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政策正文

中国全面检查核设施暂停审批核电项目

2011-04-14 13:53来源:电气中国关键词:核电站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何为四代核电技术

根据国际核电发展趋势,第一代核电站建设于20世纪50~60年代,采用原堆型。

上世纪60年代后期,陆续建成30万千瓦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水冷堆等核电机组,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上世纪70年代,因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的大发展。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400多座核电机组绝大部分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习惯上称之为第二代核电机组。

第二代核电站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有多种堆型而且运行业绩良好,还在增效延寿并批量建设。但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美国三里岛核电站严重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公众对核电安全性的质疑,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第二代核电技术的不完善性,许多国家的核电发展也都因此一度停滞。

从堆型上看,压水堆占核电的56%,沸水堆占21%,重水堆占7%,其他堆型占16%。近年来的第二代机组增效延寿研究表明,美国第二代机组核电可利用率可以从70%左右提高到90%,寿命由40年延长至60年。预计未来30年压水堆仍将是核电发展的主力堆型。

20世纪90年代,为解决公众关注的核安全和核废料问题,在第二代基础上研发的先进轻水堆核电站被称为第三代,实际上是第二代技术沿着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方向不断改进的结果。

第三代技术安全可靠性从设计上得到进一步提高,经济性则依赖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就主要核电站设备而言,大部分技术是通用的,单台设备容量向大型化发展,同时建设工期缩短为4~5年。

目前,第三代核电技术的代表为美国西屋公司AP1000技术和法国法玛通公司EPR技术。其中,美国机型向简化和非能动化发展,百万千瓦级核电站(120万千瓦)的核岛由3回路减为2回路,循环系统大量采用依靠自然循环的非能动设计,并使用屏蔽式循环水泵;法国机型核岛由3回路增加至4回路,常规岛主设备向大型化发展,单台设备容量加大。

目前,第二代核电站运行业绩良好,尚有改进潜力和发展空间,在一定时期内仍是核电技术的主流;第三代核电的设计目标要求比第二代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尤其是非能动安全系统和严重事故应对措施,可减少故障演变成事故的风险,从而使堆芯熔化和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概率进一步降低。第三代的压水堆核电机组目前尚未取得实际运行经验,没有成熟的商用机型,达到批量规模建设的阶段还需要有个过程。

第四代核电站兴起于90年代后期,尚在研究开发阶段,主要特点是更加安全、经济,资源利用率提高,废弃物量减少,具有防止核扩散等性能,特别是核燃料利用率大大提高,预计2035年将出现商用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