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政策正文

我国推风电发展装备先行战略 自主创新为企业赢话语权

2011-05-20 09:53来源:中国广播网关键词:风电华锐风电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京5月19日消息据报道,国内风电制造业的几大龙头企业最近都下调了2011年上半年的业绩预期,原因是风电设备价格的不断下降,但同样的事情在风电产业开发商眼里,却是一件好事,因为这让他们摆脱了和国外风电制造巨头们谈判时的被动局面。

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华锐风电最近几年风头很盛,这家专业化很强的高新技术企业最重要的杀手锏是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国际领先的技术。过去只能购买国外设备的风电开发商们终于可以因此长舒一口气。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何焱至今忘不了和全球最大设备供应商维斯塔斯谈判时的无奈:

何焱:他们是非常傲慢的,包括对华能这样的客户,我们基本上没有话语权,不管是价格还是售后,甚至提出海上风电你不要做,做不出来。当时GE的全球技术总监就说,海上风电太复杂,你们中国人做不了。

然而由华锐风电提供设备的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的良好运行状况也打破了GE全球技术总监的武断断言。另外,龙源电力还投资建设了江苏如东30MW测试风电场,通过实际运行对各家设备进行检测,从而为未来大规模开发建设海上风电场甄选设备商:

谢长军:在为江苏如东30MW测试风电场提供风电机组的8家设备厂家中,通过一年多的运行,有几家的产品达不到技术和质量要求。但华锐风电的两台3MW机组运行情况很好,综合排名第一。

风电开发领域的“领头雁”龙源电力和大唐新能源2010年净利润增长都超过80%,其业绩增长的原因有并网瓶颈的打通,也有投资风电场的收益提高,但风电机组自主创新带来的成本降低也功不可没。华锐风电副总裁陶刚说:

陶刚:我从零部件打个比喻来说,等到某一天中国企业实现本土化生产,这时候价格往往会大幅度下降,甚至达到一半。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统计,到2009年底,国产风电机组市场价格已从2008年年初的每千瓦6200元左右,下降到了每千瓦5000元以下。而在2010年底张北、哈密项目招标,每千瓦3850元的低价,再次刷新了行业记录。陶刚直言,中国风电发展的装备先行战略,并不仅仅是让中国的生产本土化和成本降低,最重要的是,它创造了一个和国际巨头在中国公平竞争的格局。

陶刚:在这种情况下,国外也才会把它的好的机型、先进的机型拿到中国来。如果中国没有相匹配的机型和它去竞争的话,它不会把这个机型这么快拿到中国来。

但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也指出,目前中国风电制造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从长远来看,中国风电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

谢长军:中国目前有80、90家制造厂,这个产能远远超过了中国目前的需要,未来两三年,中国的风电制造业,会大浪淘沙,兼并重组可能会出现,我觉得中国有十家就差不多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查看更多>华锐风电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