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财经正文

重庆"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各类水利水电投资385亿元

2011-05-06 11:05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关键词:重庆十一五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一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各类水利水电投资385亿元,超规划投资85亿元,是在建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建管体制最优、民生效益最好的五年

好水泽巴渝清流润民心

一拧龙头,清澈的自来水便哗啦啦地流出。洗菜、淘米、做饭……

“现在用水这么方便,又干净,我们的生活真是一天一个样了!”城口县坪坝镇新华村村民谢建华笑着诉说饮水安全工程带来的生活变迁和幸福收获。

1100余万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24个县级以上城市、96个重点集镇防洪基本达标,新增供水能力14亿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余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5万亩,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55万千瓦……一组组漂亮的数据,写就“十一五”时期我市水利事业发展的浓墨重彩,一张张农民的笑脸,见证着上善之水泽被人心。

喝水不愁,还要喝得安心

丰都县树人镇白江洞村属三山夹两槽地形,多数农田属望天田,十年九旱。

过去,因为缺水,秧苗栽不下去,几乎年年没有好收成;因为缺水,村民要步行几公里挑水,为抢水常常打得头破血流。村民编了一段顺口溜:“每到三伏天,农民把水争;大打三六九,小打一四七。干部跑断腿,嘴巴磨掉皮。”

从2001年起,水利部定点扶贫我市丰都、开县、云阳、城口、巫溪、武隆6个贫困县。在水利部的倾情帮扶下,如今,白江洞村整治了小二型水库石堡冲水库,修建了20口山坪塘、25口水池,修建了白江洞干渠,村里还修建了9个饮水池和1个水厂。

当汩汩清流从自家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时候,村民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村民杨家国迫不及待地打开新通的自来水喝上一口,说:“现在喝水再也不用愁了!”

喝水不愁,还要喝得安心。由于一些地区饮水存在水质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水性地方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十一五”时期,我市着力解决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群众要求最紧迫的水利问题,以重点集镇、新农村示范村为重点,按照“整乡推进”、“集中供水为主”的思路,投资54.7亿元建设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是“十五”时期的8倍,建成各类供水工程6.8万处,1000多万城乡人喝上了“放心水”、“安全水”、“卫生水”。

其中,南岸、江北等13个区在全市率先实现饮水安全“整区销号”,近400个乡镇实现了整镇(乡)销号。大学城、茶园片区自来水实现直饮。

水源变财源,还要保护生态

我市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分布较广,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000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水面积全国第一,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也非常丰富。梯级开发,使小水电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支柱产业。

通过水电农村电气化、小水电代燃料、送电到乡和无电地区,我市农村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增长翻番,仅“十一五”期间完成的农村水电建设资金就达11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近3倍。

南川区头渡镇柏枝村,位于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在这个并不偏远的村庄,村民们家里的电器,除了电灯,就是偶尔打开的电视,做饭、烧水,用的还是柴禾。

“不是不想用电,而是用不起。”村民刘兴宏表示,以前,村里的电价每千瓦时达到了0.52元。对于本不算富裕的村民来说,要过上“全面电气化”的生活,这个价格还是有点贵。

作为全市第一批小水电代燃料扩大试点项目之一,去年5月,柏枝山小水电站建成完工,同时农户电网改造完毕,当地农户用电价由每千瓦时0.52元一下子降到了0.28元。

相对便宜的电价,让电真正成为了这一地区3800多户、1.2万村民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现在煮饭是用的电饭煲,家里还买了电冰箱,添了好几样电器。”刘兴宏说,全部使用电炊具,一年电费也就两三百元,不但省去背柴拉煤的辛苦,还节约了开支。

小水电代燃料项目被喻为大山希望工程,以电代煤、以电代气、以电代薪,方便、清洁又价廉。

旱涝不惧,推进“治水运动”

“旱不能抗,涝不能排”,“守着两江喊口渴”,这曾是重庆水利的尴尬处境。

2006年之前,我市共有小型水库、小型引水渠堰、小型提灌站、山坪塘、石河堰等各类微型水利工程17万多处。然而,这些设施因当时经济技术条件所限,不但有效库容小,而且相当一部分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有60%是带病“服役”,并且全市没有一座主要用于灌溉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

在历经2006年百年一遇大旱、2007年严重春旱之后,我市痛定思痛,深刻反思,积极争取中央的关注支持,斥巨资大兴水利工程,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水运动”紧锣密鼓地推进。

2008年,水利部与市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26次提及水利工作,水利部亦第一时间出台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十一五”期间,中央对重庆的水利投入总额达112亿元,年年创新高。市委、市政府则出台了系列支持水利发展的优惠政策。

“投入这么多的钱,不仅在于缓解一时之旱,一朝之涝,更要建立起旱能灌、涝能排的长效机制。以做到临旱不慌、临涝不急。”市水利局局长朱宪生表示,重庆在建立长效治水机制上措施得力,行之有效,投资和融资的互动,使水利建设变单纯依靠国家投入的“一条腿”为国家投入和市场运作的“两条腿”走路,变国家补助为资本金投入,变单纯服务农业为统筹兼顾服务农业、城镇和工业,实现了水利向准公益性和经营性的转变。

朱宪生称,中央一号文件带来了大好机遇,水利大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完成水利投资500亿元,初步建立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率先在全国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