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实验的成功表明我国已自主掌握了第二代高温超导储能系统单元构造、集成、控制、保护和输配电工程实际应用等关键技术,其研究成果可为公司下一阶段开展超导电力应用技术的科研、试验示范运行、系统分析与评估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温超导储能系统是一种可实现电能——电能转换的储能系统,由于没有电阻损耗,功率输送时无需任何形式的能源转换,因此具有功率密度高、变换速度快的优点,在提高电网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和动态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电科院研制的高温超导储能系统是我国首个应用第一代铋系和第二代钇钡铜氧混合高温超导体构造的千焦容量高温超导储能系统,在国际上率先基于钇钡铜氧涂层导体的强场下临界电流特性,实现对铋系高温超导储能单元的扩容。因为采用更加实用化的电压型功率变换系统,实现高温超导储能系统与电网的能量交换,从而简化了控制方法,有利于超导储能单元安全可靠并网运行。此外,通过集成监控系统、失超保护系统、功率变换系统和低温制冷系统,混合高温超导储能单元可在过冷液氮温度下,圆满实现在电力系统动模环境下的并网运行,并在模拟电力系统发生动态功率波动后的毫秒级时间内,快速放电释能,成功实现对系统功率波动的跟踪和实时补偿。
中国电科院电工与新材料所(超导电力研究所)根据研究重点,开展了两个阶段的研究。在第一阶段高温超导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中,研发人员从无到有,自主掌握了高温超导储能单元扩容设计、功率变换系统研究、监测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系统综合性能测试、动态仿真模拟和SMES应用技术分析等技术难点。在第二阶段高温超导储能系统集成共性技术研究中,研发人员又基于所掌握的关键技术,自主设计和构造了集储能单元、功率变换系统和在线监控保护单元于一体的超导储能系统,经过多次实验运行调试,最终完成了系统最佳控制和保护参数设计,达到了并网试验运行的要求。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8日,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开展电网运行策略优化工作,利用滨海新区源网荷储自主智能调控系统在26秒内生成了虚拟电厂等调控对象运行优化方案。该系统依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力智慧物联系统装置开发,可为开展电网运检、调度和营销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据介绍,该装置通信
5月6日,国网新疆电力联合国网信通公司、国网经研院、中国电科院、武汉光迅公司等单位,在750千伏巴州—罗布泊段光缆线路上成功完成国内电力领域首个单波400G波分系统超长距无中继传输链路搭建,实现了355公里传输距离的稳定运行,标志着电力通信网络向超大容量、超高速率、超长距离融合方向演进迈出重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开启新篇章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张驰,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李金泽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在中发9号文指引下,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从电
明晰规则、凝聚共识,构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新生态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冯树海随着“双碳”目标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占比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4.5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43%。新型电力系统的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双高”特征进一步显现,面临着电力系
5月6日获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基于光明电力大模型的网络安全模型落地应用。经过验证,该模型的情报分析、攻防问答等智能体将原本需要1~2天的情报分析工作缩短至半小时,大幅提升了网络安全防护效率。在网络安全漏洞排查和修复方面,智能体排查准确率相比人工平均提高25%,排查所需时
氢启绿色未来!新能源制氢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引擎,更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破局利器。凭借电氢灵活转化与储能调节的双重优势,可以大幅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精准平衡电力供需,助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2025年4月24日,由南瑞继保牵头编制的《新能源制氢一体化控制技术导则》初稿讨论会在北京顺利
最近,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设备部、数字化部获悉,无人机可见光巡检图像智能识别算法技术比武结果揭晓,国网江苏电力方天公司凭借卓越的算法表现入选前10名,其相关算法有望在国网系统内推广,这无疑是方天公司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化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愈发广泛
日前,三一重能15MW风电机组率先通过中国电科院0电压穿越和0-130%单连锁故障电压穿越测试,成为国内首台按照最新海上风电国家标准完成故障穿越测试的风电机组,标志着其率先获得新规下海上风电并网的“入场券”,彰显了三一重能进军海上风电、向海图强的底气与决心。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势头迅猛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批物资类竞争性谈判采购(一)预成交公示(采购编号:412519-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批物资公开招标采购(一)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412503-1)
2025年4月18日,南瑞继保成套供货的世界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系统在青海宝库储能电站一次性通过近端离网和并网两项人工短路试验。这次试验由西北网调指导,国网青海电力公司和中国电科院等多个单位见证,是世界首个针对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开展的人工短路测试。两项试验中全部高压直挂储能系统在
低温超导线的性能好,并且价格便宜,200多安培的导线只要2-3元,且导线的技术、工艺稳定,机械性能友好,所以短期内低温超导储能还是占优势的。高温超导储能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逐渐地以高温超导储能为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京业8月7日-8日由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
5月19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面向工程化应用的高温超导储能磁体关键技术研究”启动会召开。该项目开展高温超导复合化导体及大容量高温超导储能系统磁体技术研究,将解决高载流复合化导体和工程化高温超导储能磁体设计等应用技术问题,还将解决结构设计、性能分析、工艺摸索、样品/模型比对和成本核算等工程化高温超导储能系统磁体关键技术问题。据了解,高温超导储能技术是利用超导线圈存储电磁能、需要时再释放到电网的一种技术。相较于其他储能技术,具有能量转换损耗低、响应速度快、功率密度高的优势,已成为国际上超导
5月19日,由中国电科院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牵头承担的2014 年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面向工程化应用的高温超导储能磁体关键技术研究” 启动会召开。项目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等相关专家参加会议。会议对项目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实施方案、项目分工、进度安排及风险管控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关键节点和阶段目标达成了共识,会议的召开为确保高质量完成项目奠定了基础。“面向工程化应用的高温超导储能磁体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将开展高温超导复合化导体及大容量高温超导储能系统磁体技术研究
会见中俄签署联合声明:将建立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日与正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声明提出,建立全面的中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石油领域一揽子合作,尽快启动俄对华供应天然气,以开发俄境内煤矿和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等方式扩大煤炭领域合作,积极研究在俄建设新发电设施,扩大对华电力出口。大唐集团董事长陈进行拜会甘肃副省长黄强近日,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陈进行在甘肃兰州拜会了甘肃副省长黄强,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地企合作进行了沟通交流。当
不久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温超导储能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动模实验室成功实现了并网功率补偿。这标志着在高温超导储能系统电力应用技术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同时也再次唤起了人们对超导电力技术及相关装备的关注。超导储能研究渐热相关研发人员说,此次实验的成功表明我国已自主掌握了第二代高温超导储能系统单元构造、集成、控制、保护和输配电工程实际应用等关键技术,其研究成果为下一阶段开展超导电力应用技术的科研、试验示范运行、系统分析与评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还承担了“第II代高温超导储能单元构成关键技术研究”。据介
能大幅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我国首座超导变电站,日前在甘肃省白银市建成并安全运行。制约我国新能源发展瓶颈的并网问题,将通过这个变电站进行一些技术探索。 “这是我国首座超导变电站,也是世界首座超导变电站。”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肖立业说,“标志着我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完整超导变电站系统的运行。” 据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介绍,这个变电站的运行电压等级为10.5千瓦,集成了超导储能系统、超导限流器、超导变压器和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等多种新型超导电力装置,可大幅改善电网安全性和供电质量,有效降低系统损耗,减少占地面积。 “目前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4月19日,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座超导变电站在甘肃省白银市正式投入电网运行。这个目前世界上唯一的配电级全超导变电站创造了多项世界和中国第一,标志着我国超导电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超导变电站位于白银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运行电压等级为10.5kV,集成了1MJ/0.5MVA高温超导储能系统、1.5kA三相高温超导限流器、630kVA高温超导变压器和75米长1.5kA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等多种新型超导电力装置,可大幅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改善电网供电质量,并有效降低系统损耗、减少占地面积。 据介绍,1MJ/0.5MVA超导储能系统是目前
12月3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的“第II代高温超导储能单元构成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该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首个超导应用技术前沿研究项目,整体工作结合系统应用需求,开展第II代高温超导材料——钇钡铜氧涂层导体用于超导储能系统构成的关键技术研究,并在国际上率先构造出过冷液氮温区、千焦级容量微储能单元,实现了制冷机冷却闭环运行。验收委员会在实地考察了高温超导储能系统装置样机,并经讨论后一致认为,该项目在涂层导体储能系统应用研发方面所获成果属国内领先,在磁体保护、变流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该研究成果可为公司下一阶段进行高温运行、大容量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