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1-05-12 11:25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四川电网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三年前,四川灾区的电力基础设施几乎瞬间摧毁;而此后,四川电网迎来了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效益最好的三年。
灾后重建不是简单修复,四川电网在震后崛起,开始了新的跨越。
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自主成套、直流主设备完全国产化的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500千伏德宝工程,不仅在枯水季为四川注入蓬勃电能,还使四川电网成为南北互济、水火“相融”的重要电力平台。
2010年,±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把四川与千里之外的上海相连,电网外购电、外送电能力进一步增强。迈入“十二五”,《关于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缓解四川电力“丰余枯缺”供需矛盾的建议》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引发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
“坚强是智能电网的基础,好比人的体格,智能是坚强电网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好比人的大脑,两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四川公司负责人说,电网在重建中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更坚强,也更智能。
2010年1月,乐山市乐都镇金顶小区智能卡表系统正式运行;11月10日,乐山市五丝厂宿舍社区成为全市第一个“智能电表社区”。
2010年5月28日,成都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石羊电动汽车充电站建成运行,这是四川省第一座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第一批“成都造”10辆纯电动公交车同时示范运营。
无论产业发展还是区域振兴,企业培育还是资源开发,城市发展还是农村建设,四川需要更加强健的电网、引入更智慧的电网。“十二五”时期,四川省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约3000亿千瓦时,用电负荷达5500万~6000万千瓦。
根据“十二五”四川能源发展规划,四川将建设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水电基地和西部电力高地,着力推动“大电网、大枢纽、大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坚强智能大电网;建设“东接三华(华中、华东、华北)、西纳新藏(新疆、西藏)、北联西北、南通云贵(云南、贵州)”的电力交换大枢纽;构筑跨省区、跨流域协调发展、“水火互济、购送灵活、交换方便、新能源上网高效便捷”的电力资源配置大平台。
步伐矫健,前程宽广,在“十二五”期间,四川电网将凭借智能之翼,飞得更高更远。
大事表:
●2008年
6月10日 四川电网需恢复的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54座、10千伏及以上线路2605条全部恢复运行。
7月24日 映秀35千伏春天坪小型化变电站建成正式移交,结束了震中靠发电机临时供电的局面。
8月27日 因灾停运需原地重建的220千伏安县、大康,110千伏辕门坝、晓坝,35千伏苟家垭等5座变电站重建完成。
10月31日 500千伏茂谭一、二线和500千伏茂县变电站恢复运行。
11月30日 220千伏源山南北线原地重建等工程完工,阿坝铝厂供电恢复。
●2009年
5月11日 “空中都汶路”二台山输变电工程成功投运。
6月 国家电网公司对口援建6县地方电网恢复重建工作全部完成。
12月 德宝直流工程单极投运。
●2010年
4月 德宝直流工程双极投运。
7月8日 向上工程投运,四川电网全面进入特高压时代。
●2011年
3月2日 成都电网“腾飞工程”启动暨石墙220千伏变电站开工仪式举行,四川电网“十二五”建设启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2日,为期7天的大渡河瀑布沟、深溪沟、枕头坝一级和沙坪二级4座水电站首次联合生态调度试验圆满完成,为促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充分发挥梯级水库生态功能贡献力量。2025年是大渡河干流梯级水库纳入生态调度范围的第一年,本次试验是本年度继猴子岩电站通过“基荷发电”方式开展促进产粘沉性卵鱼类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四川正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示范区。国网四川电力深入推进电力数据共享共用,开发系列能源电力大数据产品,提升负荷预测准确率和碳排放量测算精准度,服务公共机构、重点企业等节能降碳。7月2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数字化工作部员工应用四川省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的“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虚拟电厂建设运营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发改能源〔2025〕278号)。文件明确,到2027年,虚拟电厂管理与市场交易机制不断深化,全省虚拟电厂规范化、市场化发展,总体可调节能力力争达到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的3%,充分发挥虚拟电厂
“当东部沿海城市渴望绿色转型,远在西部的清洁能源正跨越千山万水,通过跨区跨省电力网络,为城市的工厂、地铁、写字楼输送动力;当西部地区遭遇极端天气,东部沿海的稳定电力又逆向奔赴,保障着城市的运行与生产不停歇……”这样一幅能源跨区流动、互济互补的生动场景,正成为我国电力供应的日常写照
近期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在7月4日创下14.65亿千瓦历史新高后,7月7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年内第二次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4.67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
6月30日,四川电网2025年迎峰度夏13项保供重点工程中的最后一项工程——巴拉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投运。巴拉水电站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四川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安装了3台24万千瓦混流式发电机组和1台2.6万千瓦生态发电机组。巴拉水电站送出工程起于500
近日,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四川绵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及排序第一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能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能投物资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元)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6月30日,四川巴拉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顺利带电,标志着四川电网2025年迎峰度夏13项保供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巴拉水电站位于阿坝州马尔康市,设计坝高140米、库容1.338亿立方米、年均发电量25.53亿千瓦时。据悉,巴拉水电站安装了3台24万千瓦混流式发电机组及1台2.6万千瓦生态发电机组,首台机组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