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农电报道正文

河南商丘供电公司决战“煤都”

2011-03-28 15:58来源:河南商丘供电公司作者:蒋震关键词:河南商丘供电技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月26日,随着商丘220千伏梁庙变电站I裕梁线的送电成功,标志着该站技改工程圆满告捷。此时,所有工程参战人员心中回荡着同一个声音:永城—这座“中原煤都”的用电更有保障了!

精细化管理保安全

220千伏梁庙变电站担负着永城神火、永煤两大煤炭企业和周边的工农业生产用电任务。为进一步提高矿区供电可靠性,商丘供电公司决定对梁庙变电站已经老化的220千伏隔离开关等设备进行更换。

对于老站改造,由于要把旧设备拆除,再安装新设备,不仅要克服运行方式变化多、线路倒电源等复杂操作。再加上检修、运行、电焊等多个工种60余人交叉作业,施工难度可想而知。那么,梁庙变电站隔离开关改造是如何保证现场施工质量和作业安全的呢?

3月22日,笔者在现场看到,工器具摆放区、消防设施区划分整齐,各种安全警示牌、安全警示标语设置齐全、随处可见。工作现场的一块《检修现场标准化作业图板》特别醒目。图板上明确了现场施工的停电设备范围和检修设备任务、安全措施布置、危险点及预控措施的落实要求等内容。“每天工作前,各班组、小组都要召开班前会,交代今天工作的主要内容、施工中注意事项等情况。收工后,不管多晚,各个小组负责人都会在一起开个碰头会,总结当天工作的安全生产情况,确保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现场安全监督员李明介绍说。

商丘公司实施的安全精细化管理为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撑,始终提醒施工人员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从而在技改期间实现了“零事故”。

党徽闪亮冲在前

梁庙变电站工程改造现场,热火朝天,处处有表率。在工作现场,随风飘扬着“党员突击队”鲜艳的旗帜,加上蓝色工作服上那一枚枚共产党员党徽,给全是冰冷设备的变电站带来了一抹鲜艳的色彩。

商丘公司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创佳绩、展形象,带领广大施工人员争先创优夺金牌工程。

“嘿,老伙计,你来了。”在工作现场,一个正忙乎着检查安全措施、嗓音嘶哑的小伙子跟笔者打招呼。定睛一看,原来是老熟人:检修二班班长刘新宾。笔者不禁问道:“怎么搞得,几天不见连嗓子都变音了呢?”原来,在安装隔离开关时需要站在高高的基座上,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刘新宾只要一站上基座,没有特殊的情况就不会下来。春天干燥的气候,再加上大风在毫无遮挡的变电站里肆无忌惮的猛刮。一天下来,嘴唇就开始干裂起皮,嗓子干痒难受。刘新宾说,时间紧迫呀,为了喝口水,爬上爬下的又要浪费一些时间,忍一忍就过去了。一旁的田志勇调侃说:“呵呵,班长一“懒”,我们也都跟着学“懒”了。”望着他们安全帽下那黝黑的脸庞和嘴唇上那道道裂开的血口,笔者不由得举起了手中的相机。

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三天时间安装、调试完毕五组隔离开关,一天半完成二次屏接线等一个个“奇迹”接连不断的在施工中产生。

16天的辛酸苦辣

16个日日夜夜,每一天总有那么动人的场面;每一个战斗集体里,总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

16天里,运行人员每天凌晨4点就开始操作,有时为了准备第二天的操作票还要工作到晚上11点。工作虽然繁重,但大家没有丝毫怨言,为了确保每一次操作的万无一失,运行人员放弃了休息,主动要求加班。运行人员坦承:“说实在,真挺累的。但是看到变电站一天一个变化,心里还是很高兴呀。”

16天里,继电保护二班班长张勇5岁的孩子发烧住进了医院,妻子一人单独在医院照看。孩子打爸爸的手机说:“爸爸,你能来看看我吗。”孩子哪里知道,在离他100多公里之外正在工地忙碌的爸爸有时连中午饭都不顾的吃。青工楚余良的婚期虽然只剩半个月的时间,但技改工程开始后,小伙子把婚礼准备的事情全部交给了未婚妻办理,毅然的跟着“队伍”来到工地。期间不但没有请过假,还天天早来晚走,遇到人手、作业紧张的时候,自觉跟着加班,从来没有怨言。

16天过去了,他们瘦了、黑了,梁庙变电站却挺起了坚强的脊梁。这群最可爱的电力人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汗水和热血唱响了一曲奋进之歌!如此响亮,响彻“煤都”!

作者: 蒋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