为实现2020年全国1.5亿千瓦风电的开发和消纳创造必要条件。

特高压将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

特高压输电将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电,煤炭产区的煤电基地可就地利用煤矸石、洗中煤、褐煤等低热值煤炭。未来铁路以输送洗精煤为主,改变目前铁路拉着大量“石头”跑的现象,可大量减少电动机车电耗和海运油耗。同时公路运煤也可大量减少,按特高压输电替代2亿吨公路输煤测算,每年节约的能源折合燃油300万吨。

特高压输电比输煤占地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高。输送相同能量时,从“三西”到华东地区,铁路海路联合运煤占地面积是特高压交流输电的2~4倍。如果将未来新增煤电主要设置在我国西部和北部煤炭产区,能够为中东部地区节省土地6000公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十二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